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
1945年8月30日,急不可耐的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单方面以接收“东北主权”的名义,公然抢夺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东北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这一地区被国民党占领,就将切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与苏联方面的联系,同时对华东、华北、西北解放区造成南北夹击之势。如果中国共产党控制东北,不仅可以占据军事上的主动,还能依靠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提升自己的物资实力。
迫在眉睫的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9月15日凌晨,中央政治局彻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东北中央局。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等四人为委员。为方便同苏联方面的交流,会上还决定授予彭真、陈云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初期的陈云
在控制东北的局势上,刻不容缓。陈云等人的心情是焦急的,他们无不希望以最快的时间到达东北,开展工作。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不到半天,陈云、彭真等人便搭乘飞机直飞东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航行出现了令乘机人员命悬一线的险情。危险是在当天下午3点飞经山海关地区时发生的。
同行的伍修权后来回忆:
那是一架道格拉斯式的双引擎飞机,开始还飞得很正常,后来却发生了问题,飞机没到沈阳,飞到山海关就降落下来。
由于飞机的机况出现问题,需要在山海关机场迫降。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直接从跑道中段落下,冲出了跑道,最后猛插到一块稻田里。由于冲击猛烈,飞机的尾巴翘了起来,机身呈垂直状态才停住。
飞机上的武修权、段子俊和莫春和都因撞击受了轻伤,叶季壮被撞得最厉害,腿被翻倒的油桶和无线电器材压住,彭真也受了脑震荡。最幸运的是陈云,飞机的舱门被撞开时,冲击力把他一下子推进了驾驶室,反而没有受伤。第二天,彭真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说:“我们昨天下午三时抵山海关,因飞机陷入泥坑,彭头部受伤、叶脚步略伤,但均健康。”
空中遇险并没有放缓陈云等人奔赴东北的脚步。9月18日,陈云到达沈阳。从此,陈云开始了他三年零八个月不寻常的驰骋东北战场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