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为描述和把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研究现状,作者在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检索和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中进行检索,发现目前学界尚缺乏“大学生(或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专题研究。但是,在学术研究和高校实践中,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因此,本研究把上述探讨作为探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文献。
考虑到学术期刊是各类科研项目成果发表的主要形式,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研究工具,以“大学生”(或“高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篇名检索词,使用跨库高级检索方式对相关文章进行综合统计,并剔除重复和无关文章,总计得到有效期刊文章2497篇、学位论文135篇、报纸文章196篇、会议论文27篇,共计2855篇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年3月10日)。本研究对2855篇文献成果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研究的现状。
(一)相关研究的现状
1.相关研究随时间的演变呈现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波动发展的趋向
某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及年度分布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该主题的研究热度、发展历程与趋势。如图1-1所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1 相关研究年代及数量分布(检索时间为2019年3月10日)
第一阶段(1994~2001年):以高校邓小平理论宣传教育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97年之前的研究文献数量比较少,只有零星论文。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此后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加,成为学界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1999年达到高峰。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主要探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的相关问题。
第二阶段(2002~2011年):以高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宣传教育为核心的研究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与之相适应,学界开始重点关注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此后研究者重点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研究;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出台,“概论”课的教学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重点关注。如何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为核心的研究阶段。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此后这一主题实现了聚焦,如何实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核心。从2012年起,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研究开始进入平缓回落阶段,2018年有所回升,每年论文总数基本稳定在100篇左右。说明至今为止,相关研究虽然热度降低,但仍然处于持续发展阶段。
2.相关研究的核心阵地尚未形成
如表1-1所示,从作者分布来看,发表论文数为15篇、13篇的各有1位,发表论文数为7篇的有2位,发表论文数为6篇的有4位,发表论文数为5篇的有10位。高达84.97%的作者仅发表1篇相关文章。可见,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相关研究领域的作者发表论文非常广泛,但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
表1-1 作者发表论文数分布
续表
3.研究主题高度集中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研究
对2855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1-2所示,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分别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途径、创新、“概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学、实效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等。
表1-2 高频关键词及频次分布
关键词共现指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关键词共现的观察值矩阵通常被用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实现对关键词共现频次的描述。通过描述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和结合,可以揭示某一领域学术研究内容的内在相关性及其学科领域的微观结构。本书运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SATI 3.2,根据关键词词频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得出一个20×20的总频次位于前20的关键词共现矩阵,基本可以囊括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与动向。从表1-3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创新、实效性、教育共现频次较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途径、教育共现频次较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武装、教学、方法共现频次较高。
为了更全面地把握全部文献研究主题,本书对每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中国知网导出题录,导入SATI 3.2程序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并通过可视化工具Netdraw生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相关研究主题图谱(关键词共现关系大于1),如图1-2所示,圆点之间的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次数,连线越粗说明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关系就越紧密。可以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形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方法、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主题连接集中束。
通过以上对高频关键词统计、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和所有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相关研究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载体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研究,这一主题研究文献数量占到所有研究的半壁江山。其二,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方法、现状、大众化、接受、途径等。其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探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而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其四,探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途径、方法等内容,这一研究主题与党的理论创新历程相一致。
图1-2 相关研究内容分布
表1-3 相关研究关键词共现矩阵
续表
4.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和思辨性方法为主
研究方法是研究获得科学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对研究方法的分析能够从另一侧面考察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已有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调查”出现49次,占所有文献数量的1.72%。而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策略建议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思辨的设计层面,需要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全面把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情况。当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相关研究尚以传统经验总结和思辨性方法为主,科学研究方法运用较少。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的计量分析可以看出,从高校开始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以来,学界对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现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1.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意义,学者主要从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大学生成才保障三个方面分析。“意识形态安全”战略需要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到关涉意识形态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高度,认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担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科学信仰构建中具有满足需要的社会价值、文化引领的导向价值、贴近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喜闻乐见的传播价值,对建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觉与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成才保障”的观点认为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内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大学生成长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合格人才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与保障。
