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压力从何而来

对抗压力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转换思维的能力。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你很可能是因为感觉到了压力才买这本书的。高效忍者明白,只要有抱负,只要希望把重要的事情完成,各种形式的压力总是在所难免。有时候,起积极作用的肾上腺素升高一点确实是件美妙、让人兴奋的事。我们也知道,保持长期、持续的高产需要专注而又放松、身心能够保持平和,而压力是达到这种状态的主要障碍。本章将为你打开认识压力的大门,教你识别可能的压力来源。下一章我们会继续了解注意力管理,教你如何缓解压力和集中注意力。再见,压力;你好,平和。
战斗还是逃跑:压力根源
你可能听过“战斗还是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大脑察觉到危险或风险时,就会分泌肾上腺素,使你心率加快,从而产生强大的逃离危险的意识和能力。当我们还在山洞里居住时,这种肾上腺素引发的“冲动”有助于我们脱离威胁和袭击,也能帮助我们猎杀下一顿饭。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作就是一种新型捕猎。我们作为动物养家糊口,靠的不再是打猎,而是恪尽职守,得到应得的报酬,再用报酬来负担衣食住行,为家人提供安全感。我们带回家的不是猎物,而是衣食。如此说来,工作仍然关乎生存,我们体内仍有一种原始的呼唤,让我们认真对待工作,即使没了工作也一样要生存下去(通过失业补助、积蓄、生活方式转变或者靠朋友接济度日等)。
心理合约
在员工就职前几周或就职之后,员工和雇主会签一份合同。合同会以文字形式呈现所有基本条款,让双方都有一定的安全感和控制感,对彼此的关系也更明确。但是,你有没有真正想过双方各自的期待?文字合同距离他们的期待又有多远呢?随着事情的发展,员工和雇主各自的想当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合同的弦外之音是这样的。
员工:
“食堂真不错。菜单每天都换,而且总有健康食品可选。这体现了我的价值。”
“如果我需要照顾孩子,上级会准许我在时间上灵活一点的。”
“工作内容太杂了。”
雇主:
“如果下午5点以后还有工作要做,他们一定会留下来帮我们完成的。”
“除了每天按时出勤,我们还期望员工有独创性,精力充沛,对工作有热情。”
“出差选便宜的酒店?他们会喜欢的。”
这些都是员工和雇主心理合约的内容—一些没说过或者讨论过但没有正式添加到合约里的条款。而合同在你开始工作或上次升职以后,就到架子上积灰去了。是心理合约影响着我们工作中的幸福感、积极性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影响着整个团队和公司的士气。心理合约挑战着我们对自我价值和自己如何被评价的认知,也往往是造成压力的根源。
花一分钟想想这种情况:公司没有变更任何正式条款,但一周以后开始用尽解数损害你的工作体验。他们突然要求你工作到很晚;他们一定要你在晚间和周末查看手机上关于工作的信息;你可爱的老板,那个和你关系融洽的老板突然变成了贪心的恶魔;你负责的大客户出现了问题;现在就连请假或想要点灵活的工作时间的要求都被无视了。你回到家,工资没有变,你养家的能力没有变,但整个工作环境较一周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变得没劲了,再也感觉不到自我的价值,你觉得这份工作不再适合自己了。
如果工作于你只是个人生存问题,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工作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为了工作”,那你现在不应该有任何辞职的想法。既然工资没变化,晚上多点儿额外的工作又有何妨?
