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上一章
对于古希腊罗马人来说,人的灵魂和神的灵魂一样,不朽且不可摧毁。不过另一方面,人类的肉体却令人苦恼地终有一死。即使神祇不想让你拥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你也终究要面临朽烂和死亡的命运。不过对于古代人来说,死亡不过是意味着灵魂在其发展过程中步上了另一层台阶而已,正是这样的观念才使得古典神话与宗教融为一体,事实上我们应当意识到古代世界的神学是一种和我们今天接触到的那些宗教一样清晰、富有逻辑而又高度成熟的信仰体系。万事万物中再没有什么比每个人从生到死的旅程更能明确地显示出这一点了。
在古典神话中,所有的造物在被造之时都被注入了神的精气。公元1世纪的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将这一切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
从这元气和心灵产生出人类和兽类,
一切飞翔的生物和平滑如大理石一般的
海面下的各种奇异的族类。
它们的种子的生命力有如烈火一般,
因为它们的源泉来自天上。
《埃涅阿斯纪》第6章第725行起
不过尽管人的灵魂受到过天庭的祝福,但他的肉体还是由普罗米修斯用大地上的泥土塑造的。尽管人类若是想在世上历练,度过一生就必须需要一副肉体,但是对灵魂来说,身体也是“一间暗无天日的牢房”。灵魂被困在躯壳之中,只能通过简单粗糙的肉体去感受外在的现实,而且灵魂会时常受到世俗之身的粗鄙欲望与一时的狂热支配。正如柏拉图那个著名的比喻:人对现实本质的感知就像是外部世界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一样。灵魂在肉体中朽坏,而后在冥界才得以缓慢净化。
希腊神话中的冥界并不像地狱那样,专为苦难与惩罚而设。人在现世的所作所为当然会影响在死后世界的遭遇,不过总的来说,古典世界的这方面观念与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文化相比,审判意味可以说轻了许多。可能这有部分原因是人还在母亲子宫中的时候,他或她的命运就已经被恐怖的莫伊拉姐妹所决定了:克罗托纺织生命之线,拉克西丝丈量线的长度。(莫伊拉们是夜神的女儿,又被称作命运三女神,不过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原本的意思更接近于“分配者”。)由于命运女神们的存在,人在尘世中要经历的一切基本早已注定,真正重要的是:人不朽的灵魂要如何去面对命运加在他身上的诸多苦难。
不过更进一步说,古希腊人认为人的性格在出生的一刻也已经决定好了,命运女神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人走上他命中注定的人生之路的。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假定自己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在经历命运的考验时始终忠于自己的人格(大多数英雄的人格都是通过一场异常严酷的试炼所体现,这点在希腊悲剧中尤为明显)。简而言之,衡量你人生的不是你在一生中成就了什么,而是你的一生能否一直坚守自己的高贵人格。在这点上,古希腊罗马人对生而为人的意义有着独到的见解。成功或失败都是命中注定的,将要降临的命运只要你不辞辛苦求到神谕就能提前知晓,真正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命运。
对于古代人来说,灵魂在尘世的逗留就好比在健身房经历了一番高强度的锻炼。生命不过是一段短暂的时光,在难以承受的重压下,要么你会成为更高尚的存在,要么你会被生命彻底压垮。当你在人世的时间到了的时候,你将不得不离去。古典神话中的第三位命运女神会剪短生命之线,让你的生命就此走到尽头。她的名字叫阿特洛波斯(Atropos),希腊文中的意思是“铁面无私的”,不过这个名字现在已经属于颠茄中的剧毒物——阿托品(atropine)了。
