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段”
1994年春天,陈云最后一次离开了他所眷恋的上海。回到北京不久,他就住进了北京医院,从此再未能回家。到第二年春天的一天晚上,病重的陈云突然叫住了陪护的女儿陈伟兰。陈伟兰回忆:
父亲在临终前的两三个月,发着烧躺在病床上,那会儿他的气管已经切开了。有天晚上快十点了,我正要走,他说把那个塞子给塞上,他要给我说几句话。
陈云郑重地说:“如果没有到上海,没有当工人,没有到商务印书馆,就没有机会接触共产党。从青浦到上海,这是我人生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段,这步迈出去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到共产党,才有这一生。”
从青浦到上海,陈云走出了家门,更从成家立业的“感恩”走到了为国为民的“大爱”。故乡潺潺的河水,依然讲述着满腔热血的聪颖少年“破茧成蝶”的不凡经历。
两个多月后,90岁的陈云静静地走了,或许回到了那片他思念许久的竹园,或许回到了照片上那个书生意气的年代,留下的是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所有故事都诠释着他的一句名言:“一个人最愉快的事,就是参加革命,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