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剖生理部分

一、打针的方式有多少种?如何操作?
给猪打针的方式主要是四种,即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
1.肌内注射
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入的药液吸收较快,另外,肌肉内感觉神经分布较少,引起的疼痛较轻,因此肌内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肌肉丰满的臀部或颈部。注射时先剪毛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注射部位内,刺入深度可根据猪只的大小以及注射部位的肌肉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3cm左右。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未发现有回血,即可注入药液。但因为臀部有坐骨神经,如果注射位置找不好,打在坐骨神经上,容易导致猪瘫痪。注射一般以颈部稍下方为宜,因为此处肌肉属疏松结缔组织,容易使药物消散在毛细血管中。
2.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皮薄而容易移动,但活动较小的部位,如大腿内侧、耳根后方。注射时先将注射部位消好毒,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皮肤,形成一个三角皱褶,右手在皱褶中央将注射器针头斜向刺入皮下,与皮肤成45°角,放开左手推动注射器,注入药液。
3.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内,使药液迅速产生效果的一种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抢救危重病猪,一般选耳背部的耳大静脉。做静脉注射时先用酒精棉球涂擦耳朵背面耳大静脉,使静脉怒张,助手用手指强压耳基部静脉使血管鼓起。注射者左手抓住猪耳,右手将抽好药液的玻璃注射器接上针头,以10°~15°的角度刺入血管,抽动活塞,如见回血,则表示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助手放松耳根部压力,注射者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拇指推动活塞徐徐注入药液,药液推完后,左手拿酒精棉球紧压针孔处,右手迅速拔针,以免发生血肿。
4.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腹腔内。小猪常采用这种方法。注射部位,大猪在腹肋部,小猪在耻骨前缘之下3~5cm中线侧方。注射方法,大猪多采用侧卧保定,用左手稍微捏起腹部皮肤,将针头向与腹壁垂直的方向刺入,刺透腹膜后即可注射。给小猪施行腹腔注射可由饲养员将猪两后肢倒提起来,用两腿轻轻夹住猪的前躯保定,使肠管下移,注射者面对猪的腹部,在耻骨前缘下方与腹壁垂直地刺入针头,刺透腹膜即可注射。注射时不宜过深或偏于前方,以免损伤内脏器官。也不可过于偏于后方,以免损伤臌满尿液的膀胱。
此外,给猪打针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选用针头 一般病猪注射宜选用12号的长针头,因为长针头注射比较深,药液能充分进入到肌肉组织中去。如果采用小针头,注射浅则药液吸收利用不好,而且还容易从针眼中流出。
(2)保定好猪 给猪注射时,一定要保定好猪,至少有另外一个人帮助固定猪头部,以免注射时猪乱动,折弯或折断注射针头。
(3)注射速度要慢 在有人按住猪头的情况下,要慢慢注射,徐徐推药,使药液在肌肉组织中逐渐扩散。有人习惯将注射针头扎到注射部位后很快地推药液,这样会使药液只集中在局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散吸收,从而影响药效的及时发挥。
(4)注射前消毒 注射前要对注射部位用酒精或碘酊棉球消毒。消毒时应将消毒棉球从里向外擦拭消毒部位。注射完毕后再用消毒棉球按住针眼1~2min,可使药液在肌肉中更好地扩散,不至于溢出,从而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
5.与注射有关的解剖知识
(1)坐骨神经 从图1-1上看,坐骨神经首先是在股内侧后部,另外靠近深部肌肉,一般打针时在股部或小猪打针时在股内侧前部都不会伤及坐骨神经。

图1-1 猪坐骨神经
(2)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是猪体内的四种组织。组织是由一些起源相同、形态相似和机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缔组织是由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缔组织又分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和淋巴等。疏松结缔组织是最广泛的一种,几乎填充在所有的器官、组织之间。
(3)腹肋部 图1-2所示是该部位的具体情况。也有资料称这个地方为肷部。

图1-2 猪各部位名称
(4)耻骨 耻骨是髋关节中的骨,位置见图1-3。


图1-3 猪骨骼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