凡人们不倦于使用诡计去摆脱死神,不过大多数这样做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黎明女神厄俄斯曾经请求宙斯给自己的人类情人提托诺斯以永生。所以提托诺斯不会死亡,但他依旧会逐渐衰老,并在衰老中变得干瘪、萎缩,最终他变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只蚂蚱。因为永生一旦赋予就无法被收回,所以现在他大概还在某个地方作为蚂蚱跳来跳去。
你的睡眠使灵魂脱离身体的拥抱,
当你斩断自然的强大联系,
使生者深陷漫长永恒的梦。
你一视同仁,但偶尔也不甚公正,
当你使青春年少的生命突然凝固。
众人的命运只在你那里完成,
因哀求祷告都不能使你感动。
俄耳甫斯教祷歌86,致死神
对于古希腊罗马人来说,死亡只是一个新的开端。如果死者的亲属做完了一切当做的事,也布置了妥帖的葬仪,那么死者就会被庇佑跨越边界者的神赫尔墨斯接走。赫尔墨斯会把死者引到隔开现世和冥界的大河旁才离开,而想要进入冥界的死者必须要渡过这条河。
守卫这段河流的艄公,面目可怖,衣衫肮脏褴褛,他叫卡戎,
下巴上一部浓密蓬乱的灰白胡须,两眼炯炯有光,
如同冒火一般,一件污秽的外罩打一个结挂在肩上。
卡戎亲自撑杆掌船,操纵船帆,用他这条铁锈色的渡船超度亡魂。
《埃涅阿斯纪》第6章第290行起
冥府的艄公卡戎,是尼克斯和厄瑞玻斯这两位夜神生下的孩子(参见本书第4页),因此他也是一位神祇。他是宙斯的兄弟哈得斯的仆人,曾经有一次尚在人世的赫拉克勒斯强迫卡戎驾船拉他渡过冥河,因此暴怒的哈得斯用锁链缚住了卡戎整整一年。坐卡戎的渡船并不是免费的,河岸上挤满了那些因为没有得到正常的安葬而交不起船费的亡魂。(古希腊人会在尸体身上放一枚小银币,通常放在眼睑上或是口中。)我们并不知道卡戎收下这些银币之后会拿来干什么,看上去修理渡船或打理形象并没有占他预算的大头。
很多人都相信分开生死两界的那条河就是传说中的斯堤克斯河(斯堤克斯在希腊文中是“令人憎恶”的意思),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条河流实际上是希腊西北部的阿刻戎河。人们之所以认为这条河是从大地流向冥府是因为在河的源头附近有一系列地势险峻的峡谷,而河水要经过这一连串峡谷垂直下落。古希腊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河水的一些支流就这样直接冲入了冥府,而剩下的那些则安然汇入了海洋。
活人想要进入冥界并不容易,因为冥府的入口由巨大的三头犬——刻耳柏洛斯把守。如果活着的人失足闯入了他所看守的大门,刻耳柏洛斯会确保他尽可能快而狼狈地加入死者的行列。
卡戎这个意象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米开朗琪罗于1537年到1541年间完成的基督教主题画作《最后的审判》(现藏于西斯廷礼拜堂)中都包含了他的形象。这幅画中的卡戎某种程度上是以他在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形象为蓝本的,而《神曲·地狱篇》是用基督教的视角描绘对古代神祇哈得斯的一次拜谒。在下面的一些作品中,卡戎保持着在希腊神话中的原本形象:皮埃尔·苏贝利亚斯作于18世纪30年代的《冥府渡船夫》,还有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的约阿西姆·帕提尼尔的那幅作于1515—1524年的杰作《卡戎渡过冥河》。不过在现代,他应该是因为克里斯·蒂伯1982年的那首流行单曲《不要付给船夫钱》而最为人熟知。
卡戎,米开朗琪罗《最后的审判》中出现的唯一一个神话人物。
