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样的壮家女孩
一九八九年的四月时节,深藏在石头山中的巴别乡,春寒仍残留于山林草木之中。
清晨,村子的木楼上头,笼着几团雾纱。村外的野地上,一丛丛杂草和裸露的石头上凝着一抹晨露,盐碱地在没有雨水的时候,就靠这些晨露滋润。
这天,一栋杆栏式壮族民居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黄文秀降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黄忠杰家。她是这个家的第三个孩子,在她前头,有一个大哥黄茂益,一个姐姐黄爱娟。
广西,神秘而美丽的八桂大地,花界人间的传说已在民间流传数千年。花,灿烂而美好,在自然万物中象征鲜美的生命和喜悦的生活。
自古以来,八桂大地上的壮家人民种麻、织布,从山间采回植物,制作出各种色彩鲜丽的染汁,用来染布、染纱线,再用彩色的纱线在衣裳、腰带、头巾上绣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每个人的衣着上都有天然的本色,四季花朵从山坡野地一路开放到人们穿着的衣裳上。
壮家女孩黄文秀从出生那时起,生命就像花朵一样灿烂盛开。
奶奶给她做了一顶壮家娃儿戴的虎头帽,用七彩的纱线绣上四季花朵、田间瓜果、五谷、牛羊,还有吉祥凤凰,再穿上闪闪发光的银片。
“碟俏来哟。”妈妈黄彩勤看着怀里吃奶的孩子,轻轻跟她说话。
碟俏,是巴别乡壮家方言中对家中最小女儿的昵称。“碟俏”是黄文秀的小名,在此后的岁月里,全家人都叫她碟俏。奶奶在家里照顾她,把她放在摇床里,一边做些家务活,一边轻轻哼唱着壮家歌谣,唤一声:“碟俏哟。”黄文秀戴着如繁花盛开般银片闪闪的虎头帽,安静乖巧地躺在摇床里,满足地吃着自己的手指,也伴着奶奶的歌谣咿咿呀呀地唱着。
奶奶只要轻轻叫一声“碟俏”,无论她玩得多着迷,准会扭过头去看奶奶,迎着奶奶的目光咧嘴笑。小小的她已经知道“碟俏”是她的名字。
妈妈每天忙着田间地里的活儿,傍晚一进家门,就唤一声“碟俏哟”,把她从摇床上抱起来,亲了又亲。妈妈身上总有一股子汗水与玉米叶子、泥土混杂的味道,这是妈妈的气息。小文秀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冲妈妈笑。
巴别乡位于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处于田阳县南部山区,东邻坡洪镇,西接德保县巴头乡,南连德保县那甲乡,北挨洞靖镇。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这些地名从文字上看起来很美,充满诗意,然而现实中的巴别乡,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荒僻,贫穷。在这片石头山中讨生活的人们,常年背着背篓埋头在石头密布的山地里劳作。石头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云雾缭绕间,高高低低的山头相互交错着。巴别乡是岩溶石山地貌,即便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落在地上的雨水也会迅速消失于地面,这里没有地表河流,严重缺水。山中居民只能靠修建蓄水池,雨天时接些雨水,储存起来,等水中的浮尘沉淀后饮用。
这里可以耕种的土地极少,水田更是稀缺。三分石头一分泥,只能种些粗粮。农民们往往付出十分劳力,只有一分收成,常年广种薄收,咀嚼着贫苦与艰辛。
黄文秀的爸爸黄忠杰与日复一日在贫穷的大山里过活的村里人不太一样,他一心想着走出巴别乡,搬到田阳县城去。
举家离开故土,搬迁到别处,从此客居他乡,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巴别乡虽然荒僻、贫瘠,但好歹也是祖辈居住的地方。
“真要搬家吗?”村里人见到黄文秀的爸爸都这样问。黄忠杰只是笑笑,黄文秀的爷爷还没点头,这事就还悬着。
牛在半山腰上吃草,爷爷站在山崖边,往山下看,多柳屯就窝在这群山之中,村庄周边的山路,走了几十年,再熟悉不过了。爸爸从山下走上来,陪着爷爷在山崖边站着,一起看山下的村庄,看自己的家。
“搬吧。”爷爷想通了。
“走哟,我们搬家喽。”妈妈背起背篓里的小文秀,回头看看老屋,万般不舍。这一走,也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
“我们只是搬到外面去住,又不是不回来了。这里还是我们的家,爷爷还在家里,我们要常回来的。”爸爸这样安慰着。
那一年,黄文秀一岁左右,在爸爸的引领下,一家人走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翻越高高的石头山,到了田阳县棉纺厂附近几间窄小简陋的民房里。从此,这里便是他们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