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
1949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期《商务职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欢迎陈云同志来沪》的报道,其中说:
陈云同志是民国十六年以前本馆发行所的职员,是发行所职工会的第一届委员之一,商务第一次的大罢工,他是一个领导人。这次他因公到上海,抽空到发行所来访问老同事。虽然有许多人没有看见他,更有许多人不认得他,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要到商务去看一看,商务印书馆就像他的第二家庭一样。
此时的上海刚刚解放,商务印书馆以特殊的心情,迎接这位30年前的学徒工,如今已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同志”。
1949年在上海,陈云会见了商务印书馆工会主席石敏良,还看望了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
陈云对张元济说:“我不久前在东北工作,看到沈阳、长春这两个商务印书馆各方面都很好,请放心!”陈云还邀请张元济从政,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张元济十分感动,放弃了他自参加维新变法失败后永不从政的誓言,积极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今非昔比,其实,当年陈云进入商务印书馆可是颇费周折。发行所所长见陈云长得瘦小,说:你长得与柜台一般高,如何做事?先回去,等长大了再来。
张维明回忆道:“当时我叔父(张子宏)就说小孩子刚刚来,现在还没有长,以后还会长的,现在要是不够柜台下面垫一点东西也可以解决问题。后来就说那先试试。”
于是,陈云被派到文具柜,拜张子宏为师傅。张子宏做了一条一尺多高的木垫子,让陈云站在上面接待顾客。
陈云做事谨慎细心,加上悟性好,进步极快。当时学徒期一般为三年,陈云两年便破格升为店员,后来又提升为分店文具柜主任。
工作进展顺利的同时,陈云的思想则产生了更为长远的进步。
20世纪50年代就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如今已是商务史专家的钱普齐介绍:
商务印书馆在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候,是一个很小的印刷厂。张元济进来,就明确了商务的经营宗旨,他提出辅助教育,启迪民智,这样商务印书馆就开始编教科书。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是用新人,最新改革就是杂志,第一个就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东方杂志》,还有一个就是《学生杂志》,还有一个《小说月报》,都是一些为年轻人提供进步思想的。
陈云充分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特别丰富的有利条件,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读书到深夜。他回忆道:“在商务时期,对我在文化上的得益很大……我自信也是很用功的一个人,练字,上夜校,读英文。”
徐建平馆长也说:“商务印书馆是上海最大的一个文化教育出版机构,在商务印书馆内有中共党组织。所以这个时候陈云也接触了进步思想,接触了进步书籍。”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成为促进陈云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
他和工友们一起上街,义卖一份只要一个铜板的《公理日报》。陈云虽然“还只是一个随资本家罢市的店员”,但目睹帝国主义的残忍,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伟大能量。
上海商务印书馆旧址
“五卅”运动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的同时,上海的工人运动也迅猛发展。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陈云深知由于帝国主义的暴虐和资本家的剥削,工人阶级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说:“陈云在这里很明显地感受到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所以在这里他逐步对工人运动有了兴趣。”
1925年八九月间,陈云由董亦湘、恽雨棠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其中,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渊源,钱普齐告诉我们:“茅盾入党以后,他就介绍了董亦湘(入党)。董亦湘入党以后呢,就介绍了陈云入党。陈云最早参加共产党,是在什么地方呢?那个时候他调到虹口书店了。所以现在上海四川路虹口书店的那个地方,是一个纪念陈云的地方。”
从此,陈云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了整整70年。他后来说:“我自觉入党时经过考虑,而且入党以后,自己觉得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业’的一套,而要专干革命。这个人生观上的改革,对于我以后有极大的帮助。”
陈云领导工农运动,也起自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的罢工行动。1925年8月21日晚,陈云在上海大学附中主持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人运动积极分子会议。会上,他被推选为罢工临时委员会的委员长。陈云后来回忆:“1925年8月21日的商务罢工我是领导的一个人,任当时发行所罢委的委员长。罢工以后即组织工作,我即当选为工会委员长。”
钱普齐评价当年陈云领导的罢工行动:
在罢工当中,为了要保持秩序,陈云就把商务的职工,像军队一样,编成团、连,每个地方有专门负责,开始建立了纠察队。工人纠察队以后在党的支持下,搞兵备军事训练,为以后周恩来领导三次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如同陈云后来所说:“当时商务发行所的主任和高级职员认为我是克勤克俭而求上进的一人,在他们心目中我将来在商务很可被他们看中的一个,但罢工一起,居然为罢工委员长,他们就完全出乎意外。而在青年店员中对我平常的品行的印象很好,有信仰与号召力的人。”
在陈云等人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9月1日,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召开全体大会,正式成立职工会,陈云被推选为委员长。次年,他又成为商务印书馆职工会的委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初出茅庐的陈云领导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斗争,展现了出类拔萃的领导能力。而且,他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并未因此而恶化。如钱普齐所说:“陈云在商务参加工人运动罢工的时候,并不是要搞垮商务。所以商务印书馆也知道,他们是爱国行动。”不过,陈云的这一份职业因为突发的事件而终止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身处白色恐怖中心的陈云不得不离开商务。离别时,陈云对朝夕相处的工友们说:“我要走了。”“我此去一不做官,二不要钱,三不妥协,只为了要跟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求工人的解放。”他还念了一首打油诗:“铁窗风味,家常便饭。杀头枪毙,告老还乡。”
1925年9月,陈云(前排左三)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陈云离开商务印书馆的第二天,军警就前来拘捕,淞沪卫戍司令部也发出了通缉令,但他们最终一无所获,陈云从此没了踪影。钱普齐回忆:“离开了以后,商务的职工一直在讲,陈云究竟在哪里,也可能牺牲了。”
在陈云心中,商务印书馆也绝不是领到生平第一份薪水的地方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务也是引导他接触进步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位导师。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关心商务的发展,这份缘分再未中断。用钱普齐的话说:“我们商务老工人认为陈云了解商务,热爱商务,后来一直关心支持商务的生存发展。”
时光荏苒,1982年2月11日是商务印书馆建馆85周年日,准备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陈云送来一份贺礼。钱普齐回忆当时的情况:“我们向陈云汇报了搞个纪念活动的情况,就这样简单地向他汇报了一下。后来就得到了这个题词。”
陈云为商务印书馆建馆八十五周年题词
陈云题词的全文是:“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
1986年,陈云为商务印书馆建馆90周年题词:“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同年,还为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建厂90周年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做好印刷工作”。在陈云的关心下,走过百年风雨的商务印书馆,今天仍然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