欧罗巴(参见本书31页)的儿子弥诺斯生前曾以立法者的身份而闻名,在他死后他成为了冥府的判官。他仲裁死者间的争端,不过还有人说他同时也参与对新来的魂灵去向的筛选。不是所有人的魂灵都会来到哈得斯的大殿。一些魂灵会继续自己的旅程,前往受到诸神庇佑的岛屿——极乐之地。这片土地是为那些在尘世证明了自己的荣耀与高尚的英雄所预留的,当他们在尘世的旅程一经结束,就将被迎入此地。除了被邀请加入诸神的行列之外,对于凡人来说这应当是最好的归宿了。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人生前的作为玷污了自己的出身。因为人的灵魂和神的一样不可摧毁,即便是神祇也无法毁灭这些堕落的魂灵。因此他们最终被投入了塔耳塔洛斯这个巨大的垃圾堆当中。他们在那里和巨人、提坦以及其他永远不能再踏上大地的怪物囚禁在一起。
大多数人类最终在冥府中都化为了鬼魂(shade)的形态。鬼魂与死者本质上是同一个人,只是停驻在一种十分虚弱的形态当中。鬼魂们还能记起,甚至是十分渴望着尘世的强烈知觉与情感。只要举行正确的仪式就能将鬼魂从冥府唤出,鬼魂甚至可以和生者交谈。奥德修斯就曾经为了寻求建议召唤出了鬼魂,他把祭物身上的血倒入事先挖好的一个小坑中,以此来供奉死者。
我拉过献祭的公羊和母羊,对着深坑
把它们宰杀,乌黑的鲜血向外涌流
故去的谢世者的魂灵纷纷从昏暗处前来。
有新婚的女子,未婚的少年,年长的老人,
无忧虑的少女尚不知悲伤为何物。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11卷第20行起
向鬼魂寻求建议很可能用处有限,毕竟鬼魂的头脑也如他们的身形一般虚弱,不过所幸他们一般还都保有生前清晰的记忆。那些曾拥有最波澜壮阔的人生的英雄到了哈得斯苍白而乏味的冥府也受罪最苦,就像阿喀琉斯在冥府中那段著名的哀诉一样:“我宁愿为他人耕种田地,被雇受役使,纵然他无祖传地产,家财微薄度日难,也不想统治即使所有故去者的亡灵。”
人在冥府中的时间长短也是不固定的,一些古代的先哲认为大概需要一千年来涤清随着肉体堆积下来的世俗欲望和人类情感。不过具体的时间依据的主要是死者之前经历的人间生活的质地。
一个堕落的人需要很久才能滤清灵魂中的污染物,而虔信苦修者却只需要简单地清洗一下自己的灵魂就可以了。不过对于所有人类来说,在冥府中驻留的时间都要远远超过在尘世的寿命,事实上哈得斯的冥府,而非地面上的世界,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俄耳甫斯是缪斯女神中主司史诗的卡利俄珀的儿子。他跟随阿波罗(参见本书80页)学习里拉琴,据说他弹奏起里拉琴时甚至连树木和岩石都会倾听他神圣的琴声。他狂热地爱着自己的妻子欧律狄刻,在欧律狄刻死后俄耳甫斯悲痛万分,最终他决定前往冥府将爱妻救回来。他的琴声甚至感动了路上的卡戎和刻耳柏洛斯,最后通过一曲哀歌他向哈得斯和珀耳塞福涅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祈愿。
冥府可怖的统治者最终同意让欧律狄刻跟随他离开冥府,不过他要求俄耳甫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回头看欧律狄刻哪怕一眼。不过就在俄耳甫斯就要离开冥府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个要求可能只是为了哄骗他不声不响地离开。所以他向后瞥了一眼,想看看欧律狄刻是不是确实一直跟随着他。欧律狄刻的确跟随着他,不过在他瞥到的那一瞬间他和哈得斯的约定就不复存在了,善妒的哈得斯立刻就夺回了欧律狄刻。从此俄耳甫斯再也没能和她相见。
俄耳甫斯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成为了一支名为俄耳甫斯教的异教团体的奠基人。这个宗教的信徒留下了许多献给神的动人祷歌:
白天黑夜,在短暂时日,求你永听
我的祈祷,赐我以丰盛的和平,
富饶并健康,还有美好的季节,
创始艺术、众所尊崇的明眸神后!
