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麻黄
(麻黄科)
识别特征
草本状小灌木,高30~40cm。小枝丛生,绿色。叶小,膜质,基部合生,上部2裂 ①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有多数雄花,常成复穗状,每花有7~8枚雄蕊,花丝合生或先端微分离;雌花序卵形 ② ,果实成熟时苞片膨大成肉质并变为红色 ③ ,内含2粒种子。生长于砂质干燥地,常成片丛生。分布于我国华北及吉林、辽宁、河南西北部、陕西、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绿色的草质茎、根,晒干。
药用功效
草质茎入药,中药名为“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根入药称“麻黄根”,能止汗,用于自汗、盗汗的治疗。
其他用途
秋季麻黄种子成熟时外层红色、肉质苞片,可食,氨基酸总量超过草莓;维生素C的含量是沙棘的2倍以上;麻黄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锌的含量是草莓的4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