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了解主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如民族性、时代性、辩证性、可塑性、人民性等。
(一)民族性
从主体来看,不论是国家、民族、政党,还是区域、集体、个人,都由中华民族统摄,都具有中华民族的属性。从客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是由处于共同地域,拥有共同习俗、共同心理的中华民族这一群体创造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文化的形式和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状态,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本质内涵和精神要旨。
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结果来看,文化自信之所以产生,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坚持和继承;表现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就是要强调民族文化主体性;体现在自信主体的言行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时代性
首先,从世界来看,这是一个全球化浪潮滚滚的时代。当今世界,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通过交相融合、不断突破各自的地域界限而走向全球,不断对外来文化作出评判和取舍。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与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需要,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文化侵蚀和文化演变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其次,从中国来看,这是一个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的时代。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这一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和考验,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带来了冲击和阻碍,要促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再次,从当下来看,这是一个全党全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新的思想,吹响了“百年功业、决战小康”的前进号角;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支撑,我们必须坚定这一自信。
(三)辩证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普遍性在于,它是一定主体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能力的信任,具有文化自信的一般特征。其特殊性在于,它的主体一定是中华民族统摄下的社会、集团和个人。它的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或者别的什么文化。
主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国内来看,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包容多样,在包容多样中凸出主导。从国际来说,就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既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豪感,又要看到多样文化之于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孕育、不断积淀的过程。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为人们所了解和认同的相对稳定性,人们在相当长时期内就会坚守和秉持。同时,这一自信绝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妄自尊大。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它将始终保持开阔的胸襟,注重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不断扬弃、不断创新中提升自身水平和质量。
(四)可塑性
文化自信既是历史的和相对稳定的,也是动态的和开放的,是处于不断建构之中的。文化自信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之上,注重当下的建设。
主体具有可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个体或者群体的人,自信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比较而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当经济社会条件、地理人文环境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或者个人身体、心理等自身因素发生变化时,人的心理状态、自信程度都有可能随之改变。
客体具有可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其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塑造的过程。
关系具有可塑性。主体和客体的可塑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的可塑性。通过教育、引导、熏陶等途径,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力量和强大魅力,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肯定、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塑造和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五)人民性
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承担者。文化自信是人民的自信,表现为人民对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建设能力,以及对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的坚定信念。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坚持与发展,对文化创新的自觉与热情;于外则表现为“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包容姿态,体现在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呈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将不复存在。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依靠人民。文化自信要依靠人民,体现为文化自信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文化自信的建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素材,要以人民为文化自信建设如何、程度如何的评判者。文化自信基于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得益于人民对一切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取决于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建设。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自觉选择与建设。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让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对文化消费的质量、品位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真正做到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生产和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