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中国第一次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在184天的会期当中,来自246个国家与地区的参展方进行了异彩纷呈的展示,国内外共计7300余万人次参观了世博园区,“成功、精彩、难忘”成为对上海世博会的最好总结。
世博会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对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巨大促进作用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崛起并获得世界承认的重要标志,是全方位展示主办国和参展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成就与发展前景的全球盛会,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运会”,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作为典型大型节事活动的世博会,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全球三大顶级盛事,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规模之盛。
上海世博会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申办阶段:1999年5月—2002年12月。1999年5月31日,上海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并成立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由此拉开了申办世博会的序幕。2002年12月,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对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进行投票表决,中国上海最终胜出,这标志着上海申办世博的成功。前期筹备阶段:2003年1月—2008年8月。从2003年开始,上海世博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包括注册报告的设计、城市规划、前期宣传准备,等等。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闭幕,全国更多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上海世博会这件国际盛事上来,这一年的8月也是上海世博会开始600天倒数的前一个月。集中式宣传阶段:2008年9月—2010年4月。2008年9月8日,上海启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天行动计划”,之后,上海世博会集中式的宣传攻势开始爆发。举办阶段:2010年5月—2010年10月。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后世博阶段:从2010年10月之后。上海世博闭幕之后,人们对世博的关注并没有停止,从后期场馆的维护、文化遗产的保留到后世博时代的传播等话题,一直能够见诸报端。
一、上海世博会世界之最的纪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已有12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分别是:
(一)参展规模最大,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
(二)志愿者人数最多。园区共有79965名,其中国内其他省区市有1266名,境外有204名,共分13批次向游客提供了129万班次1000万小时约4.6亿人次的服务。
(三)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
(四)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雄伟壮观,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五)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该绿墙面积为5000平方米。
(六)投资为286亿元,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七)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园区,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得以保留。
(八)园区面积是历届世博会之最,园区在市中心占地达5.28平方千米。
(九)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
(十)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开创性地推出“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十一)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世博园区内新型公厕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公厕,也是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十二)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万个水晶展牌组成“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二、世博会期间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创新实践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城市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挑战。围绕世博会中心工作,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由政府专门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实施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实践。其中,交通组织、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和安全应急等职能部门,也分别从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法制保障、技术支持以及跨区域协作等各方面,建立了世博期间各条线上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世博会阶段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以及采取的多项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对上海日后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综合协调管理
上海在城市协调管理方面采取的多项创新举措,具体可归纳为多元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和社会化五个方面的特征。
1. 多元化管理的部门协调机制
以上海世博会组织机构为核心,在上海市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了高规格的部门协调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有效结合,推动了管理协调的条块联动。
2. 服务保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世博园区建设、管理与运营,注重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保障世博期间城市公共服务的超常规需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3. 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城市管理各个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以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管理设施与技术,全面保障世博前后城市运行的安全、稳定与有序。
4. 管理实施与推进的法制保障
为推进以法治方式保障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全市加大了城市管理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市政府为世博会先后制定出台了28件通告作为临时性行政管理措施,以保障有关部门适时、及时地应对筹办及举办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问题。
5. 广泛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
充分调动市民参与世博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注重与非政府组织、公益团体、志愿者组织、社区组织及企业合作,通过分工协作结成世博城市管理的共同行动网络。此外,交通组织、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和安全应急等职能部门,也分别建立了世博期间各条线上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城市交通管理
按照预估的共7000万人次的参展总量,世博交通至少需要保障每日50万至55万人次的流量,同时考虑长假时可能出现80万人次的峰值。面对这些挑战,上海在交通管理上采用了多种策略应对。
1. 在组织保障方面,建立了政府各相关部门联合部署、统筹协调的组织保障体系,明确了水路和陆路交通的推进领导机构。