实际上,除了挣口饭吃,我们还想体现价值,希望所做之事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希望自己每天工作的公司能够繁荣发展,为员工提供公平、幸福的环境,我们能从公司的成功中获得快乐和身份认同,而且,我们在谈及自己是那个成功企业的一分子时还能收获赞赏。“我们”很快就会成为我们描述自己与老板、公司和团队的代词。如果我们讨厌现在的工作,它依然可以定义我们,我们便成了那种为赚钱而做不喜欢做的事,只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人。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的家人都会感到骄傲,但只有一种能让我们自己开心。
人们常说自己的梦想就是“不工作”,我强烈反对这一点。工作赋予我们意义,我们需要工作。有很多百万富翁已经没必要工作了,但还是继续为自己创造财富,为什么?中了彩票的人却还说“我的生活不会因此有什么变化,我还会继续做兼职”,为什么?我认为他们真正的追求是经济自由,而实现经济自由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能够选择从事的事业。比尔·盖茨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认为他现在的工作时间不比创建微软时少。创建一家像微软那样了不起的公司,会让任何人的母亲都感到骄傲,但与他现在致力于消除疟疾的工作相比,创业的意义便相形见绌了。《每周工作四小时》( The 4-Hour Work Week )的作者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说过可以使企业管理自动化,然后委托出去,你就可以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了,而且每周只工作四小时。但在多次采访中,费里斯也说过,自己其实“一直忙着做事情”,只不过在遇到不喜欢的任务时,他才将其划到“工作”的范畴中。因此我认为蒂姆·费里斯其实每天要工作十四个小时,他只是不把喜欢做的事情当成工作而已。工作与个人息息相关,对自我认知非常重要,所以,心理合约发生一点变化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受伤、气愤、害怕或者受到威胁。如果我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攻击,或者工作风险高,自己的表现要受到密切关注,肾上腺素就会开始起作用,这很正常。
压力的表现
无论我们做什么,肾上腺素水平都可能驱使我们变不可能为可能。但如果肾上腺素高出了正常水平,成为不健康、有压力、不幸福的诱因,那我们就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劲头,变得压力山大、感情压抑。压力有很多明显的表现,许多书和诊断书上都会有。我不可能列一个非常详尽的清单,只是把比较常见的、经常发生的挑了出来。这些表现包括:
身体上:
食欲不振,饮食冲动,喜吃甜食,消化不良,胃灼热,便秘,失眠,经常乏累,无故出汗,咬指甲,头痛,肌肉痉挛,恶心,呼吸困难,昏厥,常哭或想哭,性无能,坐立不安,高血压。
心理上:
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动力,决策困难,无法在完成任务后再进行下一个,害怕失败或有挫败感,孤独,易怒,怠慢同事或无礼,感觉应付不来,害怕重大疾病,生气,多疑,幽闭恐惧症,担忧未来。
焦虑源于缺乏控制感和组织性,也源于缺乏准备和行动。
——戴维·凯克奇(David Kekich)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一本关于高效忍者的书会讲这么多与压力有关的内容。希望看到上述心理表现后你能意识到,应对压力对取得成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行为,我们可以减轻身体承受的压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认清压力的导火索
我已上了年纪,晓得各种各样的麻烦,但大多数都没发生过。
——马克·吐温(Mark Twain)
当我们奋战在一线时,辨识压力的能力很重要,却不容易获得。有一些显而易见的指示信号能够帮助你发现它,这是回归禅定状态的第一步。但是认清压力的导火索—工作中一些可能导致压力的因素,并在感到压力前把它们有效地处理掉,就更不容易做到了。花十分钟把可能的压力扼杀在萌芽状态,要比因为没有先发制人而要花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从压力里挣扎出来好得多。在这里,我们先看一下较为常见的压力原因,然后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再了解如何将忍者式思维运用到注意力、邮件、待办事项清单、项目和会议管理中,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这种思维模式是如何提高控制感和减轻压力的了。
缺乏控制感
