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财务与统计
运输财务 亦称“运输企业财务”。运输企业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活动,及其同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内容有:(1)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向银行或其他方面筹措借款,到期偿还;(2)因提供产品、劳务而与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其中主要是取得销售进款;(3)因购买设备、材料、商品或使用劳务而与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其中主要是清偿采购债务;(4)支付职工工资和各种费用;(5)进行投资活动;(6)缴纳税款和支付利润分配款;(7 )企业内部各独立单位间的结算等。任务是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积累,监督资金使用和提高企业价值等。
运输企业财务 即“运输财务”。
运输会计 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业务及其成果进行核算与分析,作出预测,实行监督的专业会计。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财产清查、计算成本、编制决算等方法,分析运输企业的资金运作,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提供数据。内容有:货币资金核算、劳动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燃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低值易耗品核算、运输进款核算、运输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审计、会计制度的设置等。其中有关营运业务成本的核算是主要部分。
运输劳动生产率 运输劳动的生产效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运输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亦可用生产单位运输产品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与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运输产品成正比,而与单位运输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运输产品数量越多,单位运输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越少,则运输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可分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营运人员劳动生产率。前者反映部门或企业全部职工每人在单位时间(常以年计)平均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后者反映部门或企业每一营运人员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换算周转量。此外,还有铁路装卸工作人员全员劳动生产率(装卸吨数/人年)、港口全员劳动生产率(吞吐量/人年)、港口装卸工人劳动生产率(操作量/人年)等。
每万换算吨千米能耗 平均完成每万换算周转量所耗费的能源总量。先将各种运输方式所消耗的不同燃料,按其含热量的大小,用每千克含热量 29 308 千焦标准煤尺度换算成彼此可以对比的总量指标,然后再换算。计算公式为:每万换算吨千米能耗=消耗的煤、油、电折合标准煤/万换算吨千米。
交通运输工具年末实用数 运输企业年末可正常营运的运输工具数。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飞机以及车站、码头、港区的驳运工具等。计算方法是年初实用数加上年内购入数(或调入数),减去年内报废数和调出数。可掌握运输部门和企业正常营运的运输工具数量、地区分布及其分类构成等情况,作为计算运输能力、安排运输任务、配备劳动力及安排保养修理设备等方面的基本依据。
交通运输固定资产 运输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如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船舶、港作船舶、运输车辆、港务设施、集装箱、通信和导航设备等。一般按原始价值计算。由于使用而发生的价值损耗,通过折旧分期计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成本。
交通运输流动资产 在运输企业营运过程中经常改变其存在状态的各种资产项目。分为定额流动资产和非定额流动资产。前者在储备期内的有燃料、材料、修理用备品备件、通信导航器材、轮胎、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途材料等;在生产过程的有待摊费用、未完航次成本;在结算过程的有结算资金、基层单位周转金、预付代理单位备用金、在途现金等。后者有货币、备用金、就收营业款、应收及预付货款、未达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等。
