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钱,不过是个很方便的工具
当听到“钱”这个词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会浮现出什么呢?
富翁?
获利?
成捆钞票?
邪恶?肮脏?
名牌?
幸福或是不幸?
在某所学校讲课的时候,有个孩子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没有钱的世界,那该多好呀。为了钱有人争抢,有人做坏事。所以只要没有钱,这些事情岂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对此,我吃了一惊。在她的印象中,钱就是“邪恶”。
诚然,争抢金钱的原因固然存在,但金钱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并非邪恶的东西。我们首先必须消除这种误解。
承接上述话题,我来略作说明。
为什么会出现钱,它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钱其实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东西,而是源于人类的发明。
很久以前,人类还处在物物交换的时候,比如A有野猪肉,B有鱼,如果A想要鱼,B想要野猪肉,两人相互交换即可。然而,A想要鱼,可是B却想要大豆,单纯的物物交换无法进行,此时“钱”便应运而生(当然,关于钱的起源尚无定论)。
比如据说在古代中国,就曾将贝壳用作钱币。那时候,也许A就可以用三个贝壳买下B的鱼,B再用那些贝壳换取大豆。
如此一来,由于“钱”这一媒介工具的存在,物品的买卖就方便起来,“钱”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物品价值的衡量标准。此外,“钱”还可以在不用的时候存起来。“钱”的产生,使得物品买卖得以在更多的人之间进行,其交换骤增,进而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简而言之,钱具有“与物交换”“衡量价值高低”和作为货币来“存储”三种功能。
钱有三种功能
1.与物交换
2.衡量价值高低
3.存储

想要大豆,自己手里却只有肉,此时如果有钱,问题就立马变得简单。
对于之前那位女孩的提问,我想说的是,钱除了作为一种便利工具并具有上述三种功能外,并无其他作用,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至于因钱而引发的相关问题,也并不是钱本身,而是钱的使用者或者使用方法出了问题。
当然,因“钱”而引发的你争我夺时有发生,但那并非“钱”自己酿造祸端,而是沦为金钱奴隶的人肆意争夺。
遗憾的是在日本,“钱=肮脏”“钱=邪恶”之类的认知根深蒂固,绵延甚广。媒体也常常将多挣钱宣扬成“坏事”。当我之前遭受批评时,我再次感受到“日本对钱的印象竟然如此糟糕”,而这种感受与国外颇有差别。时至今日,我依然对此有一种违和感。
出于“钱=肮脏”的判断,也许幸福的标准就尽可能和钱划清了界限。日本人为什么将钱视为肮脏之物,似乎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对此,众说纷纭,而且十分有趣,大家不妨调查研究。
在我看来,“钱=肮脏”“钱=邪恶”的看法,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没有理解金钱的本质。我想如果仅仅将钱看成是工具,就不会无端厌恶它,或者将它视为肮脏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