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心中有梦
——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礼赞
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题启程,《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在那个巨变的年代诞生,见证了当代中国的一段华彩历程。足履实地的求索,勠力同心的担当,克艰破难的荣耀,都将在你我的心中永存。
我们相信,当社会总体走向繁荣、当国家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时候,卫生与健康事业愈加成为构建中华伟业的磐石;我们相信,无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多少古老行业更迭乃至消亡,又使多少新生事物速生速灭,卫生与健康事业都将伴随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蓬勃生长、历久弥新。
当时空坐标指向2018年的中国,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迎来《中国医学论坛报》的三十五华诞。此刻,我们谨以管窥之篇,共同回首改革者一路走来的甘苦与光荣,并以此向砥砺奋进的祖国深深致敬。
一、40年辉煌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习近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强国之道,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的健康状况获得大幅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已令世界瞩目。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所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历史和数据,就是中国力量客观、公正、有力的见证。
(一)主要健康指标
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多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幅降低。
我国1949、1981、2010、2017年人均预期寿命
我国1991、2012、2017年新生儿死亡率
我国1949、1991、2012、2017年婴儿死亡率
我国1991、2012、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我国1949、1990、2012、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
(二)卫生资源及投入
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3.0%升至2017年的6.2%。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的数量持续增长,卫生经费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人员数量变化
我国卫生设施数量变化
我国卫生经费变化
(三)医疗保障
我国已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在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西药、中成药部分共收载2535种药品(西药1297种,中成药1238种),较2009版新增339种。
(四)医疗质量及可及性
2017年《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发布了195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及质量(HAQ)指数报告,全球HAQ指数从1990年的40.7分升至2015年的53.7分,中国则从1990年的49.5分(第110位)升至2015年的74.2分(第60位),成为全球HAQ指数增幅最大的五个国家之一。2018年《柳叶刀》杂志更新排名,我国的HAQ指数在2016年进一步提升至77.9分(第48位),一年间跃升了12位。
我国医疗服务可及性及质量(HAQ)指数变化
(五)疾病防控及卫生应急
1.传染病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75年的5070.3/10万降至2017年的222.1/10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率由1975年的7.4/10万降至2017年的1.4/10万。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恶性肿瘤: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学者发表于《柳叶刀·全球卫生》(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的统计学研究表明,将所有癌种合并分析,我国患者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从2003—2005年的30.9%提高到2012—2015年的40.5%。截至2016年,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累计筛查214万高危人群,发现患者5.5万人,整体早诊率高于80%。
(2)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1991年的26.3%、12.1%、2.8%分别上升至2012年 的46.5%、41.1%和13.8%。 截 至2016年,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累计筛查610余万人,发现高危人群82万人,开展随访干预95.2万人次;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累计筛查338.9万人,发现高危人群77.6万人,随访管理52.4万人次。
3.卫生应急
(1)全国分区域设置4类36支国家级和近2万支、20 余万人的地方卫生应急处置队伍。
(2)有效应对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及时开展四川汶川地震等紧急医学救援和灾后卫生防疫。
(3)2014年,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标率升至91.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70%)。
(4)2015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由直报前的5天缩短为4小时。
(六)医学教育
我国已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医学教育体系。
1.医学专业毕业人数(普通高等学校)从1976—1980年的74.0万人提升至2016年的756.9万人。
2.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人数从1978年的9人提升至2016年的56.4万人。
3.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922所高等医学院校、1564所中等学校开办医学教育,硕士授予单位238个、博士授予单位92个。截至2017年底,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34.0%。
4.2014年我国正式实施“规培制度”,制度实施前仅20%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渠道,2016年增至近80%。
(七)国际卫生合作及医疗援助
1.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深度合作,2016年签署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合作战略(2016—2020)》,2017年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执行计划》。
2.1963年以来,我国先后向69个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5万人次,治疗患者2.8亿人次。
3.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包括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埃博拉出血热等疫情的应对,以及尼泊尔地震等灾区救援。
(八)中医药发展
1.2011年以来,49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青蒿素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中西医药研究成果获全球关注。
2.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洲、非洲等地区和卫生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
3.“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二、砥砺腾飞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并指出,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年多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开启了健康中国的新征程。
2015年10月,健康中国建设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2016年10月,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国民健康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对联合国“2 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全面部署。
2018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组建。
(一)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五年来,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实现了“一升”(人均预期寿命)、“两降”(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二)群众负担“一优两降”
1.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全国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10年的46.33%降至40%左右。
2.政府办医疗机构收入增幅由2010年的18.97%降至10%左右。
3.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1年的60.0%降至2017年的28.8%,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
(三)深化医改持续推进
1.基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
(1)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进一步提升。
(2)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7年人均450元。
(3)90%的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份均接入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2.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1)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全面推开。
(2)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扩大至200个。
(3)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11个。
(4)截至2017年底,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
3.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1)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扩大到321个。
(2)346个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36.8%。
4.逐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
(2)对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临床急需、疗效较好、群众负担较重的药品进行国家谈判,将这些药品的价格降低50%以上。
(3)深入推进医药创新,2011—2015年,全国共有323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等16个创新药获批生产,139个新化学仿制药上市,累计600多个原料药品种和60多家制剂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5.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7年的50元。
(2)免费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
6.不断完善综合规范的监管制度
(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及床位数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提高到1.82人。
2.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从2010年的58.4亿增至2017年的81.8亿;入院人数从2010年的14 174万人增至2017年的24 436万人。
3.卫生总费用突破5万亿元。医疗卫生服务快速增长,2012—2017年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5.7%增至41.1%。
4.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
5.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民营医院在医院中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33.8%增至2017年的60.4%。
2010年和2017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对比
(五)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
1.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6年累计覆盖近2亿人。
2.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及信息管理系统。
3.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例如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结核病控制指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截至2016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9%以上。
(六)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三、逐梦前行
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加快。
——习近平
当2018的钟声在东方响起,习近平主席向14亿人民宣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中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保障人民健康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路在前方,路在脚下,但从未如此充满希望;梦在心里,梦在远方,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值得为之不懈努力。健康中国的前路洒满阳光,请相信,在护佑生命与健康的道路上,始终有我们相依而行。
[数据来源:《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中国统计摘要2009》、《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历年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统计(1949—2004)》、《1991年全国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建国60年政府卫生投入和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回顾与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国家统计局官网、The Lancet、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等]
(作者:王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