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腐败心理的根源分析
腐败心理形成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不良的社会环境是腐败的内外因素,而交互融合则是导致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不健康的人格特质
人格又叫个性,是认知风格、气质、性格和自我调控的总和,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受个体生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因素合力的作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生物性自我如何转变为社会性自我、无知的幼童在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下接受社会教化以及如何模仿与学习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与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社会规范等,形成了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健康人格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和谐统一,二者的不和谐则可能导致不健康的人格,若过度趋向于一端,要么自然属性被过度压抑,要么自然属性被过度放纵。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腐败高官大多出身贫寒,有过这样共同的经历:“苦难的童年,奋发的青年,成长的中年,悲惨的老年”。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意义重大。苦难的童年造就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性格精神,锻炼出了他们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逐渐变得顽强坚忍,同时童年遭遇极度的贫困和苦难,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情结。这种情结会成为一种很强的内在动力,推动其在今后对所缺失的部分形成过度补偿,比如对金钱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童年的这些经历还可能导致内心深处的自卑、强烈的不平衡感,从而带来人们在追求自身价值体现出的一种扭曲,更加贪权重利。
(二)需求偏离
我们都知道动机源于需要和诱因。需要是内因,诱因是外在的。人的行动总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心理需要。我们的行为选择,都是在最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自己获得需要的满足。腐败这一行为也不例外。
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五类需求的满足有强有弱,但可能会有一两种需求成为最重要的、主导性的需求,同时当强势需求得到满足了,则下一级的弱势需求就会变成强势需求。因此,人对需要的满足是永无止境的。由于需要的两种属性,即个体性需要(自然主体人的需要)和整体性需要(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确定了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与其实现方式必须服从社会整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准则。而当个体需要的内容和取得方式偏离社会现实基础,就会产生低级的、层次错位的需求,即需求偏离。可以说,需求偏离就是腐败群体病态心理的直接动力,即腐败主体用公权力来满足个体的错位需要。因此,可以说腐败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中途变节的历程。
(三)情感错位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思想、社会交往,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情绪的影响,越是重大问题,情绪的影响程度越深,甚至感觉的作用常常超过思维的作用,当情绪占据支配地位时,智力可能变得毫无意义。情绪管理如何,影响人们作为“理性人”与“情绪人”的转化。特别是面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财富、权力、地位”“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问题,情绪与理性的较量更为激烈,情绪对人们判断和决策干扰更大。如行贿者从情感入手将官员带进腐败的漩涡。腐败者在一开始不一定腐败,但当“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私情与“民情、党情、国情”相冲突时,腐败者的情感开始错位,牺牲“民情”换取“私情”,从而产生腐败。
(四)自控力薄弱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其中是否具有坚定意志力、信念至关重要。对于官员来说,能否抵御各种诱惑,意志力、信念发挥着重要作用。信念决定人的立场,支配人的行动,是立身之本。坚强的信念鼓舞人们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有坚强意志力的人能在行动中自觉地服从社会要求,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因此,有自控力的人能自主控制情绪约束行为,克服盲目的冲动和贪婪等消极的情绪,保持理智平和的心境;相反,腐败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放松了警惕,最终被诱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