交通运输资金周转 运输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经过供应、营运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运输业的特点决定了运输过程和核收运费的结算过程同时进行,都为营运过程。企业在营运过程开始,就可得到营业进款。其供应过程是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到储备资金(燃料、材料等);其营运过程是生产资金、结算资金(待摊费用、应收运费)到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运输营运收入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营运业务形成的营业收入。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运输企业应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统一运价、费率或收费标准计收,并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运输营运支出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营运业务形成的费用支出。运输企业应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按各种业务的成本计算办法计算业务成本。
运输营运费用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营运业务形成的费用。包括运输、装卸、堆存、其他业务及辅助生产部门为企业专用工程、职工福利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作业的费用。按经济性质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折旧费、提取的大修理基金、港口费、养路(河)费、利息支出、其他支出等营运费用要素。运输企业应按费用要素编制营运费用预算,并设置营运支出类科目进行核算,考核营运费用预算执行情况,为计算国民收入以及核定企业流动资金定额提供依据。
运输企业收入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业务收取的运费、装卸费及杂费等的收入。涉及几个企业的联运业务,运输收入要按协议规定的办法清算分配。一个运输企业内部又分为多个独立核算单位的,当收入采取集中管理体制(如铁路系统)时,集中起来的运输收入,要按规定的清算办法和清算单价分配给各所属独立核算单位,成为他们的运输清算收入。
运输企业其他收入 运输企业从事运输基本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收入。包括旅客服务、运输工具临时出租、仓库长期出租、港口外轮代理、外轮理货、客运代理、打捞拖救等的收入。不包括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业务提供劳务作业和服务的收入。
运输收入 运输企业完成客货运输核收的货币收入。包括由本企业独立完成运输任务所得的收入和由几个企业共同承担运输任务按规定清算单价计算的结算收入。按来源分为货运、客运、行李包裹、邮运和其他等的收入;按运费缴付方式分为现付、到付和后付等的收入。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货币表现,也是补偿运输生产耗费、上缴国家税金和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运输支出 运输企业完成客货运输所支出的费用。按支出要素分为工资、材料、燃料、润滑料、电力、固定资产折旧、修理、企业管理及其他等的费用;按支出的用途和与生产的关系分为生产费和管理费;按支出列入运输成本的方式分为直接列入支出和分配列入支出,前者指能直接列入客货运输成本的费用,后者指为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支出必须经过适当的指标进行分配,才能列入有关的运输成本;按支出与运输量的关系分为与运量有关支出和与运量无关支出;按支出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分为发到作业费、运行作业费和中转作业费。
与运量有关支出 随运量(行车量)增减成正比例变化的支出。如机车运行消耗的燃料费和机车修理费等。当运量增长是在现有通过能力范围以内,即不增加现有设备时,与运量有关支出与其成比例增加,与运量有关成本则保持常数不变。和与运量无关支出两者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时间和解决问题的目的确定。
与运量无关支出 不随运量(行车量)增减变化的支出。如通信信号设备和桥隧建筑物的维修费、管理费等。与运量无关支出随运量增加,呈现阶段性跳跃式增加。当运量增加是在不增加现有设备的情况下,与运量无关支出不变,而分摊到单位运量的无关支出即无关成本会相对降低。当运量增长超过现有通过能力范围时,随着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与运量无关支出急剧增加,使单位运输成本提高。当运量继续增加,无关支出又保持不变,单位成本又逐渐降低,直到下次增加通过能力时再次剧增。
装卸收入 运输企业完成货物装卸业务核收的收入。如火车、汽车的倒载收入、联运货物换装收入、海港货物装卸收入、装卸杂项作业收入,以及临时出租装卸机械的租金收入。是弥补装卸作业支出、上缴国家税金和企业盈利的来源之一。
