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满定计
怎样在东北发展并争取东北的控制权?这是陈云到东北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思考的中心问题。
为了进一步部署东北局在北满、东满的工作,1945年10月15日,陈云抵达长春。此时,中央对东北局势的战略方针是:目前部队“绝不应集中部署”,“必须迅速摆开分散,每县一连一排,迅速发展壮大”。然而,就在陈云去长春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一度决定改变过去的方针,希望集中主力,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控制全东北。
陈云虽对东北战略方针的改变没有表示反对,但仍认为建设北满、东满根据地有着很大的重要性。他对那里缺乏骨干力量的局面表示担忧。他在一份报告中这么说:“眼前我们最困难的事是缺少干部。”“今天我在长春,只看到长春实在缺人。我在沈阳觉沈阳人少了,现在拿长春来比,沈阳还是‘土豪’,务请抽一些来。”
11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北满分局,由陈云任书记。在北满,陈云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了解情况,制定计划。陈云的工作方法很有特点,他把工作人员分成两部分进行辩论,一部分人扮演的角色是蒋介石,另一部分人扮演的角色是毛泽东。辩题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你带队,你怎么决策目前的战略方针?”正是通过这样的办法,陈云发动全体同志群策群力,进一步摸清了在东北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在详细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后,陈云认为我党独占东北已不可能。从事实上看,中共中央这次战略部署的改变也不符合实际情况。陈云同高岗、张闻天对当前局势和东北工作方针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他们联名发了一封电报给东北局并转中央,这份电报是陈云主持起草的,电报建议应到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同国民党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
中央回电同意陈云等人改变东北战略方针的意见,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陈云初到北满,对北满的一个深刻印象是匪患猖獗。怎样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陈云把剿匪看成“当前急务”“决胜的一环”。他认为,不剿灭土匪,群众心存疑惧,不可能发动起来,也就不可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当时的匪患严重,土匪极其猖狂。他们袭击我军后方,杀害地方干部,破坏交通运输,抢劫群众财物,是北满根据地的心腹大患。有些土匪甚至直接对我军发动正面进攻,抢走武器,杀伤士兵。
陈云明确判断:
苏军未退,蒋军未到时,剿匪是北满决胜的一环。
1946年春天,大规模的剿匪战斗席卷林海雪原。北满部队发扬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采取分进合击、长途奔袭、穷追猛打、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对土匪武装发起了摧枯拉朽的攻势。我军在东北剿匪战斗的这段历史在解放后被编为了脍炙人口的电影———《林海雪原》。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北满部队共毙伤土匪三万一千多人,俘虏土匪三万六千多人,迫使一万多土匪缴械投降,彻底消除了北满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我党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