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南满
全面内战爆发不久,国民党军陷入战线过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之中。为此,他们调整部署,在东北战场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南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面对国民党军改变方针后的大举进攻,南满处于危机之中。坚持南满,困难大,责任重。
1946年10月14日到28日,东北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南满危机的办法。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南满分局和辽东军区,以统一领导。
1947年,陈云同萧劲光在中共中央南满分
会上,陈云主动请缨到南满解放区工作,以加强南满的领导力量,陈云被任命为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会后,陈云、萧劲光立刻动身从哈尔滨出发,辗转牡丹江、朝鲜等地,整整走了一个月,于11月27日中午才顶着大雪进入南满军区总部所在地临江。
此时,我军在南满只有四万人,进攻南满的国民党兵力有十万多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在浑江城外的七道江前线指挥所,萧劲光主持召开南满军师以上干部会议,在讨论南满是弃是守的问题上,将士们出现了激烈争论,使得会议几乎开不下去了。当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意见,有的说坚守南满,有的说不能坚守,有的说可以试一试,守不住就走。
在会议悬而不决的情况下,萧劲光给陈云打了电话,反映情况。为了统一参会人员的思想和意见,陈云带病冒着大雪从临江赶到七道江参加会议,他在了解各方意见后,毅然指出:东北的敌人好比一头牛,牛头牛身子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尾巴。如果我们松开了这条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会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就危险了;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两面挨打。因此,抓住牛尾巴是个关键。
陈云说:
我来南满,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坚持南满斗争。你们让我来拍板,我拍的就是坚持南满!我们不走了,都留在南满,一个也不走,留下来打!
七道江会议所形成的坚持南满、敌后“大闹天宫”等重大决策,为四保临江作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1946年12月,一保临江战役打响。次年1月底和2月中旬,敌人第二次、第三次进犯临江。4月初,我军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加强师七千五百余人。取得了四保临江的决定性胜利。
最危急的时候,南满根据地只剩下4个小县。仅仅22万的人口,却要负担支援前线4万多部队的巨大任务。在陈云等人的组织下,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同时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一保临江时只有2万人的第三纵队,到四保临江时已扩大至5万人。
在战况最紧张的时候,陈云依然保持着平静。时任辽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唐凯曾回忆:
陈云同志有一天对我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小胡儿啊?我思考思考一些问题”,结果我找来二胡后发现陈云并不是真要拉曲子。他拉二胡的声音“咕噜咕噜咕噜”不成曲。其实他表面上拉着二胡,但仍在考虑问题,他是拉着二胡思考。实在是太冷静了。
这次战役经过108天的浴血奋战,我军先后四次打退了10万国民党军的大规模进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独霸东北的妄想,取得了伟大胜利,为我军在东北战局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