装卸支出 运输企业完成货物装卸业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装卸机械、电瓶车、叉车等装卸机具、运输工具、移动照明设备的折旧费,修理用的材料配件费,动力用的各种燃料、电力费以及职工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劳动保护、事故损失等费用。
运行作业费 客货在运行途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运输距离远近成正比。如运输易腐货物途中加冰、加盐及购冰、盐运杂费,集装箱修理,货车篷布修理;铁路货车运行,定期技术检查、修理、折旧、机械保温车运行及机械修理、道口修理、线路绿化、桥隧建筑物维修、自动闭塞设备维修、信号及其他设备维修等费用,直接列入运行费用。机车运行中发生的费用和修理费用,车辆修理费用,工务、电务部门与运行有关的费用,以及间接生产费用和管理费按比例列入运行作业费;水运中航行费用与铁路运行作业费相类似,航行费用与运输距离有关,当运距延长时,货物周转量增长,航行费用相应增大。
运输补贴 国家对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给予的补贴。在国际上,一般分为直接货币补贴和间接货币补贴。前者对企业经营者的特定经营项目给予补贴,如造船成本补贴、营运成本中工资差异补贴;后者常见的是政府出资兴建、管理和维护公路、机场、港口、运河等运输设备,以及邮件补贴、谷物运送补贴等。此外还有非货币补贴,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如购买运输设备的优惠贷款,某些税收减免、允许推行加速折旧等,使经营者间接获利。在中国,主要有国家财政拨款、减免税收、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交通运输税 国家对运输企业营运业务收入征收的税目。为营业税。在中国,直属铁路局营运业务为 5%税率;地方铁路和企业专用铁路营运业务为 3%税率,在当地缴纳;管道运输业务为 15%税率;其他运输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业务为 3%税率;装卸搬运业务为 3%税率。
车船使用税 对行驶于中国国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领海口岸的船舶所征收的税。纳税义务人为中国境内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对船舶,分别机动船与非机动船,按净吨位或载重吨位的大小,规定分级的固定税额;对车辆,分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不同项目,规定不同项目的幅度税额。按年征收,分期缴纳。1986 年 9 月以前,征车船使用牌照税,10 月 1 日起改征本税,但对外资单位和外国籍公民拥有并使用的车船仍征车船使用牌照税。
运输费用 因运输商品而支出的费用。在合理运输时支出的,可增加商品价值,属生产性流通费用。在不合理运输时支出的,属纯粹流通费用。
运输杂费 货物运输收费中除基本运费之外的各项零星收费。运输部门提供辅助作业或附带服务时核收的费用,如装卸费、搬运费、货物保管费、换装费、车辆取送费、节假日及夜班附加费等。根据所发生的成本、各种货物的性质、价值、用途以及运价政策等制定。与基本运费一起,构成运输企业的全部收入或托运人的全部支出。
运输专用基金 在运输生产过程以外,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更新改造资金、大修理基金、客货运服务基金、堵漏保收奖励基金、线路改造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市内电话建设基金和初装基金等。由国家预算、上级主管部门拨入或由企业内部按规定比例提取。要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运输利润 运输收入扣除运输成本和运输税金后的纯收入。与运输企业缴纳的运输税金一起构成运输企业的盈利。
运输成本 运输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是运输企业完成客货运输所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职工工资、材料、燃料、润滑剂、电力、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企业管理费及其他必要费用。运输总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年、季、月)为完成一定的客货运输量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单位运输成本指单位运输产品的运输成本。按运输对象分为客货运输综合成本、客运成本和货运成本;按运输方式分,有铁路运输成本、公路运输成本、水路运输成本、航空运输成本、管道运输成本等。计算以人千米、吨千米或换算吨千米为单位。是衡量运输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运输吨千米成本 平均每吨货物运行 1千米应分摊的货运支出。计算公式为:运输吨千米成本=货运支出总额/货物周转量(吨千米)。式中“货运支出总额”包括应全部直接列入和分配列入的货运支出。“货物周转量”根据货物重量与实际被运送的里程计算。是考核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之一,也是制定货物运价的基本依据。
运输人千米成本 亦称“旅客周转量单位成本”。平均每位旅客运送 1 千米应负担的运输支出。计算公式为:运输人千米成本=客运支出总额/旅客周转量(人千米)。是制定客运价格、计算客运收入和利润的基本依据,也是反映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经济指标。
