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原油氯盐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4.4.1 概述
原油中盐含量是指存在于原油中的氯盐含量,单位为mg/L。原油中所含的无机盐类一般是溶解于原油所含的水中,有时也还有一部分以微小的颗粒状态悬浮在油中。各种原油所含盐分的组成是不同的,主要是钠、钙、镁的氯化物,一般NaCl占75%左右,CaCl 2 占10%左右。盐含量是原油的一项重要质量控制指标,盐类的存在对炼油装置危害极大,会腐蚀管道或者产生盐垢堵塞管道。这些标准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可通过测定原油中的盐含量,确定原油是否需要脱盐。
从原理上来分,各种标准中测定原油沉淀物的方法主要有电量法、电导法、电位滴定法以及容量抽提法。
(1)容量抽提法
原理:试剂在溶剂和破乳剂存在下,使用规定的抽提器用水抽提,抽出液经加硝酸煮沸脱除硫化物后,再加异戊醇,用银量法测定其卤化物。实验结果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主要反应如下。

Ag + +CNS-→AgCNS↓

特点:抽提效率高,精度好,结果准确。但操作复杂,样品量大,分析时间长。这类方法的标准主要有:GB/T 6532—2012。
(2)电量法
原理:在外加交流电压作用下测定极性溶剂中原油溶液的电导率(本实验测定由原油中的盐产生的电导率)。用混合溶剂溶解样品并置于测试池内。测试池由烧杯和两个平行的不锈钢板组成。交流电压加于钢板上,产生的电流由毫安表显示。盐含量可由已知组成溶液的电流对盐含量的标准曲线查得。这类方法的标准有:ASTM D 3230—2013。
特点: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适用面宽。很难获得重复性结果,试验不易控制。
(3)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基本原理是将原油试样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或者用水或其它溶剂将氯盐从原油中抽提出来,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盐量。
其优点是对于固定油源的原油测试方便,可以得到滴定曲线。但是测试时间长,灵敏度也低。这类方法的标准有:ASTM D 6470—99(2015),ГОСТ 21534—76。
4.4.2 国内外标准
(1)俄罗斯标准
ГОСТ 21534—76《石油氯盐含量测定方法(滴定法)》。
(2)中国标准
GB/T 6532—2012《原油及其产品盐含量测定法(抽提法)》。
SY/T 0536—2008《原油盐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3)ISO标准
截至目前没有查到相关标准。
(4)ASTM标准
ASTM D 3230—2013《原油中盐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4.4.3 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 P 51858—2002规定出口石油的盐含量测定方法为ГОСТ21534—76《石油氯盐含量测定方法》。ГОСТ 21534—76标准有两种测定方法:其中方法1是抽提液滴定法,即用水从原油中萃取氯盐,用指示剂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抽提液中的氯盐含量;方法2是无水电位滴定法,即把当量点有电位突变的原油试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出氯盐含量。
与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 21534—76同类的标准有中国国家标准GB/T 6532—2012《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SY/T 0536—2008《原油盐含量测定法 电量法》、ASTM D 3230—2013《原油盐含量测定法(电导法)》和ASTM D 6470—99(2015)《原油盐含量测定法(电位滴定法)》,具体内容详见表4-8。
表4-8 原油氯盐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表

①ASTM D 3230—99《原油盐含量的测定电导法》为ГОСТ P 51858—2002中推荐使用的仲裁标准,ASTM D 3230—13是最新版。
ГОСТ 21534—76中方法1中的指示剂法与GB/T 6532—2012方法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用水从石油中萃取氯盐,再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抽提液中的氯盐含量。
方法2与ASTM D 6470—99(2015)原理基本相近,都是用电位滴定来测定盐含量,不同的是前者将原油试样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直接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后者先用水抽提,然后电位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