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价值缺失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颠覆与解构,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等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现代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也称作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消费社会、最高度发达社会等,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主义”社会或“后现代性”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不具有统一的模式和清晰的边缘,是一个流派众多“泛称”。后现代主义主旨本身就反对任何意义上真理与价值、概念与定义等现代性表述,因此,对于被纳入后现代主义的各式各样的主张,人们很难做出一种抽象式的概括,只能通过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将自己置身于现代性历史行程之中否定现代主义,即“反”现代性来标示。用后现代主义者福柯的话说:上帝死了之后,人也死了,历史虚无了,一切都终结了。一言以蔽之,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反现代主义倾向的西方思潮,实质上是否定一切价值与意义的“虚无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