缺乏控制感最容易产生压力。不管是应对团队、工作任务还是企业文化的变化,形成完善、周密的工作管理系统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可以让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接下来的事情便都可迎刃而解了。花点时间形成一套驱散压力、实现身心禅定的工作方法,何乐而不为呢?就一个项目、一系列活动而言,你的工作方法越有条理,你就越有控制感,这跟你做多做少没有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驾驭好内容繁重的工作。带来压力的不是巨大的工作量,而是对工作的不清楚、不明确。
害怕改变
应对改变一般来说都比较困难,因为我们要经历一段失去控制感的时期,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随改变而来的还有新习惯和新流程,需要我们再学习。原本简单的事情变难了,我们要再花时间掌握新的做事方法。改变也很有可能造成个人冲突和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的,改变确实会暴露一个人最糟糕的一面。但我们对改变做何反应,也会反映出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夺回控制权,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出发。
对超负荷的恐慌
邮件、电话、书单、文件、社交媒体……我们要面对的新内容的数量之多也是重要的压力诱因。我认为这些信息内容诱发的压力其实大都源于其他形式的原因,上下文中我都有列出。但如果我们已经感觉到压力,一想到会有更多邮件,要做更多决策,分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就会更感到痛苦,随之陷入极度恐慌。同样,如果准备好完备的系统,你就能打赢这场仗,接下来几章我会继续介绍。
害怕犯蠢
很多有头脑、明事理的人都想一直保持成功的形象,获得老板、同事和同辈的尊敬。不管是主持会议、参加讨论会还是开展项目,我们都会感受到一种“表现焦虑”。开会时,如果没看必读材料,我们倾向于混过去,而不是大方承认,发表有见地的看法。项目失败时,我们倾向于粉饰或推脱,而不愿坦诚面对,检查哪里出了问题,引以为戒。我们希望我们的“本我”给别人留下最符合晋升标准、最成功、最完美的形象。这是一个逻辑自恰的系统:因为我们非常不愿意改变规则,而是把它视为一种文化,所以每个人都不得不遵守规则,否则输掉的是全局,即便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可能失误。
因为一心二用,所以我们总是进退两难:一方面,我们知道自己最喜欢做什么,知道这个项目最需要什么,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撑门面,不能被人觉得愚蠢。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对项目该由谁负责变得尽可能含糊其词,退居工作二线,躲避可能把我们揪出来负责,或马上就能识破我们小秘密的人。这听起来熟悉吗?
害怕犯错
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一直害怕犯错误。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
在明星、政治家、商业领袖及其他公众人物的个人访谈中,每当看到他们把“假装自己可以,你就真能办到”的方法当成独门秘籍来传授时,我都会微笑起来。这些人在你看来都是各自行业的权威,然而在其自信的外表下也都藏有缺陷。他们害怕有一天人们发现自己徒有其表,害怕大家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即使是事业一直非常成功的人也会这么想。也许你也一样。这只是另一种害怕被人觉得愚蠢的形式。我也有同样的担忧,不过这种自我暗示的方法确实有一定作用,因为它能让你更大胆、更勇敢、更有创意,同时你也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合理地使用它。
避免冲突
任何通情理的人都不会喜欢冲突。那些声称自己擅长攻击的人不是在说谎,就是不值得交往,这样的人天生就有一种以他人痛苦为乐的倾向。然而,一定的冲突比彻底忽略或否定冲突更能增加产出。冲突加剧才是压力不断的主要原因,但只要你勇敢沟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恢复平静,也有望及时实现和解和相互尊重。关于处理冲突的战略技巧有很多书和培训,这个话题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模棱两可带来的不安
以上众多压力的诱因都以一种压力为支撑,这种压力源于对含糊、模棱两可的信息内容的处理。你的上司发来的邮件和加油打气的话都有一定深意,或许代表了莫大的机会,或许潜藏着巨大的威胁。如果你不能分辨,不及时行动,那你便会被看轻,事情也会脱离你的控制,那时的你必定压力重重。所以,面对鱼龙混杂的数字和纸面信息,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找到隐藏的机会和需要及时拆除的定时炸弹。很多情况下,压力来源于可能发生的事,而非既定的现实。我们总是模模糊糊地感觉有可能错失机会或留下纰漏,从而感到压力。对愿景和意图的不明确也同样会造成压力。不知道该把项目引到哪个方向,担心自己的期待和同事的不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问题。
