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类
哲学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īa,意即“爱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等把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通行。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派别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它们在斗争中存在着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情形。同这一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在阶级社会里,哲学具有阶级性。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加以夸大和绝对化,使它脱离客观实际。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概括。它的形态在历史上是发展的。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产生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中世纪的欧洲,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英、法等国蓬勃发展;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相继出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 亦称“宇宙观”。人们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宇宙观 即“世界观”。
人生观 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等的根本看法。与世界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具体表现在幸福观、公私观、生死观、荣辱观、爱情观等方面。它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受的教育及经历等的不同,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的有不同的观点,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享乐主义、厌世主义、禁欲主义、幸福主义等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资产阶级人生观从个人主义出发,导致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无产阶级人生观从集体主义出发,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作为人生最高目的,因此无产阶级人生观又称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生观。
自然观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认识。是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各种不同的自然观,分属于唯心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自然哲学 释文见701页。
人生哲学 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理想、意义、态度等。历史上产生过不同派别的人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
经济哲学 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跨学科交叉科学。旨在通过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盟,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经济哲学的兴起是经济学和哲学相互融合和范式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他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走向历史的深处。这从他的许多重要著作的篇名就可看出,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等。国外出现一批有影响的经济哲学著作有:鲁滨逊的《经济哲学》、霍利斯的《理性经济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哲学批判》、麦塞斯的《经济学认识论》、罗森布尔基的《微观经济规律:一种哲学的分析》等。对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仍有不同认识:有的学者主张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有的学者认为其研究对象是经济理论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的前提和基本概念;还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
政治哲学 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
道德哲学 对道德进行哲学研究的学科。与经验-描述研究相区别。主要探讨道德上的善与恶、正当与错误等方面的问题。西方伦理学通常认为道德哲学包括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两个部分。有时也指“伦理学”。
宗教哲学 狭义指对基督教神学作哲学考察和解释的学科。广义指用哲学观点解释一切宗教的学科。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和规范,宗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和道德的关系,宗教语言和宗教的象征意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后逐渐产生。康德最先提出这一概念。黑格尔在《宗教哲学讲演录》中,建立了理性宗教观的哲学基础。施莱尔马赫以情感的经验论观点,开启了宗教哲学的现代阶段。以后的宗教哲学大多以人本主义的、进化论的、社会学的宗教观为准绳。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唯意志论也从不同方面对宗教哲学作出解释。
艺术哲学 释文见611页。
历史哲学 对历史的性质和意义作哲学阐释的学科。18世纪法国伏尔泰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主张运用哲学眼光来看待和描述历史的进程及其演变,反对在历史著作中简单地堆积史料。随时代发展,其含义亦有所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应作为历史哲学的合理基础。关于“历史哲学”这一词语,习见于西方某些论著中。一般说来,其蕴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对历史过程本身作思辨的探究。致力于发现历史进程中某种超出一般历史学家视野之外的概念或模式。黑格尔、孔德、施本格勒、汤因比等人的著作比较侧重于这方面。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提出各自的理论,倾向于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整体,企图通过哲学的导引来寻求历史事变的动因,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性,从而解释现实并预示未来。(2)对历史学性质和功用作批判的探究。主要研究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过程和撰写过程,涉及历史与历史资料(事实)的关系,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历史学的价值等问题。克罗齐、科林伍德、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1892—1982)等人的有关论点,可视为有一定的代表性。
法哲学 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与人类普遍相连的法学进行审视的学科。即关于法学和国家学说的最一般理论和世界观的学科。一般认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为:对法律进行的具有法律知识内容的哲学思考,或说是根据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法律分析。从思想发展史上看,法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密切关系。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著有《法权哲学》,黑格尔著有《法哲学原理》,都对自然法权学说、法与自由意志、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探讨。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肯定并吸收了黑格尔法哲学的合理内核,摒弃了他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思想体系,创立了唯物主义法学观,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科学哲学 释文见500页。
社会哲学 对人类社会关系、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团体活动的一般规律性研究的学科。对其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并不一致。社会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学说,与一般的本体论相结合。社会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性和共产主义社会前景的论述。社会哲学的研究内容随着时代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在它以前社会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成分,而以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对作为哲学研究分支的社会哲学内容作了科学的说明。
