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自信思想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中强调以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正确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重要论述,都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自信思想。
(一)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这里,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他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抓好、抓实,贯穿始终。如果精神文明没有抓好,物质文明建设也必将受破坏、走弯路,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江泽民同志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软实力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融合是否密切,直接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到一国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民族精神,那它就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灵魂,没有活力,也就难以立足于国际社会。
胡锦涛同志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在综合国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就必须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世界面貌和中国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呈现出新特征,要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必须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推进当代中国文化新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化自信和文化兴盛能够凝聚民族意志,激发精神力量,支撑民族复兴。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强盛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的价值感召提升到文化治理高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打开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视野。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诉求。
邓小平注重从“世界历史”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来考量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阶段。他多次强调,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必须要向世界开放。而且,这一开放不能只体现在经济上,“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 。江泽民指出,要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文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胡锦涛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各国有益成果,求同存异,促进世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就坚持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论述。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一面强调了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中国版文明观。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自信在于积极对待外来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越是自信的国家和民族,越有勇气和底气去客观看待、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文化共生、为我所用,自信在于广泛吸纳有益滋养。包容文化差异,辩证取舍外来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从容气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做到洋为中用、文化共生,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可见,坚持对外开放,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三)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
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有过重要论述,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是在全面分析和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今时代,摈弃其糟粕性的内容,发扬其优秀的部分,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就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来文化辩证取舍,将各国文化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
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明确表达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就是要处理好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他强调,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骨气”与“底气”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相互转化。有“骨气”才能百折不挠、奋发图强,有“底气”方可自尊自信、从容不迫。“骨气”与“底气”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对待外来文化,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必须注重批判和鉴别,学习借鉴其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其腐朽落后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但同时强调,“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要注重警惕、批判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削弱其对国内思想文化的影响。“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作出了重要论述。他指出,我们在传承自身文化的同时,要睁眼看世界,全面客观认识外来文化,虚心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同时强调,“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这些论述,骨气与底气贯穿其中,开放与从容流溢其间,表达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高度的文化自信。
(四)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正确认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就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论述。针对改革开放之初有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可能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邓小平指出,两者是完全一致的,坚持这一方针,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离不开民主的说理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做到这两者的统一,就能够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就能够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一元主导,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当前,坚持一元主导,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广泛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外化为人们的日常行动。多元并存,并非是无所拣择甚至来者不拒。提倡的文化,必须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提倡的多样,是多样的形式、风格和派别。目的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取长补短中与其他文化共同进步,在相互竞争中保持活力,在多样化的发展中实现一元主导。而对消极落后的文化,则要注重改造;对错误腐朽的文化,则要坚决抵制。
(五)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的10多年,我们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两者还不平衡,入超依然严重。可以说,国际文化格局西强我弱,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进一步推动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要求非常紧迫。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专门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开了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分别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部分专门就这一问题作出了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这既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文化“走出去”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伟大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取得成就的根本表现。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提炼和阐释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文化新质,把这些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传播出去。要重点塑造和展示我国文明、开放、和谐和包容的形象;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大力倡导中国意识,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要让14亿中国人都成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主体,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自信同样在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既要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世界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办法。当今中国正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炼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