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8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在这样一个十分特殊和难得的年份,写一点关于马克思的文字,以表达对这位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匠和共产党人政治灵魂缔造者的怀念和崇敬,是再恰当不过了。
《宣言》无疑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在生前近半个世纪中不断回眸这部最重要的早期著作,先后为《宣言》写了7篇序言。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大约30 篇文章和96 封书信中提到《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著述繁多,但除《宣言》外,没有任何一篇能让两人如此眷恋,怀有如此深厚的情结。
自1848年2月这部著作降临人世以来,《宣言》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关于现实社会的所有著作中,很难找到一部著作像《宣言》这样在世界上传播如此之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无论人们对这部著作持何种态度,赞成也罢,质疑也罢,反对也罢,都不能不关注这部著作,了解和研究这部著作。
《宣言》被称作共产党人的“圣经”。这不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而且还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它所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今依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包括《宣言》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明灯。正是在《宣言》光辉的照耀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了如下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和奋斗目标,就不能不重温《宣言》,否则就无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中华大地站稳脚跟,历经苦难,走向辉煌。要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开辟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同样必须重温《宣言》,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继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时,曾讲过陈望道先生翻译《宣言》的故事。陈望道是第一个《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他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红糖蘸粽子吃,三番五次在屋外催他,后来问他红糖够不够,他说“够甜,够甜了”。当他妈妈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多次说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对共产党人来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应成为必修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相比较,翻译成中文只有2万字左右篇幅的《宣言》,算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比较好懂的著作。《宣言》是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大众文本。它仿佛是一篇精美散文,又不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其时而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时而刚柔相济,文采斐然,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它语言精练,表达精准,字字千金。但即便如此,要真正准确理解《宣言》的重要论断,深刻领会其思想意蕴,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这不仅因为这部著作发表于170年前,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今天的人们要理解那个时代的著作,必须进行思维时空的转化,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它是一部袖珍版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理解这部著作要求读者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品,理解这部著作要求读者必须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中理解,从而准确把握《宣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共产党人还必须带着现实的问题去阅读和思考《宣言》。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久远的著作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必须看到,《宣言》发表170年来,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灭亡,社会主义却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共产主义社会仿佛只能是遥远的未来。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当下的人们在阅读《宣言》时不能不发出这样的疑问: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否已经过时?《宣言》的价值是否还存在?当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待《宣言》这部旷世经典?毫无疑问,《宣言》是一部历史文献,但它不应只是拥有历史意义,而是必须具有时代意义,即能经受住现实的拷问和挑战,在21世纪的当下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的光芒。如何让共产主义“幽灵”永不消逝?如何让《宣言》的精神永不褪色?这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信奉者不能回避的命题。
掐指算来,我在上海市委党校从事《共产党宣言》的教学已有16个年头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我是一知半解地讲授《宣言》。对于一个具有国际政治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来说,在“中青班“这样的主体班次讲授”《宣言》导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长期从事《宣言》教学的周纪良教授毫无保留地将他多年积累的教案给了我,甚至为我的教学查阅资料,但那时我只是停留于阅读《宣言》文本,在教学中就文本讲文本,虽然能大体上讲清文本的结构和基本观点,但对文本中的诸多疑惑也只是略知一二,一旦遇到学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尴尬的场面总是难免的。一次次的刺激让我痛下决心,必须下苦功夫弄通文本,撑起党校这门“看家课”。此后,我着力打磨讲授《宣言》的精品课。我以精读《宣言》为经,以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纬,努力在教学中做到“四个贯通“,即让《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贯通,让《宣言》与经典作家的生平贯通,让《宣言》与学员的理论困惑贯通,让《宣言》与西方学术思潮贯通。2013年,我讲授的”《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被评为第二届中央党校精品课。2017年,该专题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我也先后多次应邀赴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地授课。尽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流程越来越熟悉,但在教学中依然感到,学员们所提出的大量的问题在半天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做到一一回应。而且听课对象中80后、90后的年轻学员越来越多。我深感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突破和创新。近年来,我尝试运用”问题牵引教学法“讲授《宣言》。2015年,上海市委党校与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创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修班“。正是在这个班上,我们将传统讲授的优势与现代培训方式嫁接,以精读为定位,以问题为牵引,既回答《宣言》文本理解上的问题,也回应学员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回答问题中展开教学布局和流程,授课的时间也从半天延长至2天。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人民网、《学习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的关注,并在2017年2月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发表于2017年8月1日《光明日报》上的《立根固本,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跃上新台阶》一文写道:”上海市委党校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修班,通过问题牵引、重塑教学流程等举措探索马列经典著作理论教学新途径,引导学员研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尽管这种“问题牵引教学法”对教师而言,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学员却对这种敢于直面问题的教学方式大呼“过瘾”。2017年9月,上海市委党校首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讲习班“正式开班,举办这样的讲习班就是希望通过聚焦《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著作,以教师带教的方式,计划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带领上海党校系统的部分青年教师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提高这些明天党校讲坛上的“希望之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校主业主课教师培养的新思路。
多年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学员向我提问,促使我不断地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经过十多年的积累,自己感到有可能将讲稿丰富,拓展,深化,使之成为一本著作,一方面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员学习《宣言》提供一本参考读物。于是,我紧扣文本,选择了十组问题,先深入文本,深刻阐发文本的思想,然后跳出文本,结合现实,阐释文本思想的当代启示或当代意义。我深知,学员的思想困惑远不止这十组二十个问题,我也有初步的想法准备对“问题牵引教学法”及其运作中的大量问题专门予以回答,但这是另外一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了。
在本书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清晰地描绘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和光明前景。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推出一本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之源的读物,以此表达对党的十九大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热烈祝贺,对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和无限憧憬,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