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上海”:开我国政府门户网站之先河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www.shanghai.gov.cn)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开创了政府门户网站的先河,标志着上海政务公开和政务电子化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当时,“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完成一期建设,建成后网站初具规模,设置了包括政务信息、上海概览、政府公报、政策法规、投资指引、便民服务、办事指南、网上办事八大一级栏目及54个二级栏目,并单独设置了“市长之窗” “统计之窗”等独立栏目。网站的建设,改变了以往的政府办事方式与途径,过去一些需要专程前去政府部门办理的业务在网上直接下载对应表格进行填写后在线提交,政府受理也通过网络进行,另外还提供了办事实时状态查询、咨询投诉等为民、便民服务,大大提升了政务办理的便捷度、便民度。
2002年,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紧锣密鼓的建设,上海市政府50个委办局及19个区县政府的网站全部建设完成,同时这些网站还附上了几乎所有的中央各部委以及外省市政府的网站链接。同年6月起,上海就“政府部门网站建设” “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实事工程立项”这三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鼓励市民参与政府的网上评议活动,最终有上万人次参加了这项活动。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设一年多后,2002年累计访问人数已达300万人次,已经被市民群众所普遍知晓、了解并实际使用,也成了上海市民、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上海政情政况,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办事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网站特设的“市长之窗”专栏作为市民与市长直接进行交流的通道,累计收到来信2700多封,每一封都得到了及时的回复和落实。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的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水准,以“执政为民、执政兴市”为准绳,推动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克服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症,构建一个可亲、可信、可靠的电子政府框架。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行政方式和工作作风多方面都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市政府在网站建设中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严格要求,“能在网上公布的消息一定要尽快公布,能上网办理的业务一定要尽快办理,并且要秉承‘在线受理,一办到底’的态度与原则”,体现了市政府实行政务电子化的决心和态度,也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优化和办事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一、发展现状
2017年,上海市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3.5万条,同比上升65.1%。其中,市级机关42.1万条,区政府31.4万条。2004—2017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8.6万条。
2017年,上海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体系,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简称“五公开”),发布、解读、回应“三位一体”政务公开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立上海市政务公开与“互联网 + 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担任组长,政务公开领导机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统筹谋划力度进一步提升。领导小组将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作为成员单位纳入,部门之间的快速反应和联动机制进一步确立,大政务公开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注重协调联动,发布、解读、回应三位一体形成新格局
制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文公开发布实施办法》,规范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和发布审查工作。要求公文起草单位在拟制公文时必须明确公文的公开属性,随公文一并报批,拟不公开的必须依法依规说明理由,确保政府公文“应公开尽公开”。全年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发布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政府信息共计6000余件。
(三)勇于开拓创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标准化试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阶段性目标。2016年,以普陀区为试点单位,在全国省级政府中率先开展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标准化试点(项目期两年),并邀请上海政法学院及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普陀区27个部门和10个街镇围绕权责清单、服务事项及群众所关切的重点领域,梳理了近60项重点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事项清单,逐项开展标准编制工作。2017年9月,普陀区发布全国首个基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系列标准,共包含169个标准,实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四)注重公开实效,平台和渠道建设取得新亮点
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各项要求,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核心内容建设。优化“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做好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强化搜索查询功能。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及重大政策措施,设立了“政府工作报告201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海在行动”“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等多个专题专栏,实时发布有关政策、进展情况。全年“中国上海”公开市政府及市政府机关文件2600余件,发布上海要闻7万余件,便民提示信息4000余条,开展在线访谈9期。
二、积极效应
作为开政府门户网站之先河,上海在政府公开方面也成为领头示范对象。上海政府紧跟时时代潮流,创新新媒体传播形式,提升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信息服务能级。“上海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359万,在2017年全国政务微信排行榜年榜中位列第一,政务微博影响力继续保持全国省、市、自治区第一名,在网易号、百家号、企鹅号、头条号、一点号等新媒体平台获得全国政务号或地方政务号第一。以“上海发布”为龙头的全市政务新媒体矩阵有效联动,及时发布各类政务和民生信息,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开展政民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全国其他政府机构的政务公开工作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一)拓宽市民参政议政渠道
“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开展的政府评议工作等,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普通市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群众的距离,降低了政府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成本,从而使得政府能够更好、更多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
(二)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化、透明化
最早启动的上海人事局网站在1999年率先在互联网推出了“人才引进”栏目,由于公众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办事进度,过去政府机构部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模糊管理、弹性管理已经转变为阳光公开化的透明管理、规范管理,通过整个办事流程的更加公开透明化,降低了某些暗箱操作或政务失范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利于主导网络舆论稳定社会秩序
拥有超359万粉丝的“上海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号如今已经成为市民及时了解时事的官方发布窗口。“上海发布”在2018年台风“安比”登陆后,及时收集上海机场、地铁、高速公路、轮渡等多部门的信息,将受台风影响的部分班次信息整理后发布公众号文章,以避免有出行需要的市民群众“白跑一趟”,也便于这部分市民及时按需要调整自己的行程或出行方式,此类的信息通报文章,为市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