2. 制订城市交通保障具体方案,重点解决世博期间车流与人流高峰难题,全面涵盖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定全市交通组织引导政策、采用大客流预警系统、完善客运交通服务方案和实行交通管控措施等。
3. 实施差别化区域交通政策,对全市交通采取分区管理模式,以世博园区为核心将全市划分为交通引导区、缓冲区、管控区3个圈层,在不同圈层实施不同的交通管理措施,有助于达到“分层截流”的目的,使特定区域的交通客流能进行有效的管控。
4. 实行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使管理范围内的道路、桥梁维护及道路附属设施始终处于全覆盖受控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明确责任,迅捷处理信息,处置各类问题,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完毕”的工作目标。
5. 合理调节交通流量,合理安排世博入园时间,通过采用白天场和夜晚场来分流入园人群,避免过多地与城市交通高峰冲突,降低交通拥堵的概率。在安排轨道交通站点路线时,也充分将交通停靠和交通流量调节结合起来。
6. 建立智能交通体系,包括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和世博园区交通信息子平台三个信息平台,为世博游客和世博会相关指挥机关提供实时交通信息。
(三)城市环境管理
“绿色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基本理念。在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政府环境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落实了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
1. 在组织保障方面,成立高规格、多部门和区县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指挥部,构建市容环境与城市运行服务保障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的指挥与协调体系。
2. 聚焦重点工程,制订了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通过重点实施市容市貌改观、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推进完成了30项专项领域重点任务。
3. 强化立法保障,以法治化保障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推进与有序实施,注重常态长效管理,努力形成一套依法管理制度。
4. 完善监督机制,成立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世博环境顾问组,为科学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5. 动员全社会依法参与,充分调动广大企业、环保组织、社会团体、专家团队、绿色志愿者的积极性,加强绿色世博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如美国环保协会等组织参与举办了“世博绿色出行”活动。
6.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与江浙两省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世博期间区域污染的联防联控。
(四)社会管理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安全管理挑战,也是创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契机。
1. 制定多项安保管理措施,包括园区内、社会重点目标场所和区域、公共交通、入沪口岸、消防及低空等各方面的安保管理工作。
2. 开展治安专项行动,借鉴奥运安保和60周年国庆的安保工作经验,在全国和上海市范围分别组织开展治安专项行动,其中在上海全市相继实施了22个阶段性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世博前后社会治安管理。
3.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鼓励引导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市民、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社会自治能力。
4. 建立并完善志愿者机制,组建了200多万人的城市文明志愿者队伍,围绕平安世博、交通文明、清洁城市、文明游园、市民巡访、世博宣传、窗口服务和社区服务“八大行动”开展志愿服务,他们中有社区居民、在职职工,也有学生、党政机关干部。其中,平安志愿者80万人左右,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基层平安创建、法律宣传、治安防范、社区矫正等工作。
5. 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建设作为世博期间社会管理的重要组织节点,配合世博治安管理,推进了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管理工作,主动深入一线调研化解基层群众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社区调解、职能部门协调及司法介入的社会矛盾梯度化解机制,强化了基层民生诉求、收集和处理机制,提高民生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增强了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动性。
(五)危机应急管理
在上海原有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世博会特殊要求,从指挥系统、信息平台、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等多方面,构建了世博会完善的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
1. 建立多部门应急管理体系,在国家组委会、执委会的领导和部署下,上海世博局协调配合公安、食品药品监管、信息、质量监督等部门,建立了世博会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系统。
2. 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快捷、畅通的应急处理信息平台,在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上海应急联动中心世博园区分中心。
3. 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全市和区域应急保障资源的效能和作用,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控。
4. 加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对内强化主办方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对外面的一些问题,政府强化合理地与公众沟通,第一时间通过媒介传达正确信息,防止错误信息诱导公众。
5. 编制应急预案体系并加强演练,在世博会总体应急预案下,组织编制了各专项和部门应急处置预案,如恶劣天气、水上交通、食品卫生、急救保障等。
6. 为了能做到出现情况快速反应、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主办机构对世博园乃至整个上海的安全保障人员进行培训并加以演练,做到能防患于未然。此外,组建并进一步完善了世博期间以消防为骨干、专业救援为支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六)城市群一体化管理
1.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也越来越需要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并形成联动机制。尤其是随着城市群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区域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环境等方面,上海需要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密切配合。在申办、筹备、推广和举办过程中,与长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在跨地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环境等方面,推动了城市群社会管理协调机制的初步形成,上海与周边城市围绕世博会各项应急预案,在交通组织、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安、人流疏散、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强化了区域联动,逐步形成了跨区域的协调管理机制。
2. 通过世博会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控机制,构建了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共享、高污染日预报和预警会商机制,实行区域联合控污,对区域内的机动车污染控制实施统一标识管理。以上通过世博会与国内其他地区形成的合作机制,对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打造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乃至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未来这些渠道和机制也将进一步服务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管理与发展。
三、上海世博会的综合效应
这次盛会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世博会园区的精彩,世博会对上海、长三角以及中国的长远效应更是值得探讨的深层次问题。世博会的主题展示、理念传达与具体运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念借鉴与实际推动力。
