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特里尔市(时属普鲁士王国)一个律师家庭。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先是攻读法学,后主要研究历史和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大学毕业,同年由耶拿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起任该报编辑。在他影响下该报具有越来越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1843年3月该报被查封。同年6月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10月迁居巴黎。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章,阐明了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并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实现人的解放的社会革命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同年写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研究,对共产主义作初步理论论证,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
马克思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并肩战斗终生。这次历史性会见的第一个成果,就是他们合著的《神圣家族》,该书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物质生产对历史起决定作用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5年2月,因从事革命活动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露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面目及其哲学基础,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1846年和1847年,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在工人组织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清除蒲鲁东主义、魏特林平均共产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的改良主义幻想和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方法,科学地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同年与恩格斯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指导该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受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即1848年2月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3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被选为主席。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拟定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作为共产主义者在这次革命中的行动纲领。4月他们回国参加革命,在科隆筹办《新莱茵报》,该报于6月1日出版,马克思任主编。他们通过该报指导德国革命运动,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1849年5月马克思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定居伦敦。到伦敦后,立即着手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1850年夏,马克思与同盟内部维利希沙佩尔冒险主义集团进行了斗争。1850—1852年,为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先后写了《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重要著作,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思想,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阐述了不断革命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从1851年开始,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和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报刊撰稿,评述了各种重大的国际问题,其中包括中国问题。在论述中国问题的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揭露和谴责英、法、俄、美等国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热情地颂扬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
在50年代和60年代,马克思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作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可说是《资本论》的最初稿本。在这部手稿中完成了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基石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创建。后来又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它是《资本论》的第二个稿本,包括《资本论》第1卷的主要内容和第2、3卷的部分内容,其中历史文献部分被后人编为《剩余价值理论》出版。1863—1865年,写了《资本论》第1、2、3册即《资本论》第1、2、3卷的手稿。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问世(第2、3卷在他逝世后经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科学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出现新高涨。1864年9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的创建,是国际的灵魂和真正领袖。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章程和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通过国际指导各国工人运动,支持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了国际内部反对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并于3月28日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对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作了高度评价,积极支持巴黎公社;公社失败后,写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总结了公社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同年9月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组织工人阶级的独立政党对于保证革命胜利的必要性。
在70—80年代初,马克思在继续写作《资本论》第2、3卷的同时,十分关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875年2月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召开合并预备会议,并拟定了准备提交哥达合并大会通过的纲领草案。马克思抱病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批判了爱森纳赫派领导人向拉萨尔派的无原则妥协,批判了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经济观点、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说,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只有到了高级阶段才能实行按需分配。他还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个过渡时期的思想,指出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些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1876—1878年,积极支持并参与恩格斯对德国折中主义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批判。1879年,同恩格斯合写了《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批判赫希柏格、伯恩施坦、施拉姆(“三个苏黎世人”)妄图把德国党变成改良主义政党的机会主义观点。还同恩格斯一起对法、英、美等国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派别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晚年为了探索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收集和研究有关俄国和其他地区的农村公社以及有关古代社会的资料,作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对研究和探索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国巴门市(时属普鲁士王国,今伍珀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厂主。1837年中学未毕业,就迫于父命辍学经商。在不来梅实习经商时,接近激进的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在其刊物《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伍珀河谷来信》,揭露虔诚派教徒的伪善和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写了《谢林和启示》等著作,批判谢林的神秘主义哲学。1842年9月服役期满后到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同别人合营的欧门-恩格斯公司工作。在这里,经常深入实际,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同英国宪章运动活动家建立联系,同时为《莱茵报》和其他报刊撰稿。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这期间,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恩格斯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回国,途经巴黎时会见了马克思,从此并肩战斗终生。在巴黎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5年3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问世,该书阐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是能够争取自身最终解放的阶级,提出了社会主义要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思想。1845—1846年,在布鲁塞尔和马克思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露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面目及其哲学基础,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1846年和1847年,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先后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在工人组织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清除蒲鲁东主义、魏特林平均共产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他出席了同盟6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指导该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两个纲领草案。与马克思一起受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起草同盟的纲领,即1848年2月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恩格斯和马克思拟定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作为共产主义者在这次革命中的行动纲领。4月他们从法国回到德国,在科隆筹办《新莱茵报》,该报于6月1日出版。他们通过该报指导德国革命运动,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849年5—7月,参加了德国西南部的起义部队,直接投身保卫革命成果的战斗。起义被镇压后,经瑞士前往伦敦,与马克思共同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1850—1852年,为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写了《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两书。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1850年11月重返曼彻斯特经商,直到1870年移居伦敦。在这二十年间,同马克思保持频繁书信往来,商讨各种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1851—1862年,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和其他报刊上发表文章,论述并支持意大利、爱尔兰、波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同时广泛深入地研究军事理论,写了大量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文章,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基础。
1870年返回伦敦后,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国际的领导。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发表了一系列军事评论文章,对战争进程作了科学预测。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同马克思一起捍卫公社事业,总结公社经验。为维护国际内部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积极参加了反对工联派、蒲鲁东派、拉萨尔派、巴枯宁派的斗争。1872—1873年,写了《论住宅问题》《论权威》《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等著作,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875年2月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召开合并预备会议,并拟定了准备提交哥达合并大会通过的纲领草案。他同马克思一起,批判了爱森纳赫派向拉萨尔派的无原则妥协,批判了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1876—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一书,对杜林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科学的阐述。1880年又将该书《引论》第1章和第3编《社会主义》第1、2章改编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5卷第441页)。1879年,同马克思合写了《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批判赫希柏格、伯恩施坦、施拉姆(“三个苏黎世人”)妄图把德国党变成改良主义政党的机会主义观点。1873—1882年致力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了许多札记和论文,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批判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阐明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和自然界的辩证规律,第一次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些札记和论文在他逝世后被编成《自然辩证法》一书出版。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发表马克思的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写了许多重要著作。经他整理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1884年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的历史、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国家的起源和实质。1886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重大的基本问题,并深入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了帮助各国工人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巩固和发展,恩格斯及时指导他们在理论上和策略上反对“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倾向。1889年在他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各国工人政党采取联合行动,成立第二国际。