2.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1)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调查研究。高洪力在北京市17所高校发放了2477份本、专科生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状为:大学生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又了解得不系统;既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和其教学方法,但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和主动性差等问题。
李俊卿在北京市18所高校的2590名本科生中发放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程度较高,大部分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升华为信仰;但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信仰虚空或无信仰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极少数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践行层面多数大学生会自觉运用或想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但若使全体大学生形成一种完全自觉的思维习惯,还须进一步引导。
刘建伟等对陕西省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1155名修过“概论”课的大三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整体性相当认可,大都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道路和制度;多数学生基本认可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发展动力等基本理论,基本赞成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所涉及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认知偏差较大。
姜恩来等对北京林业大学的813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总体接受性高,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目标基本实现;喜忧并存,不论是从大学生理论接受的总体数据,还是从各项具体理论的接受性来看,都有很大比例的不接受者;感性多于理性,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基本上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理论运用水平普遍不高。
郑自立等对长沙市4所高校的374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的熟知度;当前实用主义(26.2%)、马克思主义(22.7%)、佛教(20.1%)位列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前三位,马克思主义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信仰选择之一;大部分大学生主动学习,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校在对大学生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并未达到党中央和教育部期望的状态。
金筱萍等对湖北、广东、广西三地的1713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当前“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总体上有所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有着较高的认可接受度;但也存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了解、认知存在某些偏差、主渠道效果不理想和教育存在被动接受的态度等问题。
沈壮海等对全国35所高校的336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积极的政治态度。88.3%的大学生赞同“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8.4%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8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
综合各项调研数据来看,当前多数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积极向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比较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赞成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但是,理想信念淡化、意识形态认同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态势、实用性取向、理论教育效果弱化等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存在的重要问题。
然而,不难发现,当前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已有调查多集中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仅个别题目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部分内容。在问卷设计和调研的科学性方面尚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信度和效度的验证分析,题目设计的差异性较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各项研究之间可供沟通的话语较少,造成不同研究结论差异性较大。从取样来看,多是一个省会城市取样,尚缺乏全国不同地区大学生的系统抽样。
(2)高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外部环境的制约问题。王晓宏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观外部环境的挑战,转型期间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各种问题矛盾凸显,媒体环境复杂多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意识文化思潮涌入的问题,为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关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李冬华认为有四个方面:对理论教学、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边缘化现象;理论教学、宣传的针对性不强,存在空洞化倾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宣传内容和方法简单陈旧,存在“学术化”和“庸俗化”两个极端;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教学、宣传的说服力下降。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弱化的问题,马福运等认为教学目的上理论课授知性被弱化;教学方法上趣味性被弱化;授课主体上教师难以潜心教学和队伍不稳定;教学反馈上考核体系缺乏实践引导和方式创新;教育对象上新一代大学生多质、多样、多变的思维、交往、行为方式及其功利性理论需求状况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 关于教材存在的问题,刘强认为“概论”课教材在编写内容、编写方式、教材设计、教材功能组合等方面存在诸多两难选择。
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策略研究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途径研究。在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途径研究中,绝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对教育途径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勾勒设计。赵欢春从学术路径、课堂教学路径、组织建设路径、校园文化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从着力推进路径的社会化、增强路径的生活化色彩、提升路径的文化属性三个方面推进路径优化。 夏小华从六个方面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承认群体差异,明确大众化目标分层的针对性;关注学生诉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间的渗透性;注重兴趣引导,重视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参与性;加强知行合一,凸显社会实践的教育性;推动文化引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补充性。
还有学者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某一具体途径开展研究。其一,对实践途径的研究。金伟认为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其二,对传播途径的研究。金晔基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关人”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四个方面提出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路径。 其三,对日常生活途径的研究。杨宗兴认为要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丰富理论教育的生活语言表达,增强理论教育解读生活的能力。 其四,对文化途径的研究。邓鹏认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应通过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红色文化价值观念的途径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载体研究。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载体进行总体研究。荆钰婷等从十个方面系统勾勒了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与拓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课堂作用;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学校党团活动的辅助作用;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发挥专家、学者、领导、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影响作用;发挥电视电影作品的思想感化和艺术熏陶作用;发挥优秀文学作品和政治理论书籍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作用。
