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核心概念界定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共涉及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三个核心概念。其中,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对象比较明确具体,而认同这一核心概念则显得比较复杂,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学界更是众说纷纭,并无一个确切统一的说法。
(一)认同
关于认同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本书先对其进行词源考察,再对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中认同概念的内涵进行具体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作为本书核心概念的认同进行具体的界定。
1.认同的词源考察
从词源上分析,在英文语境中,认同(identity)源于拉丁文idem(the same),意为“相同、一致”。《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identity一词的解释有三层意思:“①[C,U]someone's identity is their name or who they are身份;②[U]the qualities and attitudes that a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 have,that make them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区别人或群体的]特性……national/cultural/social etc identity (=a strong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group,race etc)民族/文化/社会等认同;③[U] formal exact similarity between two things【正式】两件事物的相同,一致。”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entity的解释与之一致,也有三层含义:“①[C,U]( abbr. ID)who or what sb/sth is身份,本身,本体;②[C,U] the characteristics,feelings or beliefs that distinguish people from others特征,特有的感觉(或信仰);③[U]~ (with sb/sth)|~(between A and B) the state or feeling of being very similar to and able to understand sb/sth同一性,相同,一致。” identity的动词形式也有三层含义:“①to recognize sb/sth and be able to say who or what they are确认,认出,鉴定;②to find or discover sb/sth找到,发现;③~sb/sth(as sb/sth)to make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who or what sb/sth is 显示,说明身份。” 《英汉大词典》对identify的解释更为细致:“vt①使等同,视为同一;②辨认,鉴定,验明;③确定,【生】确定(生物体的)类别;④【心】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同一性;⑤使与……有关联;vi①融为一体,打成一片;②【心】认同,认为同一。”
在中文语境中,《现代汉语词典》对认同词条的解释包含两层含义:“①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民族~感;②承认;认可: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学术界的~。” 按照《辞海》的解释,认同词条共有三层含义:“①共同认可,一致承认,如这一理论得到学术界多数人的认同;②在社会学中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他人的情感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心的默契,分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③亦称‘自居’。精神分析理论术语。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
可见,在英文语境中,identity都具有身份、特性和同一性的含义,而其动词形式都具有“确认、鉴定、认出”“找到、发现”“显示、表明……的身份”“认同”的意思。在中文的语境中,认同一词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理解为“赞成、承认、认可”等意思,还可以被用来表示个体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或主体与某一对象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
2.不同学科中认同的内涵
认同原是心理学的重要范畴,而后更加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并在不同学科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同理论与思想,为本书界定认同的概念内涵和研究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1)个人认同理论。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探讨认同的问题,意指自我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仿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认同可分为个体把外界某人或某群体的特征和性质内化进自己人格中的发展认同和视别人或团体的优点和荣誉为自己所具有的知觉认同两种。弗洛伊德说:“认同(或译自居)(identification)——即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同化,结果,在某些方面,第一个自我像第二个自我那样行动,摹仿后者,并在某种意义上将后者吸收到自己之中。” “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是精神分析已知的与另一人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它在伊谛普斯情结的早期史上起一定的作用。小男孩会表现出对他父亲的特别兴趣:他愿意像他一样长大,并成为像他那样的,处处要取代他的地位。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他把他父亲当做典范。” 可见,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为“认同作用”,这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或面貌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心理过程。
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影响,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创造了“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术语。“艾里克森把同一性看作是一种内部的整体感,一种对‘自我整合’的无意识追求,‘一种促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 他认为,追求自我同一性是每个人的毕生发展中都要面对的主要发展任务,并且同一性在人一生经历的每个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重视自我与环境的互动,将自我同一性视为“一个人的自我疆界之一的,即在连续的童年危机期间被传导给儿童的社会现实的那个‘环境’的综合功能的结果”。 而这种自我同一性在青少年时期(第五个阶段)形成,这一时期是年轻人试图确立个人同一性最具有挑战性的时期,极易出现严重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因为青春后期的个体会同时面对变化了的身体形象、性特征带来的新压力,并需要在各种教育机会、职业机会和其他信仰系统中做出关键性选择,这些都会导致情绪上的巨大变化,因而使这个时期充满了冲突和不确定性。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则意味着个体的角色在一生中都会处于混乱的状态,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会引起许多心理社会问题。
(2)社会认同理论。与个人认同只关注个人的独特性不同,一方面,社会认同是指由于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团体而与群体中的其他人有着相同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则是指使团体成员和其他团体的成员相区别的那些特征。因此,社会认同包含了人类的两个核心动机,归属的需要和独特的需要是“个体对于某一社会团体的归属感以及与其他团体的成员相区别的独特感”。
亨利·泰弗尔提出社会认同的产生经历“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 其中每一过程对社会认同的产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主要关注群体之间的关系,但后来泰弗尔意识到团体可以给个人带来一种认同感,因此这个理论就开始解释团体成员身份对于同一性形成的意义。“因为社会范畴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自我相关,它涉及在社会世界中如何定位自我与他人,这就会赋予不同社会范畴以不同的主观价值。个体能够在与正面范畴的关联中获得自我利益,因为这会让他们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并创造出自我价值感或自尊。社会认同路径认为,正是这种对积极自尊的追求解释了群际差异中的我群中心特征,以及群际差异在极端性上的变化。”