1891年初排除重重阻力,公开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给机会主义以沉重打击。同年3月再版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并写了导言,进一步总结了巴黎公社经验。6月写了《一八九一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批判了德国党内否定暴力革命的机会主义言论。1894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写了《法德农民问题》,阐述了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途径。1895年写了《卡·马克思〈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对革命形势作了新的估计并制定了新的斗争策略,指出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但决不能放弃革命权。在晚年的一些书信中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1870—1924)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原姓乌里扬诺夫(Ульянов),1870年4月22日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为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是省国民教育视察员。1887年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开始从事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活动。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建立工人政党的任务。1895年秋,联合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小组,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它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1895年底—1899年1月在监狱和流放地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经济学家的理论错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考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阐明了一系列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论证了俄国爆发的革命必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指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为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900年初流放期满,7月出国。在国外创办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年12月发表《对华战争》,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揭露和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深切同情。1901—1902年写了《怎么办?》,揭露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批判俄国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否定政治斗争和革命理论作用的机会主义观点,强调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列 宁
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参与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获得通过。在这次大会上因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尖锐分歧,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尔托夫等为首的孟什维克派。1904年写成《进一步,退两步》,阐述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揭露和批判孟什维克在党的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全面阐明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策略,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作了深刻论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11月由国外回到圣彼得堡,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6月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1907年底再度出国。在国外为团结、教育布尔什维克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回击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揭露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实质,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秘密工作和合法工作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同党内的“取消派”和“召回派”进行斗争。在任社会党国际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从1905年起)期间,多次出席社会党国际局会议和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12年1月列宁领导了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行径展开不调和的斗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论证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在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的重要结论。在国际社会党1915年9月的齐美尔瓦尔得会议和1916年4月的昆塔尔会议上,争取和团结社会民主党左派,为建立共产国际奠定基础。1914—1915年深入研究唯物辩证法,写下了《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大量笔记,对唯物辩证法作了全面阐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笔记收入后人编辑出版的列宁的《哲学笔记》。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总结了《资本论》出版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列宁于4月初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中明确地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为夺取政权展开了多方面的工作。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刻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随着革命形势的急遽发展,在9月下旬制定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并领导起义。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8—9日,列宁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的主席。此后领导俄国人民为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18年3月,排除干扰,缔结了《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赢得时机,得以组织红军,恢复经济。4月发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拟订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
1918—1920年,列宁领导全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叛乱。1918年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伟大的创举》《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文中,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阶级斗争特点,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基本任务之一的重要思想。在此期间,还密切关注各国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919年3月主持召开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成立大会,以后又直接领导共产国际的头几次代表大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论述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1920年4—5月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西欧国家新成立的一些共产党内出现的以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思潮,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阐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使国家转入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1920年12月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电气化计划,强调必须使国民经济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1921年提出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工农联盟,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论粮食税》等一系列论著中深刻阐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新的构想。列宁还对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于1918年遇刺受伤和长期紧张工作,1922年底健康状况恶化,但在休养期间仍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信件和文章,对苏维埃政权建立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维护党的统一、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国家机关改革、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1924年1月21日病逝。
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1879—1953) 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主要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原姓朱加施维里(Джугашвили),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城。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1894年在梯弗里斯(今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正教中学读书时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格鲁吉亚第一个社会民主党人组织麦撒墨达西社,并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899年被学校开除,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1901年11月,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梯弗里斯委员会委员,在南高加索一带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3年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合委员会。同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后,坚定地站在布尔什维克方面,捍卫和执行布尔什维克的战略和策略,在南高加索积极参加俄国一九〇五年革命。从1901年3月到1917年二月革命,多次被捕、流放。在这期间从未间断反对沙皇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活动。1912年1月在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布拉格代表会议)上,被缺席增补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俄国局成员。同年春,参与创办《真理报》。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写《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批判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第二国际理论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
斯大林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从流放地回到彼得格勒,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常务局,参与领导《真理报》编辑部,任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在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上作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7月底8月初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总结报告和关于形势的报告,阐述列宁提出的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方针和策略。10月在准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选入党领导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总部。
十月革命胜利后,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人民委员(后改工农检查人民委员)等职。在1918—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一些方面军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为保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1922年4月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同年12月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报告。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领导党和人民保卫和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了《论列宁主义基础》《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等著作,阐述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列宁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批判托洛茨基主义,联系实际论证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1941年5月至1953年3月,先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获苏联元帅和苏联大元帅衔。战后领导苏联人民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共产国际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总的来说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支持了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解放斗争。1950年写了《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论述语言与生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等问题。1952年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斯大林在其一生中既有重大贡献,也有严重错误。20世纪30年代发动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错捕、错杀大批党政军干部和无辜公民,使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损害。随着对他的个人崇拜的形成,开始个人专断,背离了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在处理苏联党和国家与其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有失误,他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后来逐渐僵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3年3月5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