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全国第一家合作办学项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994年11月8日,一所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共同创办、专门培养国际化高级管理人才的中外合作高等学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ese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简称CEIBS)成立。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中欧管理中心,其主校区于1999年由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等创办的贝·柯·弗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兼具中国传统建筑粉墙黛瓦之婉约与西方现代建筑通透流畅之气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简称中欧)教学体制的运作方式都严格遵循国际惯例:设立学术委员会以保证学院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术委员会由国际管理协会会长、IESE学院雷诺教授任主席,委员由各著名商学院有学术地位的教授所组成。学院一经成立便拥有独立法人地位与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学术标准,课程设置、质量控制、招生录取标准,以及海外教授的聘请等。学院所享有的自主权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个“教育特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成立起已在中国的管理教育史上创造了一连串的“第一”:第一个开设全日制英文MBA课程;第一个开设EMBA课程;第一个开设国际化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第一个与海外商学院交换学生;第一个颁发本院的学位证书;第一个进入世界百强商学院排行榜。
一、历史沿革
(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前夕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90年代初三次集中论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同时,都强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型,经济高速发展,对企业管理人才的渴求更是迅速增长。同时,浦东新区成为第二波改革开放的前沿,而上海交通大学在积极探寻高等教育改革的出路,双方一拍即合,经过紧锣密鼓的谈判,于1994年5月26日达成共识:
1. 学院在上海注册,注册之日起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2. 学院给那些成功修完MBA课程的学生颁发MBA证书;对要想获得中国MBA证书的学生,应向上海交通大学申请;
3. 学院实行双院长制。
199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学院一经成立,立马开始投入课程开发管理:1994年11月,推出首个高层经理培训课程;1995年3月13日,首届MBA班预科模块开课;1995年5月8日,首届MBA和EMBA班开学。中国第一个全面拥有MBA、EMBA和高层经理培训三大课程的商学院,就此扬帆起航。
(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十年发展(1994—2004):奠定基础
1. 南北扩张建分校
将自身定位于立足中国的国际化商学院意味着学院首先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学院。1996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北京首次开办EMBA课程,2002年,学院决定在北京建立校园。2005年,深州首届EMBA开班。
2. MBA学位体制认可
2002年1月8日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了2002年1号文件,同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发本院的MBA学位。同年,中欧的三大课程全面进入世界百强。
3. 获得国际认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2004年获得EQUIS认证,这一认证宣告中欧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这不但是中国教育的奇迹,也是亚洲教育的奇迹,国际排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认证的通过,对学院的市场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2004校庆年谋未来
中欧大幅度引进一批著名教授,使得学院的师资力量大大增强;布局全国,中欧开始注重在中西部地区的宣传及市场拓展,2007年中标欧盟的“中国—欧盟商务管理培训(BMT)项目”,对中西部人才培养的投入大大增加,2008年该项目已扩展至内地8个城市。
(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立足中国(2005年至今)
1. 国际认证不断推进
2009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凭借其能在中外合作商学院独特的模式下充分发挥多元化、国际化特色,做到“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把学术研究与时间紧密结合,无论在经济领域或是社会领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常任教授人数持续快速增长,为学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非常重视品牌发展,深化并加强品牌形象,使其品牌成为质量保证等获得国际商学院联合会认证(AACSB)。目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获得国际上公认的两大商学院权威认证体系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的AACSB认证和欧洲商学院认证体系EQUIS认证。
2. 智力资本回馈社会
中欧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回报社会。除开设管理教育课程和开展学术研究之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利用论坛、演讲、会议、出版、文化等多种形式,扩大知识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企业管理团队通过在中欧的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如中欧与电气巨头ABB集团,2018年中欧与京东、苏宁的合作。学院举行的论坛主要有行业论坛、高层管理论坛和巡回管理论坛,如首届全球管理论坛(2008)、中欧—华安锐智沙龙(2009)等。通过与一些著名学者及出版商的有效合作,中欧已有“中欧—密歇根创新管理译丛”“中欧管理新著译丛”出版。
3. 从优秀迈向卓越
2014年,中欧迎来建院20周年,同时也是中欧由优秀迈向卓越的新起点。基于中欧在前20年取得的出色成绩,中国政府与欧盟、双方办学单位以及学院协商达成了为期20年(2015—2034年)的办学展期协议。中欧将在下一个20年继续为推动中国转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
二、积极效应
目前,学院下设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金融MBA(FMBA)课程、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Globa EMBA课程、高层经理培训(Executive Education)课程、博士(PHD)课程。2018年,英国《金融时报》MBA全球排名第8位,亚洲第1位,中欧MBA连续14年跻身全球25强,美国福布斯杂志MBA榜单中名列亚洲第一;2017年《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第14位,并连续8年全球前二十;2017年《金融时报》高层经理培训,全球排名第27名。2018年《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8位,亚洲第1位。
学院目前拥有70余位全职教授,100%拥有博士学位,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师资占比约57.5%,形成一支融汇中西、博学善教,知行合一的世界级教授队伍。在FT权威排名中,中欧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稳居全球前十五。
(一)提升国内管理教育水平
过去20年中,中欧创建了国际管理教育领域一个真正的中国品牌,成为亚洲第一个MBA课程进入全球前十的商学院,大大缩小了中国管理教育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带动了国内管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为中国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中欧进行了一系列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双院长制、教授对学院管理的有效参与以及社会化筹资等,都为中国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提升学校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难免浮躁喧嚣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中欧秉持“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始终坚持以学习为核心、以人际交往为副产品,抵制商学院娱乐化、社交化的潮流,坚持发出理性与理智的声音,而非一味迎合大众需求,凸显了商学院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杰出校友的贡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校友,在2014年20周年校庆上,颁发了“20年20人杰出校友奖”,获奖的有上海安越咨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马爽,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这些杰出校友不仅传播了学院的理念,同时积极回报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三、示范效应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探索者,为中国的管理教育带来了示范效应。
(一)中欧确立了按照国际公认的规范和标准办学的模式
积极参加国际权威认证和排名,使得教学研究水平和学院声誉迅速提升。目前,国内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不少优秀商学院和管理教育课程,都与中欧一样启动了相应的认证和排名计划,借助于国际接轨实现自我提升。
(二)开启中外合作办学的浪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功引发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潮流。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根据教育部审批方式划分,可分为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类型。其中合作设立机构又分为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的合作机构和不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的合作机构。目前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称为中外合作大学的一共有9所,而不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大概有140多个。而中外合作办学合作举办项目的办学模式,其数量远多于合作办学所设立机构。全国目前大概有2500多个项目,多以专业合作或者院系合作的形式呈现。
(三)确立国际化办学道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从成立之初就认识到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确立了走国际化道路的办学方针,如中欧联手哈佛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推出了“全球CEO”课程。这一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且不断发展,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以我为主、聚焦一流、全面合作、重在创新”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南京外国语学校在2005年成立国际高中部走国际化道路;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探索“2 + 2”国际班学生授课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