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毛泽东敬仰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在读过《共产党宣言》后,毛泽东就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且从未动摇。他在对各类学说、思想、主义进行综合比较后,坚定地说:马克思的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中国就发生大作用。
(一)锻造马克思主义队伍的“数字情结”
凡事有果必有因。1919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应该说,毛泽东的思想经过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但自从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说得很明白:“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不合用,只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问题上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才合用。”在毛泽东看来,这么好的思想武器,不能由少数人独揽,更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专享“宝贝”,而要由多数人掌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作用,关键是要用它锻造出一支强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对于如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颇具“数字情结”,形象地讲述了四组数字。
五本书:“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有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
一百个至二百个同志:“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意思是说,有一百个至二百个马克思主义者,就能够领导几万万人的中华民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是加速战胜。
一百五十万人:“假如经过三个或者四个五年计划,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又不是教条主义,不是机会主义,那就好了。”用十五至二十年时间,争取一百五十万人真心接受马克思主义就好了。
几百万人:“我们要作出计划,组成这么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有几百万人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各种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我们现在有许多做理论工作的干部,但还没有组成理论队伍,尤其是还没有强大的理论队伍。而没有这支队伍,对我们全党的事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国防、原子能的研究,是不行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四组数字,无限希望。从一二百、五千、一万、一百五十万到几百万,当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已远远超过这些数字;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到解放全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改革,从工业化发展到发展原子能,从被人称作“东亚病夫”到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毛泽东的希望早已实现。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继续为之奋斗。
(二)了解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相似处”
马克思和毛泽东,所处时代、成长背景和家庭出身全然不同,走过的人生道路、面临的时代课题也不一样,可他们都成了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大思想家和大革命家。如果把他们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过程放在一起考察,不难发现一些绝非偶然的相似之处。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大体指他28岁,即1846年和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原因是他们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则以1921年参加组建中国共产党为结束的标志,那年他也恰好28岁。他们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都彰显出鲜明生动的人生追求和思想个性。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是在17岁走出故乡求学的。少年时代的境遇差别,没有阻止他们踏上异曲同工的精神寻觅之路。从知识储备和文化旨趣上讲,他们在学校读书期间,对文史哲都有罕见的兴趣和相当深入的研究。
青年马克思曾沉湎于诗人之梦,留下诗作《人生》和《查理大帝》。上大学后,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左右诗歌和艺术”,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安排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学习、社交。他还打算出版一个戏剧评论杂志,亲自编订自己写的四本诗册。毛泽东就读湖南一师时,诸科之中尤重文学,宣称“文学乃百科之源”。《诗经》《楚辞》《昭明文选》及韩愈散文,都是他熟读深研之作。与同学好友之间吟咏唱和,更是常事。在罗章龙、萧三的回忆中,有不少毛泽东和他们的唱和联句。毛泽东的早期诗词作品,完整保存下来的有《五古·挽易昌陶》《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虞美人·枕上》三首。
从人格气质上讲,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拒绝平庸苟世,看重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崇高的心灵志向,彰显出自信、豪迈、明快和奔放的个性风采。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名言,人生的宗旨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批语中的表达是,“至人之急、成人之美与履危蹈险、舍身救人”。这些美德善事,应该发自内心去做,“盖吾欲如此,方足以安吾人之心”。
无独有偶,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有影响的政治活动,都是从办报开始的。马克思大学毕业不久便主编《莱茵报》,在该报上发表的关于出版自由、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政教分离等一系列政论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时,就业志愿之一就是当新闻记者,曾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主编《新湖南》,所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得到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赞赏。
从思想转变的历程上讲,马克思和毛泽东也有明显相似的轨迹,都是在分析比较各种社会思潮后,创立和确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从23岁大学毕业到28岁开始创立新的世界观,只用了五年时间,所以恩格斯称他在思想领域“不是在走,不是在跑,而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青年毛泽东的探索心路,同样迅疾。他25岁走出校门,28岁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只用三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后,仍然及时地通过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丰富、完善和发展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毛泽东在确立起自己的信仰以后,也是通过及时地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实践、调整和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三)认识马克思一些思想的“不完善”
马克思没有结束真理,也不可能穷尽真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无限的,而思想家的寿命是有限的;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是无限的,而思想家的思想是有限的。毛泽东说:“人的思想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着的,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也永远不能完备。”因此,毛泽东虽然崇敬马克思、坚信马克思主义,但他绝不盲崇、从不迷信任何思想教条。他形象地比喻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
毛泽东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一些思想的“不完善”的呢?
一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马克思个别结论、论断难免会有不完善之处。1959年2月14日,毛泽东在接受智利《最后一点钟》报社社长阿图罗·马特·阿历山德里采访时说:“至于马克思、列宁关于个别问题的结论做得不合适,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结论性的、论断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提出并坚决加以修正的。毛泽东主要是讲明了这些不完善的原因,在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道理很简单,事物发展不充分、条件不成熟,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充分、不成熟。
二是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贵在不断创新。毛泽东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所以,毛泽东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为什么教科书(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注)过去没有出版,为什么出版了以后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还不是因为过去认识不清楚,现在也还认识不完善吗?拿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开始我们也不懂得搞社会主义,以后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认识。认识了一些,也不能说认识够了。如果认识够了,那就没有事做了。”
三是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用过去时的东西,看现在时的大千世界,总会“苍白无力”;以鲜活的社会实践看过去时的、灰色的思想理论,总会“漏洞百出”。毛泽东说:“我们的头脑、思想反映客观实际,无论什么时候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映得完全正确,无遗无误。客观实际是错综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头脑、思想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一个由不完全到更完全、不很明确到更明确、不深入到更深入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还要随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马克思的思想之中有不完善之处,就需要完善,完善就必须发展,发展就是创新,创新就是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血液,新鲜血液才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