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构方法和途径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以预防机制构建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以机构建设为保障,以严厉惩治为重要手段,以全面防控为目标,构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通过践行“四种形态”,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应主动、积极地对全面从严治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全面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学校落地生根。学校纪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好谈话提醒工作,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谈话的层面不仅是高校党委,二级学院(机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等都要谈。坚持“四必谈”,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一是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必谈。党员干部在执行“六大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尤其是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及廉洁自律准则等方面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必谈。二是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必谈。在干部人事、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招生录取、职称评审、产业后勤、基建修缮、学术诚信、奖惩评优等问题上群众反映强烈的,特别是信访反映中有线索可循的必谈。三是部门出现突出问题的必谈。部门班子不和谐,合力不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不彻底,甚至出现争个“我高你低”的内耗现象,在部门内外造成了一定影响的,分管校领导必谈。四是各类考评结果倒数第一的必谈。述责述廉述德活动评议、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干部民主测评、年度考核结果排名末位的必谈。通过正确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夯实管党治党的责任,认识违纪违法问题的严重性和规律性,把握党员干部从“破纪”到“违法”的演变路径,让不想腐的堤坝越筑越牢。
(二)以制度建设为关键,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制度建设主要是由纪律层面的内容和法律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纪律层面的建设尤为重要。应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让党内法规建设随时代潮流而动,扎紧制度的笼子。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也必须从党规党纪和制度建设入手,抓好制度建设,保障有规可依。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基础性重要工作来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成为高校全体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三)严格执纪,勇于亮剑,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习近平同志强调: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既要遵守法律又要严格守纪,纪律的要求比法律更高。纪律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通、恶意规避,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四)坚持严管厚爱,让干部队伍“活”起来
纪检监察部门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并非天生具备“免疫力”。作为执纪者,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处在反腐败斗争的一线,经受腐败问题的冲击,容易滋生错误思想。自身硬源于自身净,自身净才敢真碰硬。“严管”体现在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贯穿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全过程,严格管理和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培养动真碰硬、铁面无私、真抓真管、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的干部队伍,使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坚持用好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从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根据新形势结合新任务,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制作信访举报业务流程图和纪检监察廉政风险防控排查表,定期开展自查,使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清晰具体,责任到岗定人。纪检监察干部自觉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面对歪风邪气挺身而出,敢于和腐败作斗争。在“严管”的同时,高校党委也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支持和关心纪检监察干部,了解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帮助纪检监察干部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严管厚爱,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稳定干部队伍,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