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强筋壮骨酒
肝为作强之器,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肝脾肾三脏功能正常,则筋骨、肌肉充养正常,强健有力。如果肝肾亏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脾运不健,筋骨、肌肉失养,则出现腰膝酸软、腿脚乏力等症状,宜补肾益肝健脾、祛风散寒除湿,常用补骨脂、牛膝、生地黄、杜仲、肉苁蓉、枸杞子等中药。
1.三味杜仲酒 来源:《外台秘要》
【原料】 杜仲、丹参各60克,川芎30克,白酒1升。
【制作】 前3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温肝散寒,强筋壮骨,活血通络。
【主治】 肝阳虚寒,瘀血内阻,腰脊酸困、重着怕冷,阳痿早泄,筋骨疼痛、麻木酸胀,四肢、关节刺痛、活动不利,遇阴雨天或夜晚疼痛更剧,小便余沥;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 阴虚火旺、口舌生疮、性欲亢进者忌服。不善饮酒或高血压者,可改用黄酒配制。
2.天雄茵芋酒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 制天雄、茵芋各90克,花椒、防风、闹羊花各45克,制川乌、制附子各60克,炮姜30克,白酒15升。
【制作】 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5~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主治】 肾风筋急,两膝不得屈伸,手不能用,恶寒,全身流肿生疮。
【用法】 空腹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 天雄、川乌大毒,附子有毒,均须炮制。茵芋、闹羊花有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阴虚阳盛者、孕妇及阴虚而无风湿实邪者禁服。
3.左归酒 来源:《景岳全书》
【原料】 熟地黄、山茱萸各30克,山药24克,枸杞子40克,鹿角霜、龟甲各20克,牛膝120克,白酒1.5升。
【制作】 前7味切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30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填精。
【主治】 年老形衰,精血亏损,久病体虚,腰痛腿软,眩晕耳鸣,失聪,小便自遗,口干咽燥。
【用法】 口服。每日1次,每次5~10毫升。
4.龙羊健步酒 来源:《随息居饮食谱》
【原料】 生羊肠1具,龙眼肉、沙苑子、薏苡仁、淫羊藿、仙茅各120克,白酒10升。
【制作】 羊肠燥干、切段,余5味捣碎,共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21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壮阳,健脾理虚,散寒除湿。
【主治】 脾肾虚损偏重于肾阳不振,腰膝乏力,畏寒肢冷,肚腹不温,性欲减退;风湿痹阻,筋骨关节拘挛、疼痛,不思饮食,健忘失眠。
【用法】 空腹温饮。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 仙茅有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阴虚火旺及湿热者忌服。
5.地冬首乌酒 来源:《经典药酒保健方选粹》
【原料】 何首乌、熟地黄、生地黄、当归、天冬、麦冬各15克,牛膝、杜仲各10克,白酒1升。
【制作】 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强筋壮骨。
【主治】 肝肾亏虚,腰酸腿软,膝关节肿疼,肌肤萎缩。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注意】 忌用铁器浸酒。少数人服用何首乌可出现肝损害、皮肤过敏、眼部色素沉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6.当归天冬酒 来源:《随息居饮食谱》
【原料】 当归、天冬各30克,五加皮、麦冬、牛膝、川芎、熟地黄、生地黄、秦艽各15克,桂枝10克,蜂蜜、红砂糖各150克,食醋250克,白酒2升。
【制作】 前10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蜂蜜、红砂糖、食醋混匀,隔水文火煮2小时,待温,埋土中7日后取出,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息风,强筋壮骨。
【主治】 肝肾亏虚,腰腿乏力,肢体麻木,筋骨疼痛,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利,或手足重滞,半身不遂。
【用法】 空腹口服。每日2次,每次10~30毫升。
【注意】 忌过量服用。
7.苁蓉金刚酒 来源:《中成药学》
【原料】
肉苁蓉100克,杜仲50克,菟丝子75克,萆
24克,猪肾2枚,白酒1升。
【制作】 猪肾剖开,洗净臊膜,切小块,入砂锅,添加白酒500毫升,文火煮40分钟,连同余药一起兑入剩下的白酒中,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30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填精壮骨。
【主治】 肝肾亏虚,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梦遗滑精,阳痿早泄,四肢乏力,步行艰难。
【用法】 晚饭后口服。每日1次,每次10~20毫升。
8.附子杜仲酒 来源:《古今图书集成》
【原料】 杜仲50克,淫羊藿15克,独活、牛膝、制附子各25克,白酒1升。
【制作】 前5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14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散寒祛风除湿。
【主治】 感冒后身体虚弱,筋骨痿软,腰膝乏力,脘腹胀闷冷痛,周身骨节疼痛。
【用法】 空腹温饮。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注意】 附子有毒,须炮制。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9.狗脊丹参酒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
狗脊、丹参、黄芪、萆
、牛膝、川芎、独活、制附子各20克,白酒1升。
【制作】 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密封,文火煮沸,候冷,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强筋壮骨。
【主治】 肝肾亏虚,风湿痹阻,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腿软乏力,小便失禁,白带增多,关节不利,肢体麻木。
【用法】 温饮。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注意】 附子有毒,须炮制。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10.虎骨萆
酒 来源:《普济方》
【原料】
虎胫骨、萆
、淫羊藿、薏苡仁、牛膝、熟地黄各30克,白酒1升。
【制作】 虎胫骨炙酥,与余药一同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主治】 肾阳虚损,腰腿冷痛,行走乏力,肢软气短,四肢沉重,关节屈伸不利。
【用法】 空腹温饮。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
11.虎鹿杞龙酒 来源:《普济方》
【原料】 鹿筋100克,虎胫骨、枸杞子、龙眼肉各50克,牛膝、当归各25克,白酒2.5升。
【制作】 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21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
【主治】 腰膝痿软,筋骨关节疼痛,行走乏力。
【用法】 空腹温饮。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12.蒜豉酒 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 大蒜400克,桃仁、淡豆豉各250克,白酒2升。
【制作】 前3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春夏3日,秋冬7日),去渣留液。
【功效】 补肾壮阳,活血舒筋。
【主治】 初感腿脚软弱乏力。
【用法】 口服。每日3~4次,初服10毫升,渐加至20毫升。
【注意】 桃仁有小毒。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服。如酒尽,更添入酒1.5毫升,加干辣椒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