(一)经济效应
在效应的阶段划分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世博会前:从申请世博会成功到世博会开始前这一段时间,世博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弭区域界限,由新建基础设施将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的黏合剂效应。
二是使城市规划加速实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使城市经济加速发展,显示经济加速器效应。对于上海而言,世博会对城市的影响不是局部的“整形手术”。与世博项目有关的城市建设必须有益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并使全体市民受益,应该是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塑形”。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引起更多人口融入城市,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从2002年至2006年,上海的城市化率从76.4%提升至88.7%,为全国之最。另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浦东新区的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之比由10年前的61%发展至95%;城市化面积,也由开发初期的44平方千米扩大到了100多平方千米,相当于10年又诞生了一个新浦东。
世博会期间:由于人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给主办城市形成了财富效应和经济平台效应。上海世博会的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
第一,上海加大投资力度对财富的拉动效应。世博会的直接投资与延伸领域投资以及历时10年的世博园区规划、搬迁、建设、运营与二次开发,由此投入的巨额资金以及带动的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勃兴,一定程度上可支撑起上海两个“五年规划”的经济基本面。
第二,上海为“旅游消费链”的形成推波助澜,对旅游及相关行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由此带动延伸领域5~10倍的投资。根据官方统计:2010年上海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5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51万人次,世博会期间上海迎来7308万人次的游客。以中国馆为例,每天只能接待5万人参观,80%以上的游客无法进入中国馆参观。所以,在后世博时期,每年将有大量的游客来中国馆及其他永久性场馆参观,这将对上海旅游业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同时,世博会能够有效地推动上海及周边地区旅游景区、景点的高水平建设,有效地提升旅游促销新理念,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世博会展会时间持续了半年之久,在7308万名游客中,按约一半游客需要住宿计算,酒店业是旅游业中获益巨大的行业之一。
世博会后:后世博效应,主要体现在城市品牌效应、经济腹地扩大效应和能级提升效应等方面。其中,城市品牌效应包括整体品牌效应与旅游品牌效应,城市经济腹地扩大效应包括城市经济腹地规模的扩大和能量的扩大,城市能级提升效应包括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对周边地域的影响力的提升。
(二)理念效应
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展全球交流,新技术倡导。从宏观层面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和古城保护,到微观层面的建筑形态、建筑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城市交通组织,无疑对于我国城镇建设、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提供了国际借鉴,以及升级换代的可能。
世博会的主要功能在于将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集中起来,加以生动展现,给人以最大启示。随着世博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世博会的灵魂,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创新。上海世博会在创新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激荡。这种理念上的创新比一物一技的收获更重要。这种创新理念与实践,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城市创新等方面。
在创新的效应方面,世博倡导的创新,成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源泉。这种创新活力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上海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全球资本提供了大量投资机会,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全面创新,有利于塑造品牌。
(三)外交效应
上海世博会为大量的中外民众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使公共外交的开展具备了数量充足、层次丰富的主客体人群。作为公共外交的大舞台,上海世博会使大量的中国公众能够参与到对外交往中去。其中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更有普通百姓,比如,整个世博会期间共有79965名园区志愿者,分13批次向游客提供了129万班次、1000万小时约4.6亿人次的服务。世博会第一次让中国的普通民众能够不出国门与外国公众交流;让中国的普通民众能够以他们的朴素言行传达出中国的声音。这一点上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突破和创举。
作为公共外交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公众走进中国。他们中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官员,更包括国际民间组织的人员。上海世博会共计接待国际民间组织团体519批,2200多人次。他们中包括各界精英:上海世博会共接待64批600多人次的高级商务官员,接待参加1场高峰论坛、6场主题论坛和55场公众论坛的大批专家学者;他们中包括参展国家或组织的工作人员:295个参展方,其中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18个国际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中国工作生活半年以上;他们中包括来中国旅游和考察的外国公众:粗略估计上海世博会共接待外国游客300多万人次;他们中还包括媒体记者:世博会共接待67个发展中国家的100多名记者组成的联合新闻采访团来华采访,并组织两批外国常驻记者专门对上海世博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报道。
(四)文化效应
在文化定位上,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一样,都是在建设和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的历史性节点上举办,又恰逢文化在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结构中地位的重大提升之际,它展现了当代文化创意的无穷魅力,展现了世界各国城市文明五彩斑斓的最新面貌,显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推动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向世界展示一个亚洲都市“领跑者”的形象,一个“文化上海”“世界城市”的新品牌。同时,世博会作为一个巨型的展示会,它所具有的宏大而高阶的全球平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它也成为展示中国新的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的世界舞台,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相配合,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持久的文化发展机遇。
在世博文化的战略意义方面,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的开幕式的话,那么,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现代文明、海派文化和当代中国形象走向全球的华丽现身。在这一场全球文明的精彩汇演中,中国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借助于这一舞台辉煌展示。
(五)区域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依据长三角经济发展轨迹及城市间合作的现状,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市场的主导作用,强化分工。长三角各城市间采取合作策略,是有利于各地经济发展的。
世博会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世博会举办所产生的同城效应,突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从而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