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列宁的文化自信思想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构建文化理论,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1.推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
开展文化建设,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列宁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搞好农村合作社,改革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都需要文化水平的提高。列宁认为,文化建设的落后,制约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阻碍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他把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看作“或者是断送苏维埃政权所取得的一切政治成果,或者是为这些成果奠定经济基础”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在此背景下,列宁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构想。总的来说,列宁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使其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促进其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2.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提高国民文化水平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欧各国相比,俄国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当低下。在十月革命前夕,统计数据显示,俄国3/4的成人不能读写,农村文盲率达到80%。针对文化落后这一严峻现状,列宁指出:“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的文化水平。” 十月革命胜利后,改变国家文化落后的严峻局面,大幅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成为摆在布尔什维克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列宁提出要加强国民教育,他认为,建成共产主义,需要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有一个大幅的提高,“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 。为此,列宁推出了诸多举措。1919年,签署了扫盲法令;1921年,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中,强调要大大提高文化水平;1923年,在《日记摘录》中,从增加教育部门经费、提高教师地位、精简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等方面,就办好国民教育的途径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措施在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1925年,俄国9岁以上识字人数的比例已由十月革命前的27%增加到51%,特别是在工人中基本解决了文盲问题。列宁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水平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旧意识、建立新思想,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价值引导,为巩固革命成果、完成革命任务奠定基础。
3.重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育和造就新人
建设共产主义离不开一大批新人。列宁强调,要肃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错误思想的残余,注重通过思想教育,从世界观、价值观、阶级感情等方面来树立和形成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并把它看作是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保证。列宁指出:“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武装的锐利武器,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有力武器。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者,必须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育和造就新人这一任务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壤上进行文化建设,同劳动者身上存在的、遗留的一切缺点作斗争,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列宁指出,要发挥好共青团组织、新闻出版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等有关各方的作用。新闻出版要注重维护党的权威,要把学校讲台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教育阵地,要在全社会提倡科学和无神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特别注重搞好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与人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
列宁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概念是一大创造。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 这告诉我们,任何文化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也是如此,具有历史传承性。无产阶级文化是对人类全部历史所创造的文化的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要体现其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离不开对其人才、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学习和继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借鉴外来文化。只有以我为主,在吸收人类全部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实现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关于民族文化的“两种文化”理论
从文本意义上来说,列宁对“民族文化”是持否定态度的。1909年,路标派提出,“俄国民主派”在“全世界无产者”的名义下,背叛了俄罗斯国家和民族文化,列宁对此进行了批判。他在《路标派和民族主义》中,批判了路标派对“俄国民主派”的指责,认为其言论是反革命叛变行为,目的是为了挑起民族斗争,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在随后撰写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判意见》等一系列文章中,列宁深入研究了民族文化问题,提出了“两种文化”理论。
在“两种文化”理论中,列宁论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一个统一的民族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为对抗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作为“被剥削劳动”的无产阶级和“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相应的,民族文化也分裂为两种对抗的不同的文化——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以资产阶级为代表和主导的“地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化”,虽然它们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各自有着不同的思想体系。这里,列宁揭示了文化的阶级属性。他指出,由于这时的民族文化由资产阶级所代表和主导,无产阶级的文化虽然也有“民族”的形式,也需要民族的语言,但为了与“同族的”资产阶级进行论战,无产阶级只有而且必须反对资产阶级主导的“民族文化”。
可以看出,列宁并没有否认民族文化的现实存在,而是强调在尖锐对抗的阶级斗争背景下,民族文化成为被割裂的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存在。出于现实斗争的考虑,列宁否定和批判了以“路标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民族文化”口号,揭开了这一口号的虚伪面纱,揭示了这一口号的实质要义。列宁否定资产阶级所持有的占主导地位的“民族文化”,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一口号分裂工人,削弱民主派,侵蚀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