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辨析主要关系
文化自信,经常会和一些相关词语放在一起进行论述。分析梳理这些主要关系,十分必要。
(一)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卑是指一定的主体看不起自身文化,怀疑、漠视乃至否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这容易导致两种心态:一是卑躬屈膝、崇洋媚外,幻想通过照搬照抄、全盘西化来改造中国;二是死守传统、自我封闭,对外来文化全盘排斥。“五四”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很多国人秉持的就是一种文化自卑的心态。与文化自卑相反,文化自负则指的是对自身文化抱有自以为是、自我满足和妄自尊大的态度。这容易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自视“天朝”的思想,中央之国的情结,“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心态,就是文化自负的表现。文化自卑、文化自负都具有片面性,抱有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与他文化的交往以及自身文化的发展。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阿Q式的自尊自大又自卑自弃,不应文过饰非、讳疾忌医,不是出现失误后的自我掩饰,而是对于事物本来面目的实事求是和坦然以对。它不以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沾沾自喜,也不因自己的暂时落后而妄自菲薄。它不讳言曾经经历的苦难、出现的挫折和走过的弯路,也不回避现存的一些弊端。
在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克服文化自卑和自负的心态,确立文化自信,树立对自身文化以及与他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挑战,有效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扩大自身文化影响,促使自身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则是在20世纪末之后。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自此之后,文化自觉的概念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在他80岁生日的一次谈话中,进而把这种文化自觉的运行历程描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般说来,文化自觉,就是指民族、国家、政党等主体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主要表现为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关系和规律,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责任。
文化自强,就是指立足自身实际,结合时代要求,走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指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总的来说,文化自觉主要是指认识文化的视角,文化自信主要是指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自强主要是指发展文化的思路,三者联系密切,有机统一。其中,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指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这条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基本国情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牺牲开创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遵循,以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发展目标。这条道路正确而清晰,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越走越宽广,我们坚定而自信。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个理论体系,它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在其指引下,以改革开放为界,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它内容丰富,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坚持和丰富这一理论体系,我们无比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根本政治制度决定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具体制度,而三个层面的制度都取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从而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重要内容。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我们充满自信。
文化自信,当前就是要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是其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体制是其具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中蕴含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三个自信”,本身蕴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灵魂性的决定和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来自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自觉认知,对道路探索的理性审视,对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对制度体系的真挚情感,对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人们选择、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二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选择、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根本。因此,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基、血脉和源泉,文化自信为“三个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即灵魂,即血脉。人无魂即死,国无魂则亡。甲午战争是对晚清以洋务运动为主要标志的改革的检验。洋务运动是只改器物,不改理念、文化的改革,是半截子改革。甲午之败源于清朝改革之失,大清帝国的失败是文化的失败。只有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始终深深扎根于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才能真正根深叶茂,凝聚力量,才能克服万难,实现梦想。“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文化底蕴,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所蕴含的文化新质进行提炼和升华,将“三个自信”转化为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和鼓舞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作出更大的成就。
三是以文化自信助推和引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来自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自觉认知,对道路探索的理性审视,对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对制度体系的真挚情感,对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三个自信”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引领与推动。文化自信能够使道路自信更有行动自觉,理论自信更有理性认知,制度自信更有坚强保障。要将文化自信始终贯穿于道路拓展、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发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灵魂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又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真谛。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引领全体人民一起努力、不懈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作出更大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四个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
价值是指某一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也就是某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价值观建立在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形成认识的基础上,它是一定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它既表现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又表现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对人们的言行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人们按照主次、轻重对这些评价和看法进行排序,就构成了价值观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价值观体系中具有决定作用、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价值系统构成的,一定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品质规定着这一主体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根本态度。文化是价值观的表现和反映,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过程中。作为文化自信核心的价值观自信,同样也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学习借鉴,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在这三者辩证统一的过程中。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价值观自信以价值观自觉为前提。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就是要梳理凝练其核心价值观,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核心就是要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主,开放吸收外来的优秀价值观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中华文化价值趋于发展和完善。
(五)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文化自信,如前所述,是指一定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他信,则是指其他国家、民族、政党、个人等主体对我们的文化抱有肯定、尊崇和坚信的态度。总的来说,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一方面,只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他信,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的,没有文化自信很难说会有文化他信;另一方面,文化他信会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拥有优秀的文化,并不代表就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我们不能局限于岿然独存和孤芳自赏,还要看其他国家是否认可我们的文化,有没有“他信”。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文化自信,需要具备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关系条件,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自觉、能力提升和价值培育。做到文化他信,也离不开这些条件。拿其中的能力提升来说,实现文化自信,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备和提高生产力、凝聚力、包容力、防御力、影响力和参与力,特别是提高影响力和参与力,是做到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精选优化传播内容、广拓交流渠道、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今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危机,就要注重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坚持和平、合作、和谐、共赢,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既有自信也有他信,在他信中更有自信。
(六)文化自信与社会实践
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实践,两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文化自信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实践的推进程度与成熟程度。社会实践包括经济、政治等方面建设的实践,如全球化、市场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如经济社会转型等。成功的社会实践会增强文化主体的自信,失败的社会实践则会削弱文化主体的自信。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自信的程度影响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自信为社会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支撑,相反,文化不自信则会迟滞社会实践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