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某一载体进行具体研究。其一,理论教育载体。万美容等认为可以积极开发理论普及读物、理论宣传画报、人文社科报告和传媒理论解读四种有效载体。 其二,网络载体。周淑芳认为网络载体的运用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浏览建设优异的党网、团网,就网上提出的具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事件、人物组织好评论,对网络舆论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并建立引导策略和规章制度,将教育内容融入网络情境以使主旋律教育更富真实性、启发性和情境性。 其三,社团载体。纪亚光等认为运用大学生社团载体,要探索推进在大学生社团中建立党、团组织以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发展方向,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大学生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按照社团发展规律加强社团的制度建设。 其四,校园文化载体。孙成武等认为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营造有利的精神氛围、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方法研究。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方法进行总体研究。万美容等从改进理性思维培养方法、探索信仰生成促进方法和优化行为践履引导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一,改进理性思维培养方法,组织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强化方法意识以促进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换,注重对话意识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在思维”状态;其二,探索信仰生成促进方法,化理论为信仰以促进“可信”向“确信”的升华,以生活世界为根基以实现话语方式的转换,坚持循序渐进以变“要我信仰”为“我要信仰”;其三,优化行为践履引导方法,采取示范式行为引导、激励式行为引导、律令式行为引导。 李明堂等认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有效方法包括党的领导、媒介引导、教师指导和实践环节。
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某一方法进行具体研究。其一,大众化的原则方法。夏小华认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遵循理论说服、意义引领、尊重差异、利益实现、创新形式五项原则。 其二,网络舆情引领法。葛晨光认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机制主要包括主动占领机制、监测汇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预警防范机制和疏通引导机制。 其三,心理学方法。严建雯等从认知风格视角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风格,教师要协调自身的认知风格,教学要针对不同群体特征的大学生。 其四,说理教育方法。张晓明认为只有讲“合理”的理、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讲理”,才能达到资政育人功效,要通过把理论成果与背景知识激活来讲理、与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讲理、与微观细节的阐述及典型事例穿插结合起来讲理。 其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概论”课程是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关于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成果十分丰富,如“启发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 、“专题教学” 、“阶梯导向模式” 、“现场教学模式” 和“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实践教学模式” 等。
(4)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胡雪萍等基于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提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多管齐下,提高“概论”课程教师综合素质;精益求精,创新课程教育方式方法;以人为本,解除“概论”课程教师后顾之忧。 周玉清、王少安所著《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论》一书,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大众化队伍的能力建设、大众化队伍的作风建设、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学科途径、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策略。
(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学界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策略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者来源广泛,涉及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诸多领域,但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与不足。
1.研究内容有待细化和深化
已有成果的主题聚焦点是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研究内容集中于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意义、途径、载体、方法的研究,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和观点重复研究的问题突出。相关研究视野偏重宏观、研究对象过大,缺乏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单独针对性研究。研究角度集中于以教育者为主体,从教育者角度出发的教育教学研究路径,缺乏从大学生主体出发的认同研究路径。
2.研究思路多是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应该如何”的策略构建,而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是如何”的现状缺乏足够的关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在高校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渠道,那么现行教育渠道或因素运行效果如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教育对象是大学生,理应关注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但是已有研究多是进行“应然”系统的学理或思辨性构建,而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实然”缺乏足够的关注。
3.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辨为主,科学研究不足
大量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研究内容,支撑材料不足,多数类似“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所谓的问题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多是空洞的陈述,既缺少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也缺乏理论的深度。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思辨分析和经验分析较多,而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方法的分析关注。虽然相关研究出现了部分实证调查,但是从运用这一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上来看所占比例甚少;从质量上来看,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体现不明显,对量化研究的方法运用不充分;从调查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评价和赞同的内容仅是个别涉及,尚缺乏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针对性调查研究。
4.研究人员比较分散,有待开展深入综合研究
从作者分布来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研究领域作者分散,缺少高产作者,还远远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从作者机构分布来看,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机构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心,并且各研究机构发文篇数也较少,并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持续性的、深入性的关注。可见,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研究分散,缺乏高影响力的研究者和研究作品,有待开展系统的综合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不足,本书重点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对象的明确性和精细化、研究内容的“实然”性、研究结果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突破。拟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角度入手,以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为基础,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努力实现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研究资料的一手性、研究内容的现实性,进而实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这一标准化的研究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后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的追踪对比研究,实现这一领域研究的持续性和深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