旅客周转量单位成本 即“运输人千米成本”。
集装箱运输成本 集装箱运货平均每计费吨千米的成本。铁路集装箱运输成本在零担运输成本基础上计算,每计费吨千米成本比零担货物运输额外增加使用集装箱有关费用,如集装箱修理费、折旧费及空集装箱运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汽车集装箱运输成本以重箱千米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箱型或车型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海洋集装箱船运输成本一般设集装箱固定费的成本项目,其总成本与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通常和非集装箱运输相同。用于考核运输经济效益和合理组织成件包装货物运输。
运输成本审计 对运输企业完成客货运输而支出的各项费用所进行的审计。运输成本包括直接人工、间接人工、燃料、材料、折旧和其他必要费用,但不包括企业管理费用。主要审核:按每“吨千米”、“人千米”(或吨海里或人海里)平均计算的单位运输成本,是否符合实际;实际提供的劳务或服务量与费用的分配额是否匹配;需要按期摊提的费用,有无人为地多估或少估,分摊的方法和标准是否一致等。
运输价格 简称“运价”。货物运输价格和旅客运输价格的统称。是运输货客的收费标准。包括距离和重量两个因素,其计算单位是吨千米(吨海里)运价或人千米(人海里)运价。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与工业品有出厂价格与销售价格、农产品有收购价格与销售价格有别。常按运输方式、运价适用范围、旅客和货物种别、运输距离、运输数量和运送条件、运输速度和定价方式等不同情况规定不同运价。按适用范围分为普通运价、特定运价、优待运价、联运运价等;按托运种类分为整车运价、零担运价、集装箱运价等;按运输速度分为普通速度运价和快运运价;按运输方式分为铁路运价、公路运价、水路运价、航空运价等。对工农业产品销地价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运价 “运输价格”的简称。
运输价格形式 运输价格的类型。分为:(1)国家定价(又称计划价),由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权限制定的运价。(2)国家指导价(即浮动价),由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权限规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差价率、最高限价和最低保护价等,指导运输企业制定运价。(3)市场调节价,包括议价和自由定价,由运输生产者、经营者自行制定的运价。前两种运价形式在中国运价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国家对计划价实行直接管理,对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实行间接管理。
运输价格规则 运输主管部门颁布实行的运价规章。计算核收客货运杂费的法定依据。货物运价规则包括:(1)计算货物运费和杂费的规定,载明有关计算运杂费的原则、条件和方法,包括特定运价、杂费项目和费率等;(2 )货物运价分类表,用以确定各种货物适用的运价号(等级);(3 )货物运价表率,载列各运价号(等级)各里程区段的单位重量的运价率;(4)运价里程表,用以确定发送站(港)至到达站(港)间的货物运价里程。
运输价格体系 不同运输价格构成的统一整体。内容有:(1)运输产品价格的比价体系,由各种运输方式价格及每种运输方式的各种运输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组成。(2)运输产品的差价体系,由每种运输方式运输不同货物或运输同一货物的运距不同所表现的运输差价关系组成。(3)运输产品价格的形式体系,由国家定价、浮动运价、协议运价、自由运价等组成。
从价原则 国际上以货物价值为其运价基本因素的定价原则。认为高价值货物负担高运价的能力比较大,高价货物在运载和保管方面须采取特别措施,而且承运人负担重大责任,故高价值货物运价应高于低价值货物运价。中国远洋运价表按国际航运的通用做法,对黄金、白银、贵重药材,采用从价运费率。
运输价格指数 简称“运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运价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常以百分数表示。分别以各个时期(比较期)的平均运价与某一固定基期的平均运价对比,得到各个时期平均运价与基期平均运价对比的百分数。按计算时所采用的基期,分为定基运价指数和环比运价指数。指数大于 100 或小于100,分别表示计算期运价比基期或前期上升或下降。按运输方式,分为铁路运价指数、公路运价指数、水运运价指数、航空运价指数等;按运输对象,分为货物运价指数、旅客运价指数;按货物种类,分为煤炭运价指数、石油运价指数等。此外,还有综合各种运输方式编制的运价总指数,如地区运价指数与全国运价指数。
运价指数 “运输价格指数”的简称。
运输价格比价 简称“运价比价”。各种运输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输价格比价、每种运输方式内各种货物之间的运输价格比价、同种货物不同运输距离之间的运输价格比价、不同运输条件之间的运输价格比价。各种运输之间运输成本的差异和国家的价格政策是确定各种运价比价的依据。合理制定不同的运价比例,有利于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组织合理运输。
运价比价 “运输价格比价”的简称。
