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的理论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
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通过具体实践劳动而产生意识以来,无非从事着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在自然界所从事的一切,不仅仅是认识和解释事物规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认识和解释事物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就必然涉及改造事物的过程,进一步扩大范围,就是改造世界。事实上,正是在不断地改造世界中,人类文明才得以更好地发展。同样,马克思的理论成功之处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解释世界,而是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论,并非是用书斋里的抽象言论来高谈阔论,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真理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这其中的主体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正是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彻底明确了自己身处的地位,发现了自己被剥削的根源和状况,也清楚了自己的使命,开始与资产阶级进行更加激烈的斗争,也改变了整个世界。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而改写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局面。
(一)马克思的思想在西方萌芽生长
马克思一生被多次驱逐,从普鲁士到布鲁塞尔,再到巴黎。1849年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来到英国伦敦,伦敦成了他最后的栖身之所。其实,在尚未来到伦敦之前,马克思就已经与伦敦产生了联系。1948年2月,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出版单行本就是在伦敦。
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是,马克思长期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看书,习惯用脚来回蹭地,以至于座位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皮。当然,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同一个人不可能坐在同一个位子。这则故事在中国的盛行更多是体现民众对马克思的热爱,对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崇敬。
从1857年起,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从事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项计划的研究,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李嘉图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提出马克思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剩余价值论。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思成为实际上的领袖,并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2015年9月12日,英国最大的反对党工党选举产生新任党魁,激进左翼候选人杰里米·科尔宾以接近60%的得票率高票当选。
科尔宾是马克思的“粉丝”,他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马克思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他观察到了大量规律,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路透社说,过去三四十年,表达对马克思的赞美,可谓是工党政治人物的禁忌。而科尔宾毫不顾忌,“社会主义”一词更是经常脱口而出。
“日不落”时代以工业立国的大不列颠,现已成为一个金融强国。而伦敦金融城被称作英国经济的心脏,与美国华尔街一样算是高大上的世界金融中心。在这里,跨国贷款占全球总额的19%,日均外汇交易约2.5万亿美元,占世界41%的份额;在这里,拥有世界顶尖的国际保险市场、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与黄金市场……
伦敦金融城的繁荣,是西方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缔造的商业典范。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起,随着各国损失惨重的商业人士努力寻找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西方学界和商界人士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德国,德文版的《资本论》开始热销。一名出版社经理说:“马克思再一次成为了时髦。我们又有了对这场金融危机感到恼火的新一代读者,他们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最终证明是一个虚假的梦。”德国马克思故居展览馆馆长比特里克斯则说:“我记不清听到人们这样讲了多少次:‘这个人是对的’。”
不仅仅是《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衍生著作也一时洛阳纸贵。例如,法国左翼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013年出版了新著《21世纪资本论》。该书一问世便引发东西方各国的热议和争论。皮凯蒂认为,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该书用大量历史数据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极大的质疑。这部近700页的严肃学术著作,被媒体称为是向马克思《资本论》致敬的一部重要著作。
(二)马克思的思想在东方落地生根
马克思的思想在西方萌芽生长,开创了以马克思命名的学说,但他的理论如今在东方得到发展和展示。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400多位学者齐聚中国。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舍甫琴科的观点,在国外学者中颇具代表性。她认为,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更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单纯就理论层面而言,马克思的理论改变世界主要体现在其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前,不少仁人志士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他们只是从表层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却从未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深层本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描绘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其量是空想的,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但这种空想的社会主义“不仅预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着一种否定的因素,说明这种制度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为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而且它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正是基于此,马克思在扬弃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任,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科学理论问世的标志便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从此,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武器,开始从根本上指导无产阶级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
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之后,无产阶级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付诸具体实践,整个世界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使得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而在此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已相继去世,但两位伟人的逝世并未削弱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相反,整个欧洲无产阶级运动在不断积聚和组织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
作为横跨东西半球的大国俄国,面对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这一现状,列宁详细分析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新变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可以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列宁结合俄国自身国情以及整个国际状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力地印证了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俄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国家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自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以来,整个世界受到了马克思理论的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转变;尤其是无产阶级彻底明确了自己被剥削的根源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清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正因如此,全球那种过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严重挑战,新生的社会主义开始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切切实实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变革,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无与伦比。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全世界的工人阶级总共不到1000万人,共产党人也不过只有几百人,马克思主义还只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遍及整个世界,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现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900多万名党员;一些国家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亚非拉地区先后有49个民族独立国家选择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试验。
东方的古老中国和世界越走越近,马克思的声音也从中国穿透历史,向未来宣告!“德不孤,必有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在世界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受到极大损害时,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唤起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和信心,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新认知。
(三)马克思的思想在中国长成参天大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思潮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执着追求。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重大成果,创新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40年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018年4月13日,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远渡重洋,在德国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落成。这尊来自中国的铜像,表达了这片土地及在其之上生活的人们对马克思的景仰和致敬。
马克思在世时正值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曾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恩格斯则判断,“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可能不会想到,让这个国家重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曙光的,正是他的思想。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陈列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文首页盖有一方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当年,白色恐怖下,张静泉的父亲不得不假称“儿子在外亡故”,将文件、书报埋藏在张静泉的“墓穴”里。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人们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
伟大的思想属于整个人类,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阶级斗争、无产者、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让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国家求解放、人民求生存的愿望强烈共鸣,如星火燎原般席卷中国大地,让一代代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推动百年中国浩荡前行。
对于中国而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让中国在40年里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有了真理的武器,求解放求发展的道路上有了信仰的支撑,古老中国走出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的危局,亿万人民改变了“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的命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解放画卷,最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导思想的价值。
沿着马克思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以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走过五百多年。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这一追寻人类理想社会的运动,最终在21世纪因为中国的崛起成为浩瀚洪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它所秉持的理念、所推动的实践,不仅为中国赢得未来,更让社会主义重新伟大。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当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东方从理想变成现实,踏上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中国,需要回溯思想的源头,激发跨越百年而始终强劲的信仰的力量。
时间和实践都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