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稳妥扩大对外开放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那么,经过长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我们面临怎样的新任务,我们的开放战略又将如何深入推进呢?
扩大对外开放不是简单地“要开放”,而是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战略的需要,以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和谐共生为目标,研究制定新的改革开放措施。也就是说,金融对外开放要有针对性,要有问题意识,应当问题导向,绝不能“本本先行”。这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在这个原则基础上,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应当有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提高中国金融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中国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置于中国融入全球化金融体系的大战略之中的,是将中国置于全球之中,进而希望中国积极发挥作用的一种战略安排。所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为的是提高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等只是其包含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它们能较快适应全球金融的环境,较快、较深入地融入全球金融系统之中;另一方面,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改造国内金融乃至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法律架构、营商环境,提高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第二,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着眼点还是推进全球化深入发展。主要的难题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导致大量我们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的事物接踵而来,我们并无经验管理这样一个日趋复杂的金融世界。所以,提高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的金融风险确实得到了有效管控,然而,我国金融业主要是面对国内市场、主要针对国内机构,同时我们的监管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是靠行政手段保障的。如何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实施监管,是我们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实力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与全球经济和金融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新格局日益加深和成熟,参与金融全球治理,表达中国看法,发出中国声音,表明中国立场,维护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仅有了必要性,而且有了可能性。然而,当我们初步摆脱几百年来被动接受外部规则的困境,站到世界发展前沿之时,我们实际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说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已然是新鲜事物,那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并在其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双向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资金、人才和规则全面融合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逐渐显示自己作用的时代。我们正处在这个时代的前沿,我们期待这样一个好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