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
八佰伴品牌源于日本,由日本企业家和田一夫所创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推动上海改革开放,国务院于1992年批准成立大型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即上海第一八佰伴,自此开创了国内零售模式的新领域。
在建立第一八佰伴之前,中国的商业零售企业基本处于商业零售模式中的初级阶段——百货商店;与国外的超级市场与购物中心的先进零售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决策,同时宣布浦东开放十条优惠政策,其中第五条就是允许外商在浦东新区试办商业零售企业,该项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八佰伴入驻中国,同时也拉开了中国零售业态的巨变。
一、历史沿革
1991年4月12日,和田一夫一行来到浦东开发办公室,并且实地考察了张杨路浦东南路地块。为了能够将知名的商业巨头留在上海,第二天,由上海市政府财政贸易办公室牵头,市第一商业局、第一百货商店、浦东商业建设联合发展公司与八佰伴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团在新锦江大酒店,就合资兴办零售商业事项举行洽谈,并且达成了初步共识。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关于引进外资的专门规定,政策性很强,为了能够让此项目落地上海,特别向国务院特区办、商业部、体改办、外经贸部、计委、外汇管理局等6个部门上报审核批准。1992年5月15日,上海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之后,浦东新区管委会在一系列具体政策上都予以了极大的支持,方便其突破现有体制约束。
达成的合作意向为,成立初期总投资额为2.28亿美元,注册资本为5000万美元,最初由第一百货出资2250万美元,占45%股权;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800万美元,占36%股权;日本八佰伴株式会社出资950万美元,占19%股权组建。
1992年9月28日,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开始投入建设规划与具体布局中。第二天,第一八佰伴项目的奠基仪式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纪念日的重要成果。经过三年漫长的建设,1995年12月20日开业当天,总共有107万顾客涌入,这也创下了日光顾同一店铺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可见其当时的轰动效果。
从外观上来看,商厦正面外圈长达100米、6层楼高的白色大弯壁气势恢宏,下部设有12个拱形门洞,门洞内壁有十二生肖图案。凭借优秀的设计理念与成果,荣获上海市商业建筑形象、建国五十周年经典建筑铜奖和浦东开发开放十年建筑金奖,成为浦东新区著名的地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和田一夫本人也因这一杰出的贡献而受到日本天皇加冕。
1996年7月1日,日本八佰伴总部从中国香港迁到浦东,成为第一个进入浦东的跨国集团总部,这也是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的一个重要成就。同月,公司董事长和田一夫被授予“浦东新区荣誉市民”,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外国人。
可惜的是,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牵连,日本八佰伴因海外投资失败而面临危机;1998年8月,香港八佰伴也提出清盘申请。第一八佰伴由此陷入困境,为了能够弥补亏损,日本八佰伴收回了在浦东的资本,商厦从此完全交由中方经营。
经历数次股权变更之后,如今的第一八佰伴隶属于中国大型国有商业流通产业集团的上海百联集团,是上市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的全资子公司。
二、示范效应
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在1992年之前处于完全禁止的状态,1992年国务院批准日本八佰伴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入驻上海,标志着国内零售行业的逐渐开始放宽。作为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商业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在中国零售方面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第一八佰伴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国务院开始逐渐放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的相关政策(见表2-20-1)。
表2-20-1 关于扩大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政策的时间表
经过几十年的政策研究与磨合,政策红利产生了极大效果,大量的外资零售企业开始积极向我国内地发展布局,并且中外合资零售企业有了井喷式的发展。
在中国开放之前的零售行业,往往只是小规模的百货商店,没有形成产销一体的大型百货商店,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效率损失。自从外资进入之后,在商场设施、购物环境、商品质量等硬件上都给了中资零售企业极大的正向冲击,在营销观念、管理模式、服务文化等软件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了世界先进企业的经验,给了中资零售企业很好的学习对象。例如,第一八佰伴“一站式”的消费理念,当时属于较为前卫的消费行为,日本设计人员坚持在10万平方米建筑中只给4万平方米商场营业面积,其余作为餐饮、娱乐等,还在部分区域中划分出了植物空间。这些都直接冲击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商业零售业态,但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商业规划更加具有效率,也更有竞争力,如今购物中心在全国已经是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