第四节
生发护发酒
头发需保持自然蓬松、适度压力和必要营养。脱发与肝郁肾虚有关,分血虚风燥、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论治。其中,血虚风燥,症见脱发时间较短,轻度瘙痒,伴头昏、失眠,治以养血祛风;气滞血瘀,症见脱发时间较长,伴头痛、胸胁疼痛、夜寐难眠,治以理气活血;肝肾亏虚,症见脱发时间更长,甚至全秃或斑秃,多伴头昏、失眠、耳鸣、目眩,治以补益肝肾。
1.三味侧柏酒 来源:《百病中医熏洗熨擦法》
【原料】 鲜侧柏叶、鲜骨碎补各30克,闹羊花9克,85%乙醇100毫升。
【制作】 前3味捣烂,置容器中,添加乙醇,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通络,凉血活血。
【主治】 脱发。
【用法】 外用。不拘时候,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闹羊花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2.双花二乌酊 来源:《百病中医熏洗熨擦法》
【原料】 芫花、红花、制川乌、制草乌、细辛、花椒各3克,75%乙醇100毫升。
【制作】 前6味捣烂,置容器中,添加乙醇,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 斑秃。
【用法】 外用。每日1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乌头大毒,须炮制;芫花有毒;细辛小毒。本酒不宜内服、久用、多用,孕妇禁用。
3.生姜牛黄酊 来源:《福建中医药》
【原料】 生姜120克,密陀僧、制雄黄、白矾、栀子各30克,牛黄6克,95%乙醇1升。
【制作】 前6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乙醇,密封浸泡5~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活血凉血,清热解毒。
【主治】 脂溢性脱发,油垢堆积,头皮色红灼热。
【用法】 外用。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外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雄黄有毒,须炮制;密陀僧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4.羊椒碎补酊 来源:《百病中医熏洗熨擦法》
【原料】 闹羊花、骨碎补各15克,花椒30克,高粱酒150毫升。
【制作】 前3味研末,置容器中,添加高粱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解毒,杀虫,生发。
【主治】 斑秃,呈圆形脱落,肤色红亮,痒如虫行。
【用法】 外用。每日2次,每次用老生姜切片涂擦患处,至皮肤有刺痛感,然后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闹羊花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5.花椒酒 来源:《疮疡外用本草》
【原料】 花椒30克,白酒100毫升。
【制作】 花椒晒干、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6日,去渣留液。
【功效】 活血止痛。
【主治】 斑秃,牙痛,尤其适合虫蛀牙痛。
【用法】 外用。治斑秃,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治牙痛,不拘时候,用消毒棉球蘸本酒塞入蛀孔或含漱。
【来源】 《疮疡外用本草》。又,《本草纲目》等改外用为口服,可温经散寒止痛,治疗虚寒性脘腹冷痛、大便溏稀、咳喘气冷及妇女寒滞痛经。
6.诃子山柰酒 来源:《中医杂志》
【原料】 诃子、山柰、桂枝、青皮各10克,樟脑1.5克,白酒300毫升。
【制作】 前5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生发。
【主治】 脱发。
【用法】 外用。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外擦患处至头皮发红。
【注意】 樟脑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用。忌食猪油、肥肉等,忌用洗衣粉、肥皂水洗头。
7.侧柏三黄酒 来源:《药酒汇编》
【原料】 侧柏叶30克,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川芎、白芷、蔓荆子各10克,冰片2克,高度烧酒500毫升。
【制作】 前8味碎粉,置容器中,添加烧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加冰片溶解。
【功效】 清热凉血,燥湿止痒。
【主治】 秃发,斑秃,脂溢性脱发。
【用法】 外用。每日3~4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孕妇慎用。
8.侧柏酒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原料】 鲜侧柏叶30克,60度白酒500毫升。
【制作】 前1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清热凉血祛风。
【主治】 斑秃,脱发,脂溢性皮炎。
【用法】 外用。每日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9.养血生发酒 来源:《临床验方集》
【原料】 何首乌50克,当归、熟地黄、天麻各30克,川芎、木瓜各20克,白酒1升。
【制作】 前6味研末,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养血祛风。
【主治】 血虚,斑秃,全秃,脂溢性脱发,病后、产后脱发。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注意】 忌用铁器浸酒。血热者忌服。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10.复方藜芦酊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原料】 藜芦、蛇床子、黄柏、百部、五倍子各4.5克,斑蝥3克,95%乙醇100毫升。
【制作】 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乙醇,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破血逐瘀,清热解毒。
【主治】 斑秃。
【用法】 外用。每日1~2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搽皮损处,先搽1小片,反应不严重则扩大范围,皮损较广泛则先剃发。一般搽后出现红斑、水疱。如见水疱,先停用,等到长出新皮后再使用。疱干后结痂,痂脱落后逐渐长出新毛发。
【注意】 斑蝥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用药中出现水疱,属生发的好兆头。百部过量使用,偶见胸部灼热感,口、鼻、咽喉发干,甚至头晕、胸闷、气急,应立即停药。
11.神应养真酒 来源:《医宗金鉴》
【原料】 熟地黄、白芍、木瓜各30克,当归25克,菟丝子20克,天麻、川芎各15克,羌活9克,白酒1升。
【制作】 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10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固精,祛风活络,养血生发。
【主治】 风盛血燥,毛发不荣,脱落屑多;脂溢性皮炎。
【用法】 口服。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