价值哲学 亦称“价值论”。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作哲学阐释的学科。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此词由法国哲学家拉皮埃(Paul Lapie,1869—1927)在《意志的逻辑》中最早提出,后由爱德华·哈特曼在《哲学体系概论》中作了系统说明。中外哲学家很早就对价值进行了研究,现代西方的许多哲学流派都研究价值。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的价值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价值哲学的集中表现。此后的价值论大致可分为下述不同的观点,即客观的价值、主观的价值、兴趣的价值、情绪的价值、实证的价值、实用的价值、主客观反应的价值、存在主义的价值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属性的反映,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价值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价值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特别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标准或价值规范受其阶级地位的规定或影响,不同阶级对利害、是非、善恶、美丑等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即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追求的最高价值。
文化哲学 从哲学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18世纪意大利维科和德国赫尔德是其先驱,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19世纪先后出现进化论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等流派,推动了文化哲学的研究。20世纪以来,文化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德国卡西勒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创立以符号形式为特征的文化哲学。中国梁漱溟、熊十力等学者对文化哲学也有研究。
军事哲学 关于军事方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的学科。主要是用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与考察军事问题,并揭示军事领域内各种运动形式的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及其转化的一般规律。一般认为军事哲学的奠基者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
教育哲学 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学科。古代思想家曾根据各自的哲学思想论述教育的基本问题。1832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为培养公立学校教师开设教育哲学讲座,最早使用“教育哲学”一词。1848年,德国哲学家罗森克兰茨(Karl Rosenkranz,1805—1879)著《教育学体系》(Die Pädagogikals System),1894年由美国教育学家布莱克特(Anna Callender Brackett,1836—1911)译为英文,取名《教育哲学》,使该词成为学科和著作名称。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以“教育哲学”为书名出版的著作渐多,如贺恩(Herman Harrell Horne,1874—1946)的《教育哲学》、麦克文内尔(J. A. McVannel)的《教育哲学纲要》、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教育哲学导论》为副题)等。其后欧美出现众多教育哲学流派。在旧中国,对教育哲学以介绍、评价为主。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优秀遗产,中西结合,形成独特的流派。
比较哲学 应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传统或民族文化中的哲学,揭示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科。一说为研究哲学和其他学科异同关系的学科。该词由法国哲学家奥尔塞尔(Marson Oursel)于1923年首先提出。研究内容大致有:历史比较、人物比较、范畴比较、交错比较、总体比较等方面。20世纪初,中国的严复、胡適、梁漱溟等开始从不同侧面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新中国的比较哲学研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取得很大进展。
管理哲学 从哲学高度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性质和规律的学科。其任务是为人们提供现代管理的哲学理论和方法。“管理哲学”的思想,于1911年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在《科学管理原理》中首先提出。现代西方学者建立了管理的系统观,探究管理中的系统、层次结构、动态和反馈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管理哲学,围绕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矛盾,揭示管理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对管理中的信息、预测、决策、控制、价值等进行哲学分析,为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
应用哲学 一般认为是运用基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对象(科学部门或实践课题)的哲学反思。它是哲学走向现实的中介,是哲学功能得以实现的一种途径。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进程包含着应用哲学学科的兴起,表现为对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技术哲学等新学科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同时也出现了专门冠以研究应用哲学的论著。在英国和美国还成立了“应用哲学学会”,创办了《国际应用哲学杂志》。西方学者对应用哲学的理解,常在以下几种意义上使用:把研究哲学应用于实践的途径,称为“应用哲学”;把研究哲学理论与实践和科学的关系,称为“应用哲学”;把“应用哲学”看做哲学向系统化、综合化发展的成果;把哲学对局部问题的反思称为“应用哲学”;称具体的部门哲学为“应用哲学”。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经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应用哲学研讨会。但对“应用哲学”与“哲学应用”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看法。
元哲学 以哲学的对象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和学说。作为对哲学理论及其历史发展的一种反思,是哲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在《元哲学导论》(1965年)中首次使用该词。近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哲学与其他科学的一个重要差别是没有完全确定的研究对象,哲学家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常有不同的理解。元哲学的任务就是试图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作出回答。元哲学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完善和发展的规律。
哲学学 以哲学自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探究哲学体系、范畴、理论、学派发生和发展规律,预示哲学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哲学的史前史、萌芽史,原始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区别和联系,哲学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功能,哲学流派的形成和相互影响等等。
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哲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理论。一般说来,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思想体系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系统化的思想观点的总体。普列汉诺夫将社会意识分为两个层次,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思想体系,如艺术、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等。
思想方法 人们研究问题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对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存在着各具特点的思想方法,哲学则提供普遍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克服片面性、表面性、主观性;实事求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克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矛盾分析,坚持发展的观点,等等。
思想路线 亦称“认识路线”。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正确的思想路线,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错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其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认识路线 即“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社会实践观点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和本体论的统一。它强调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其理论特征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个半世纪以来,它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