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经济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四大报告中最新、最引人瞩目的一个问题,也是这次代表大会反响最强烈、讨论最热烈的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党十四年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胜利。对这个问题,我们党有一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十四大提出这个问题,不论是从经验的积累、实践的检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人们的思想准备,可以说时机已经成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基本上已成为全党的共识。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破除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这一传统观念。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一样,它们本身并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都是配置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的一种方式。不过方式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一般说来,市场经济的驱动力量是个人的、局部的、目前的利益,最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市场的需求反映最为灵敏。计划经济则是从国家的、长远的目标出发,能够解决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集中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举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市场的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哪个地方的经济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就比较繁荣,发展就比较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比较明显。从世界范围看,自60年代以来,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般说来比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效益更好。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逐步深化,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如果对改革开放的十四年作一回顾,可以看出,我们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核心,就是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总趋势是明显的。
搞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运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但是比起我们国家的计划要弱得多,它们实行的国家干预也不如我们得力。只要正确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和健全的法制力量,可以把市场经济不足的地方弥补起来,把它的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我们的计划工作也要不断改革,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
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市场经济之前冠以“社会主义”,是不是说市场经济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不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思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是为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不可缺少的。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重大的变革,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研究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应当强调指出,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国统一的,又与国际市场相联系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还要有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不能认为,任务提出了,目标明确了,代表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就能计日程功。十四大报告指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大概到那个时候,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