清晰之于平静,如同模糊之于压力。下一章和本书其他部分将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 练习: 压力和我
![]() |
![]() |
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刚才讨论过的压力根源。下面哪些最能影响到你?从1到5给自己打分,看看哪些影响小,哪些影响大。

压力不是CEO专属的
很多人认为压力最大的人是公司高管。身居要职确实会带来压力,这毋庸置疑。我曾经也做过CEO。实话对你说,我经历过很多不眠的夜晚,与压力和超负荷工作进行过激烈的斗争。我也和多名大公司的CEO聊过,他们试着与压力共舞的故事和我相似:他们力图把压力降到最低,使之达到自己能够承受的状态。他们并没有使用什么神奇的方法让压力彻底消失。但是,企业的每个层级都存在压力的诱因。企业中层和基层的员工较高管要承担的责任更小,对工作的支配权也更小,但业绩不能差。我最同情的是中层员工:想要和身边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同时还有来自CEO和顶头上司的各种压力和要求,可谓是夹在中间的“企业三明治”。压力不是职位等级能够决定的,它取决于工作或处境有没有制造压力诱因的可能和我们自己的应变能力。
是时候重拾判断力了
在工作中倍感压力的人一般持有两个错误的观点,本章结尾,就让我们来纠正一下。
1. 我完蛋了。
(不,不会的。)
2. 别人都比我做得快,比我成果多。
(知道真相后,你会哈哈大笑的。)
放松,没那么严重。
压力的对立面
以下是我们的目标:轻松高产的工作动力和控制感。这个目标能让你保持平静,更可能有规律地进入身心禅定的状态。
轻松:你是积极、放松的,认为自己有很大机会取得成功,虽然你偶尔也会犯错误。
高产:你知道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已进入最佳状态。工作有动力:一段非常好的工作状态,能让你精神振奋,从而完成更多了不起的工作。它与拖延和压力的效果截然相反。控制感:给你继续做下去的力量和信心,让你有更强的工作劲头,更轻松、高产。
我知道这里有很多内容需要消化,但是它们和外部世界让你感受到的压力、羁绊和麻木相比,只有一点不同:你的思维状态。
压力是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认为每件事都十万火急。
一切都没那么严重。
放轻松。
——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
● 练习: 消除压力诱因
![]() |
![]() |
通过这本书,你会对怎样成为一名高效忍者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逐渐消除本章中讨论的压力诱因。我还为你准备了很多方案,可以帮你做出改变。这些改变将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在,我们还是先来看需要立即做出改变的方面。是时候夺回控制权了。再看一遍下方列出的压力诱因,把首先能够采取的最明确的步骤写出来,先尝一尝压力减轻的滋味。为了达到身心禅定,你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步骤,可以尽可能多,也可以尽可能少。我已经为你提供了一些建议。
缺乏控制感:花五分钟清理桌面,为工作腾出空间。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害怕改变:把目前生活中发生变化的方面写下来,或找个人聊聊—两人分担,困难减半。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对超负荷的恐慌:阅读4~6章并做练习。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害怕犯蠢:对于你一直想要蒙混过去的事情,冒个险,向团队说清楚、说具体,负起责任。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害怕犯错:用“假装自己可以,你就真能办到”这个策略。
保持眼神交流,深呼吸,带着自信说出你必须说的话。只要你最终做到了就可以。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避免冲突:发生冲突时,要有勇气和对方沟通,即便结果是“同意各自保留意见”。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模棱两可带来的不安:给自己十分钟想想现在面对的一个问题,做些记录,帮助自己形成思维框架。
写下你自己的方案
你是忍者吗?
● 忍者克服工作压力的方法是有所准备,果断处理工作任务。
● 忍者非常谨慎,能够发现主要的压力来源并与其做斗争。
● 忍者知道如何实现身心禅定:冷静果断、有备无患、自我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