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蜂蜇伤

蜂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蜇人蜂有胡蜂(黄蜂)、蜜蜂等。蜜蜂是素食性昆虫,其螯针主要是作防卫御敌之用,蜇人后螯针折断在皮肤内,蜜蜂自身就死亡了;胡蜂是肉食性昆虫,胡蜂毒针是作攻击、捕食之用,螯针明显,多次使用也不会死亡,毒性是蜜蜂的2~3倍。
症状解读
蜂蜇伤后局部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瘀点,甚至形成水疱、大疱或皮肤坏死性损害。严重者部分可全身出现肿胀性红斑、风团。
真实案例
××医生,今天带我家宝宝去公园玩的时候,宝宝的脸不小心被蜜蜂叮了一下,被叮的地方马上就红肿起来了,不让碰,过了一会全身长了好多红斑,孩子哭闹得很厉害。
危害
被蜂蜇伤时,会立即感到明显疼痛、烧灼感及痒感,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少数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可产生肿胀性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因过敏性休克在数分钟至数日内死亡。
治疗
1.去除病因
检查患处,如发现有折断的毒刺,应首先拔除。
2.外用药物
局部可涂3%~10%氨水或用5%~10%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季德胜蛇药片开水化开调敷,或鲜马齿苋或鲜夏枯草捣烂外敷。
3.内服药物
若瘙痒明显,可适当加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一次10mg,一日1次;6~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g或10mg,一日1次;2~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一日1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一日1次。疼痛明显者可根据患者情况口服镇痛药,如氨酚双氢可待因,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4~6h 1~2片,每次不得超过2片。
预防措施
养蜂人在采蜜时或去野外林区工作时要穿长袖衣衫,戴面罩及手套、披肩,以免被蜜蜂蜇伤。蜂在飞行时不要追捕,以免激怒蜜蜂被蜇。发现蜂巢应请专业人员彻底捣毁,不要在没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扰动蜂巢。
饮食指导与禁忌
无特殊。
医师叮嘱
蜜蜂蜇伤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损失。对有休克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