(3)政治认同理论。在研究政治认同问题上,西方学者一般以政治文化为主要研究视角。政治认同的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罗森邦较早提出的,在西方学界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 在这一概念中,罗森邦不但明确了何为政治认同的主体、客体,还阐明了政治认同的意识范畴。他的分析奠定了政治认同概念的基本框架,之后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几乎都是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把政治认同看作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政治情感,把个人对政治对象的态度分为“认识的、感情的和评价的”三个组成部分,将政治认同归入政治文化范畴,同时也开创了政治认同的归属感说。 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历时五年完成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中,釆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英国五个民主国家公民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一手材料分析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政治行为的关系。他们通过对五国公民的政治态度的比较研究,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国家公民各自不同的政治取向或政治态度,明确提出了政治认同的内容与意义。其研究结论提出,“公民文化所要求的,是一种个人最终能产生共同的政治认同感的过程;这是与其公民伙伴之间的一种认同,也是包含着对政治系统的、共同感情信仰的一种认同。参与和认知的技能不足以创造一种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信任他们的公民伙伴,并能够在政治上与之合作,而且人们对政治系统的依赖既是很深的,又是感情上的”。
虽然,对政治认同的研究存在不同侧重,但从“心理归属”角度研究理解“政治认同”的内涵是当前国内外学界占主流的观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政治认同概念的解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活动,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过程。可以将认同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分别是:“本能上的认同”是天然的和下意识的归属感;“情感上的认同”是热爱、信赖、追随、亲近等情感倾向;“理智上的认同”表现为对理想的追求或投入某一事业中去的自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认同一词虽不陌生,但并没有被作为该学科的重要范畴具体探讨。本书检索了在不同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著作,仅王瑞荪和竹立家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比较具体地界定了“认同感”这一概念范畴。该著作认为,“连续与强化”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强化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内强化与外强化两种,外强化包括赞许、奖励、参与、社会主义竞赛、干部录用等方法;内强化包括认同感、义务感、良心感等方法。“认同感是一个人对组织目标的理解、体会和信仰,并进而在行为中有所体现”;“内强化方法所讲的认同,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群体或他人的政治价值目标,使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信仰与政治行为与群体或他人保持一致。即是说,认同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人政治价值观的取向,不是在外在压力下形成的,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也有学者论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这一概念,是指“认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考虑,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自愿的承认、认可、赞同乃至尊崇的倾向性态度,并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规约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求自身思想和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趋于一致的活动过程”。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及的认同是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认可和赞同的倾向性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过程,涵盖心理与行为两个层面。
总之,在不同学科中,认同都是认同主体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或心理历程,既表现为社会个体成员或社会共同体对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相同”等特性或存在样态的认知过程,也表现为社会个体成员或社会共同体在主观心理上形成“一致性”关系的认知结果及其行为。
3.本书对“认同”概念的界定
从不同学科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认同概念具有复杂性和演变性,它在不同学科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从认同的特征方面揭示认同的内涵,把认同看作人们根据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准或尺度而获得的身份感和归属性;有的以“内化”的观点解释认同,将认同定义为个人或群体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内化移入过程;有的从认同的功能方面解释认同,把认同作为一种心理的防御机制,以满足自尊的心理需要;有的则从认同的心理机制的角度界定认同,把认同看成通过模仿学习将对象内投自身的一种心理机制或者把认同定义为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和趋同性;有的从行为层面解释认同,把认同看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认可、支持的行动;等等。对此,正如亨廷顿发出的感慨,认同一词“既不明确,又不能不用”“有多重意义,难以界定,无法用通常的尺度来衡量它”。
不同学科对认同的界定为本书界定认同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启示我们,对于认同概念的科学界定,需要根据认同这一概念的相关特征和学科特色与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把握。在考察认同词源和综合不同学科对认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本书认为认同主要具有对认同对象的心理归属、情感倾向和价值认可三个层面的含义。因此,对认同这一概念做如此界定:认同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主体对认识对象了解基础上产生的正向性心理归属、情感倾向和价值认可。
认知认同是对认识对象的认识和赞同的态度倾向,以及建立在赞同基础上的心理归属感;情感认同是对对象的热爱、信赖、追随、亲近等良好情感倾向;价值认同是对认同对象价值认可和理想信念的追求。同时,认同也是一种结果的呈现,这也是一个从初级层级的本能认同向更进一步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可与信仰的转化过程与结果。但还需要说明的是,认同过程的“知识-认知-情感-价值”模式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模型,事实上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同并不一定严格遵循这一线性模式,而是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或者停留于某一层次或阶段,或者超过常规发生跳跃式认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了解和主观评价基础上,对其理论观点、主张等产生的正向性心理归属、情感倾向和价值认可。本书所谓的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具体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本书集中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这一主题。对这一概念界定的理解有必要再做以下几点阐释。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是在社会实践中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主体是人,而认同的对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认同体现二者的相互关系。认同是人们在心理上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表现为人们的主观心理活动,但这种建构活动仍是基于各种客观因素,受制于社会实践和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对认同主体做出有效的回应才能形成积极的认同,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作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其掌握了一定政治资源,可以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手段促进和提升公民的认同度。可见,这一认同是在社会实践中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认同主体和认同客体都具有可构建性。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动的心理反应过程,是在知晓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识,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可、赞同和信仰,体现了认同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统一。这也是一个从初级层级的本能认同向更进一步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转化的过程。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巨大导向和推动作用。心理归属、情感倾向和价值认可是一种整体的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作为人们的经验和价值之源,能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作为思想和心理因素,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做出行动之前的心理、思想和价值倾向。但是人们已经接受和认可了自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参与者、价值追求者和实践者的角色定位,因而具有联结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