货物运价里程 简称“运价里程”。计算货物运价适用的里程。一般按核定的经由途径规定,以主管机关统一颁发的运价里程表的形式公布。起讫点间不论实际运输的途径如何,运费都按运价里程表规定的运价里程计算。各种运输方式都规定有核收运费的最低运价里程,称起码计费里程。
运价里程 “货物运价里程”的简称。
起码运价里程 计算运价里程的起始点。运价里程未达到起始点的按起始点里程计费。
递远递差运价 亦称“里程差别运价”。运价率随运程近远而高低变化的运价制度。包括递远递减、递远递增两种形式。递远递减运价指运距越远,每吨(人)千米的运价越低,是运价中的主要形式。主要是运输费用(总成本)中的中转和运行作业费用与运距成反比例变化,而发到作业费用固定。超过一定距离后,运价率保持一定水平不变,即运价不再递减。递远递增运价指达到一定运距后,运价率随运距的增加而提高,运距越远,每吨(人)千米运价越高,是一种限制过远运输的手段。
里程差别运价 即“递远递差运价”。
递远递减运价 见“递远递差运价”。
递远递增运价 见“递远递差运价”。
普通运价 一般货物在正常条件下运输所规定的运价。是货物运价的基本形式。在各运输部门的社会平均成本基础上加适当利润和税金形成。根据不同货物的性质、用途、特点、价值、运输条件及运输成本,有不同种类货物的普通运价,表现为货物的分级分号。
特定运价 适用于特定货物、特定地段、特定季节和特定运输条件的运价。根据特定的运输成本和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是运价的一种辅助形式。为鼓励或限制某种货物或某种条件下的运输,有高于和低于普通运价两种情况。一般按普通运价加成或减成。如水路运价有上水运价和下水运价、洪水运价和枯水运价。
短途运价 不足一定距离的运价。比长途运价高。汽车货运 25 千米以内为短途运输,铁路货运不足 200 千米为短途运输。中国汽车短途运价按递近递增的原则,采用里程分段运价或基本运价加吨次费计算。里程分段运价系在短途界定范围内,将运输里程分为几段,按区段制定运价。基本运价加吨次费的计算公式为:每吨运价=基本运价×运输里程+吨次费。铁路短途运价采用加收附加费的方式。
长途运价 超过一定距离的运价。比短途运价低。汽车货运超过 25 千米为长途运输;铁路货运超过 200 千米为长途运输。
集装箱运价 集装箱运送货物的运价。低于零担运价而高于整车运价。一般适用于普通货物运价率。在一个箱内如果有不同运价率的货物时,按其中高的运价率计费。集装箱货物不计重量,按箱型大小计算。计费公式为:集装箱货物运价=适用箱型和货物里程的集装箱运价率×托运箱数。
联运运价 货物经由不同运输方式或不同线段联合运输的运价。是特定的、专门适用于联运货物的优待运价。按运输范围分为国内联运运价和国际联运运价;按联运形式分为水路联运运价、水陆联运运价、陆路联运运价等。联运运价有的统一制定,有的由各自原有规定普通运价合并或分别计算,有的按普通运价加成或减成计算。中国由中央直属运输企业受理的联运货物,其运价一律按原定运价减少15%计算;由各省市经营的船舶载运时,其运价按原定运价减少 10%计算。
优待运价 减少费用或降低运价率以资鼓励的运价。常采用减成计费的办法,对某些货物运输也采用降低运价等级和运价率的办法。如为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优待运价。有的同时兼具社会效益和商务特性。
人千米运价 运送 1 位旅客经过 1 千米(海里)路程的运价。是旅客运价的基本计算单位。对陆运、空运、内河及沿海航运为人千米,对海上运输为人海里。以元/人千米(海里)为计算单位。常按旅客座席舱位、运送距离、运输速度与运送条件等作不同的规定。一般高于相应的吨千米(海里)运价水平。
人海里运价 见“人千米运价”。
吨千米运价 运送 1 吨货物经过 1 千米(海里)路程的运价。货物运价的基本计算单位。对陆运、空运、内河及沿海航运为吨千米,对海上运输为吨海里。以元/吨千米(海里)为计算单位。常按运输方式、货物种类、运送距离、运输条件等作不同规定。一般低于相应的人千米(海里)运价水平。
吨海里运价 见“吨千米运价”。
车千米运价 每辆车运行 1 千米的运价。不计重量,仅按使用车辆和走行里程计算的运价。如公路汽车的调车费及铁路车辆的取送车费。城市出租汽车多数按车千米收费。
零担运价 运输零担货物的运价。比整车运价率高。中国铁路运输规定,每批货物不够整车运输条件的为零担货物,计重单位为 10 千克,起码计费重量也是 10千克,不足 10 千克仍按 10 千克计费;公路规定,一次托运货物不足 3 吨的为零担货物,计重单位为 1 千克,起码计费重量为10 千克,不足 10 千克仍按 10 千克计费。水运零担运价按整批货物运价率加成20%计算运费。
整车运价 运输整车货物运价。比零担运价率低。中国铁路运输规定,运输重量或体积可装足一辆 30 吨及以上货车的货物,按整车运价号所规定的运价率计算收费。同一车内装运不同运价号的货物,按其中高的运价号计费。公路货运规定以一次托运货物计费重量 3 吨以上实行整车运价。轻泡货物以车辆标记吨位计重。如同一车内装运不同类别(等级)货物,以其中高等级货物吨千米运价率计算。
差别运价 同一运输方式对相同重量货物,因货种或运输距离不同而分别规定的有差别的运价。包括货种别差别运价和距离别差别运价。前者指在重量和运输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各种货物有不同运价。后者指同种的重量相同的货物,因运输距离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价。以不同运输距离形成不同运输成本为依据。公路运输按不同车辆、道路、营运方式等分别制定的不同的运价率,也称差别运价。
货物分等运价 亦称“货种别差别运价”。货物不同等级的差别运价。如中国铁路货物运价采用分价号制,把全部整车货物分为 10 个号,零担货物分为 5 个号。水运、公路运价采用分级制,将运价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级别规定一个基本运价率。各种货物分别纳入适当的运价号或运价级别,属于同一等级的货物,使用同一运价率。
