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唯物史观的正本清源
唯物史观是《宣言》阐述基本原理的立论依据。离开了唯物史观,《宣言》的整个理论架构就失去了支柱。然而,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质疑声不时出现,有的属于误读,有的属于曲解,有的则属于恶意的攻击。究竟应如何看待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如何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1.唯物史观不是“经济决定论”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进行过多次清楚的说明。但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的传播,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攻击唯物史观是“经济决定论”,只承认经济因素的作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有人甚至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为了反驳这种错误的论调,晚年的恩格斯曾经给康·施米特、约·布洛赫、弗·梅林等人写了5封书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1)从“归根到底”意义上理解
即物质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应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理解。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过,“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制约的人们的经济利益,是持久地引起一切伟大历史变迁的最终动力。这就是说,不能从“一般意义”上理解物质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的作用,不能时时刻刻把经济因素与社会的每一点变化简单地、一一对应地直接挂钩,不能要求从每一件社会历史事件中都要找出直接的经济动因。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不难理解,唯物史观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能力,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2)从“非经济”因素的角度理解
经济因素的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但经济因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不能将物质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看成是每一事件的唯一原因。唯物史观主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并不否定生产力以外因素的作用,尤其是不否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3)从“反作用”的角度理解
在坚持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观点的同时,恩格斯强调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他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还把社会上层建筑分为两类: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并指出,这两类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同时,国家权力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4)从“合力”的角度理解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往往是众多合力造成的。恩格斯在1890年致布洛赫的信中明确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要重视历史发展中“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
2.唯物史观不是“阶级斗争决定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量的史实可以证明,在阶级社会中的确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将近40年来,我们一贯强调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
强调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并不是说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终极动力,而阶级斗争则是在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时,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当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生产关系是无从发生根本变革的。即使爆发阶级斗争,完成了改朝换代,但也不可能带来社会性质的彻底变革。
3.唯物史观不是“历史停滞论”
根据唯物史观,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但实现全人类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新社会并不是“历史的停滞”,并不意味着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停滞的状态,或者说是进入一种“终极”的状态,从此社会不再发展了,人类文明不再进步了,一切都被冻结、凝固了。因为即便进入这样的理想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还会存在,社会发展还将继续遵循历史运行的规律,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讨论过后共产主义的话题,但他们也从未划定“历史的终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没有畅想后共产主义社会,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任务只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并为人们指引迈向新世界的方向和道路。他们最关注的是如何结束资本主义,迎来共产主义。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从资本主义迈向共产主义并不是一项可以轻松完成的、一蹴而就的任务。鉴于此,他们始终致力于为无产阶级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并告诉无产阶级如何走好奔向新社会的这段路程,包括选择什么样的路径,经历怎样的发展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这就好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完成《宣言》11年后的1859年提出两个“决不会”,在《宣言》发表后27年提出资本主义结束后进入过渡时期,迈向共产主义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等。
至于共产主义到来后的社会如何发展和如何运转,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持谨慎的态度。恩格斯曾经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根据唯物史观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纵观从早年到晚年的重要文献,他们虽然阐述过未来新社会的一般原则,但很少详细设想实现全人类解放后的社会是什么模样,那个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什么样子,社会组织是什么样子,会出现什么新的矛盾,以及那些新的矛盾是否会引起生产生活方式新的变化等等……这一切的未来图景,他们只字未提。可以认为,即便进入全人类解放的新社会,历史的延长线不会就此中断,历史事件也不会至此结束,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能力以及他们的自由个性决不会停止发展。那种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成是“历史终结论”者,显然是对他们唯物史观的误解甚至是蓄意的曲解。
4.唯物史观不是“英雄万能论”
历史上,一些人从唯心史观出发,将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这些少数精英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忽视精英人物在历史前进中的特殊作用。马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唯物史观绝不是完全地、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或抹杀伟大人物,特别是他们当中的一些正面人物的历史进步作用。
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命题。毫无疑问,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之一。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解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无产阶级解放的崇高使命才能完成。
唯物史观强调劳动大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去解释伟大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看他们的作为在哪些方面或在何种程度上推动还是阻碍劳动大众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发展。因此,强调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意味着对杰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伟大人物发动的重大历史运动,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人心向背,取决于英雄人物能否以恰当的方式同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5.唯物史观不是“自动实现论”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社会历史规律不能等同于自然规律。
(1)社会的起源和基础是人的劳动
社会和自然不同。自然界虽然在人类的活动下也会发生变化,但自然界存在的基础在于它自身,它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社会则不同,社会的起源是人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社会是人活动的领域,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结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种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艺术活动、政治活动等等。阶级社会中的政治活动通常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2)唯物史观是依赖人的实践的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自身的规律,是自动实现的规律。无论人类参与与否,自然界都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比如日食、月食的出现就是自然规律,无论人们是否愿意看到,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出现在人类的面前。天体运行也是属于自然规律,无论人们是否发现,天体都会按照自己的运行轨迹和速度运行。但社会是人类活动的领域,社会规律并不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不是自动实现的规律,需要人的作用。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不会有社会,也就不会有社会规律。社会规律表现为一种最终决定人类行为结局的力量。比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体现的就是社会规律,在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下,这种现象会反复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再比如1871年的普法战争在历史上只有一次,但战争作为社会现象则是会重复出现的;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会重复出现,但在阶级社会中,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战争与革命都是基于社会的经济事实以及社会矛盾。在人的作用下,这些体现社会规律的现象的重复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更替、共产主义的最终到来都是社会规律所决定的,但它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那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世界”所指的主要是改造人类社会。这就好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