12.首乌生地酒 来源:《百病中医药酒疗法》
【原料】 制何首乌、生地黄各40克,白酒1升。
【制作】 何首乌闷软切块,生地黄洗净切片,同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5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填精。
【主治】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须发早白、稀疏脱落,头晕目眩,体倦乏力,腰膝酸痛,烦热口渴,健忘失眠;热性出血症;痛经;遗精,白带过多,肌肤粗糙,不育症。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
【注意】 忌用铁器浸酒及同食生冷、油炸食物及猪肉、马肉、牛肉、狗肉等。食少、腹胀、便溏者不宜。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13.首乌固发酒 来源:《宋佩衍遗方》
【原料】 何首乌30克,熟地黄24克,枸杞子、麦冬、当归、龙眼肉、党参各15克,龙胆草、白术、茯苓各12克,陈皮、五味子、黄柏各9克,大枣20克,白酒1升。
【制作】 前14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清热利湿。
【主治】 青壮年血气衰弱,头发脱落不复生,且继续脱落新发。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注意】 阴虚火旺、大便溏泄者忌服。忌鱼腥、铁器。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14.骨碎斑蝥酒 来源:《中国民间百病良方》
【原料】 鲜骨碎补30克,斑蝥5只,高度烧酒150毫升。
【制作】 骨碎补打碎,与斑蝥一起置容器中,添加烧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2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祛风解毒。
【主治】 斑秃。
【用法】 外用。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斑蝥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忌用。
15.脱发再生酊 来源:《实用医学美容》
【原料】 补骨脂、白鲜皮、制何首乌各50克,鲜侧柏叶200克,95%乙醇1升。
【制作】 前4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乙醇,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10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益精,凉血活血,祛风燥湿,化瘀解毒。
【主治】 脂溢性脱发。
【用法】 外用。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外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忌用铁器浸酒。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16.野菊香芷酒 来源:《疮疡外用本草》
【原料】 零陵香、白芷各20克,野菊花15克,甘松、防风各10克,高度白酒500毫升。
【制作】 前5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6日,去渣留液。
【功效】 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 脂溢性脱发,头皮糠疹。
【用法】 外用。每日2~3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17.银花酒 来源:《疮疡外用本草》
【原料】 金银花10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 金银花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至酒呈棕黄色,去渣留液。
【功效】 清热解毒,活络生发。
【主治】 斑秃。
【用法】 外用。每日2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18.斑蝥侧柏酒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原料】 斑蝥5克,侧柏叶、辣椒、僵蚕各10克,干姜5克,75%乙醇适量。
【制作】 前5味研末,置容器中,加乙醇,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痒。
【主治】 斑秃。
【用法】 外用。每日1~2次,每次用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斑蝥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19.斑蝥酒 来源:《中国民间百病良方》
【原料】 斑蝥15只,白酒200毫升。
【制作】 斑蝥去头、足、翅,研末,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5~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攻毒,消疮。
【主治】
斑秃,神经性皮炎,恶疮,顽癣,口眼
斜,喉蛾。
【用法】 外用。每日2次,每次用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斑蝥有毒。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20.碎补首乌酒 来源:《药酒汇编》
【原料】 鲜骨碎补、何首乌各30克,丹参20克,洋金花、侧柏叶各9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 前5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活血通络。
【主治】 斑秃,脱发。
【用法】 外用。每日3~4次,每次用消毒棉球蘸本酒涂擦患处至该处皮肤发红。
【注意】 忌用铁器浸酒。洋金花有毒。本酒内服、多用、久用宜慎,孕妇及体虚者禁用。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21.蔓荆附子酒 来源:《肘后备急方》
【原料】 蔓荆子6克,制附子2枚,白酒500毫升。
【制作】 前2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温阳祛风,通经活血。
【主治】 头发脱落,偏头痛,正头痛。
【用法】 外用。每日1~2次,每次用本酒入水洗头。
【注意】 附子有毒,须炮制。本酒不宜内服、多用、久用,孕妇忌用。
22.熟地杞沉酒 来源:《家庭常用保健食谱集成》
【原料】 熟地黄、枸杞子各60克,沉香6克,白酒1升。
【制作】 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0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填精。
【主治】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须发早白、容易脱落,眼花头胀,视物模糊,心悸健忘,月经量少色淡,久不受孕。
【用法】 口服。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注意】 脾虚多湿、便溏、痰多、食欲不振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