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接触过人工智能,当然不是在现实中,而是从科幻小说中。我记得小时候读过的科幻小说里有一篇是苏联作家德涅普罗夫写的《X1号机》,那是一个能根据复杂情况对股市信息进行预测的智能机器。故事是批判资本主义的,透露着这样的观点,那就是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单单是繁荣、自由和解放,还有不良制度下少数人利益的剧增和多数人的更加贫困。如果说这篇小说中的人工智能是社会批判性的,那么他的另一篇小说《苏埃玛——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则是恐怖的。在小说中,可以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发明者把智能体装入机器人的大脑,这位机器人狂热地学习人类所有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创作者的大脑这个设计制造了他的原点产生了学习的渴望。于是,它拿起手术刀,追逐起自己的制造者,想要通过解剖大脑获取改进自身的最终能力。
中国人对人工智能的设想也出现得很早。现在能发现的最早的智能机器故事,自然是《列子·汤问》中的那段《偃师造人》。周穆王巡游天下的时候,遇到了漂亮的男舞者。这位舞者不但舞跳得好,还会用眼神勾引穆王的妃子。穆王大怒,想要对其进行惩处。此时,制造者才揭秘说,这并非真正的人类。他打开舞者的胸膛,展示里面有挂钩的物理结构,各种器官其实是用木头和毛皮制作的,分别挂在相应的钩子上。
人类向往智能机器已经数千年了,但这种机器还是在控制论的原理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之后才得以实现的。今天,有关人工智能的信息铺天盖地。人们甚至认为,就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就会夺去所有人的工作,并最终让人类堕落为机器的奴隶。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吗?这样的事情会困扰你吗?
无论你个人怎么想,人工智能正在通过自己的高速发展走向现实。人工智能已经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不但如此,人工智能还会引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等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意义下,人工智能的教育就变得刻不容缓,必须马上展开。
应该说,本书也是在相关想法鼓舞之下的一种尝试。全书通过故事的形式,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通俗易懂地传达给读者,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特点,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作者曾经从事过人工智能研究,对这个领域具有亲身感受,所以撰写起来驾轻就熟。又由于作者读过大量科普读物,对这类读物的特点早就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因此写起来有一种穿越古今、纵横捭阖的气势。此外,我很赞赏作者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那种乐观情绪。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在万事万物都在瞬间改变、奇点随时会到来的状态下,保持这样的乐观有助于我们审慎地继续前进。
是为序。
吴岩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
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