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丹毒

症状解读
好发于小腿和面部,皮损出现时可突然高热达39~40℃,初期为局部鲜红色斑片,压之可褪色,有烧灼感,进展为边界清楚、光泽明显、水肿隆起、表面发热、紧张有触痛的斑块,在红斑上偶见水疱。消退后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和轻度脱屑。
真实案例
××医生,我有脚气很多年了,前两天发热、恶心想吐,昨天小腿上突然出现片状红斑,稍微隆起,后来很快红斑面积就变大了,肿痛很严重,摸着皮肤烫烫的。
危害
主要是由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肾疾病、低蛋白血症者易罹患。症状严重时,患部出现水疱、大疱,甚至坏疽。婴儿和体弱的老人,由于细菌的扩散和毒素的作用,易出现败血症、肾炎和腹膜炎等合并症。
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服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口服或注射,用至皮损和全身症状消退后10天。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氯洁霉素等。
(2)外用药物:以消肿、止痛、降温、抗菌为主。可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25%~50%硫酸镁溶液、0.1%雷佛奴尔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湿敷,外用夫西地酸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有水疱者,应先进行抽液。下肢损害应抬高患肢。
2.中医治疗
可用紫金锭胶囊、六神丸、玉枢丹。慢性丹毒患者预防复发可服苍术膏或者二妙散。急性期用如意金黄散调敷,或者黄柏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生地30g、白矾10g,煎后湿敷。慢性期用铁箍散膏加20%如意金黄散外用。
预防措施
注意寻找病因,去除病因,预防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淤积性溃疡等。
饮食指导与禁忌
多饮温开水,增强营养。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忌食辛辣刺激、鱼腥、肥腻等食物。
医师叮嘱
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丹毒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后不留后遗症。复发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于下肢者,应抬高患肢30°~40°。下肢反复发作可导致橡皮肿,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