俄耳甫斯教祷歌31,致雅典娜
俄耳甫斯用琴声打动野蛮的刻
把另一位音乐家的事迹改编成歌剧——奥芬巴赫怎能抗拒这种诱惑?《冥府中的俄耳甫斯》最早演出于19世纪50年代,是一出将原故事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法国化改编的轻歌剧,巴黎人通过这出剧目第一次接触了以高踢腿为特色的康康舞。蒙特韦尔迪于1607年创作的歌剧《俄耳甫斯的传说》相比之下无论在内容还是精神上都更忠于原本的神话。在雕塑领域,以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为题材的作品有:安东尼奥·卡诺瓦1775年完成的雕塑以及巴乔·巴丁内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俄耳甫斯》,后者现藏于佛罗伦萨。在绘画方面,这一题材的作品有:尼古拉斯·普桑作于1650年到1653年的《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而与之同时代的阿尔伯特·库普在约1640年开创了日后非常流行的“俄耳甫斯迷住动物”的绘画主题。
普桑杰作中欧律狄刻跟在俄耳甫斯身后的场景。
你将在哈得斯的左边看见一汪泉水,
……你要说:“我是大地和布满星辰的广天的孩子,
我是神的后代。这点你们都知道。
我如此干渴,我已死,快些给我
流自谟涅摩叙涅的清澈泉水吧。”
意大利佩梯利亚古墓中的铭文
最终每一个鬼魂都会被带入死后世界遥远的尽头,遗忘之川从石头上涓涓流淌,而夜神尼克斯将这里当作她的居所。
柏拉图设想这里有一段供鬼魂临时停驻的地方,斯芬克斯主管着这个地方,并为鬼魂选定来生的角色。不过这里进行的选择有着运气的因素,正因为生命中运气(lottery)因素的存在,所以我们才会将命运称为lot。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每一种命运。一些刚刚由动物转生的人可能需要较为轻松无压力的人生(我们至少都接触过一两个这样的人),而前生曾经当过人类的鬼魂可能渴望过着安定的田园生活,如果这样,它就可能被转生成某只在牧场里安然吃草的牛。
那些未经世事的鬼魂可能会乐于转生为国王或者僭主,其他的鬼魂则会选择短暂的人生,充满痛苦与喜悦,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柏拉图告诉我们,曾经历尽艰险的奥德修斯转生时选择了作为普通人的太平生活。
所有鬼魂都将饮下忘川的水。一旦喝下他们就会立刻丧失前世的记忆。他们的灵魂最终重归纯净,前世的情感与罪恶都被涤清,无论怎样的过去都会被抹消,但前世经历在他们的人格上印刻的痕迹却仍然保留了下来。他们的灵魂将陷入沉睡,醒来的时候将以孩童的姿态重返人世,而新的历程在等待着他们。
遗忘之川(Lethe)被人格化成了厄里斯(参见本书121页)的女儿,执掌遗忘的女神。她使人忘却一切的神力使得她在现代诗歌中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意象。化合物乙醚在现代生活中经常被用作麻醉剂,而它最早的时候就被称为Letheron。
加入两盎司(约60毫升)琴酒
一盎司(约30毫升)草莓酒
二分之一盎司(约15毫升)橘汁
二分之一盎司(约15毫升)菠萝汁
一茶匙极细砂糖
加冰后猛烈摇晃,然后倒入鸡尾酒杯饮用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你醉到记不得自己的名字,或者已经拿不起酒杯了。
补充说明:过量饮用的话,会有最后去喝真忘川水的危险。
一些希腊教派宣称只要不饮下忘川水,转而去饮旁边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的泉流的话,人在重返尘世的时候就能继承前世的记忆。
下一章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翻页方式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