加减成运价 在普通运价基础上加收或减收计算的运价。加成运价是由于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消耗增加,采取价外加成,对承运人运输消耗的增加给予补偿,如运送单位重量体积较大的轻泡货物。减成运价是承运人为了充分利用运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消耗,采取价外减成,减少运费支付,对托运人提供的经济节约给予补偿,如同一托运人提供回程货物。一项货物适用两种以上减成计费的特定运价时,采用其中减成较大的一种;几种减成比例不同的货物作为一批托运时,按其中减成较小的比例计算。减成计费是优待运价常用形式。
运价率 单位运输产品的价格。是计算运价的基本单位。在陆运、空运及内河航运为吨千米运价和人千米运价,海运为吨海里运价和人海里运价。有的把每吨货物运送全程的运费也称运价率,即每吨货物运价率,并按里程区段编制成运价率表。运输部门常按货物种类、旅客座席舱位、运送距离、运输方式与运送条件等规定不同的运价率。运价率以单位运输成本为基础,是制定运价的重要依据。
区段运价率 运输里程区段中每吨货物运送的运价率。一般先规定起码计费里程和该里程的运价率。起码计费里程以运输距离划分为若干个里程区段。每个区段按其中间里程规定一个统一的运价率。如中国铁路货物运价采用分区段平均运价率。区段的划分标准是:1~50千米为一个区段,51~500 千米间以每 30千米为一个区段,501~1 000 千米间以每50 千米为一个区段,1 001 千米以上以每100 千米为一个区段。计算运费时,只要查到运距所属的里程区段,用该区段运价率乘上货物计费吨数,即可算出全程应收的运费总额。
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由卖方负责安排运输,支付货物从装运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的交货方式。主要适用于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卖方要自费订立运输合同,自行办理出口手续,按约定时间把出售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保管,并向买方提供有关单证,并承担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保管时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要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在约定的目的地受领货物,负责交付卸货费、进口税及除运费以外的货物在运输途中所增加的其他费用,并承担货物自交给第一承运人保管时起的一切风险。
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由卖方负责安排运输和保险,支付货物从装运地至目的地的运费与保险费的交货方式。与“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的区别,仅在于货价中包括保险费,并提交保险单和保险凭证。其保险额按合同价格加 10%计算。若买方需要加保战争险,卖方应尽可能予以办理,但费用应由买方负担。
运输统计 对交通运输数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是社会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运量和周转量;运输线路设备、运输工具数量、构成及其利用;运输业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运输经济效益;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按运输方式分为铁路运输统计、公路运输统计、海上运输统计、内河运输统计、航空运输统计和管道运输统计。按内容分为货运统计、客运统计、营运统计、固定资产与技术装备统计、劳动工资统计、运输成本统计、财务效益统计等。
货运统计 对货运数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内货运总量、货物构成和货流方向及其动态变化。主要分类标志有:货物类别运输区段、运输类别、运输距离等。主要统计指标有:货物发送量、货物到达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物平均运程、货物平均运输密度、货物平均运达时间、货物平均运达速度等。
客运统计 对客运数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内旅客运输总量、旅客构成和客流方向及其动态变化。各种有关旅行客票凭证是客运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主要分类标志有:运输区段、运输类别、运输距离等。主要统计指标有:旅客发送量、旅客到达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旅客平均行程、旅客平均运输密度等。
营运统计 对运输营运数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的现实状况、运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反映各种运输工具的实有数量及其构成情况、所完成的工作量及运用效率情况、消耗能源情况及检修情况。主要分类标志有:运输工具类别、运行类别和作业类别。主要统计指标有:各种运输工具现有总量及分布状况、所在地点及利用情况、完成的作业量、走行千米、时间消耗量、生产循环数目、运输工具生产效率、生产作业循环长度、运行速度、载重量等。
运输量 简称“运量”。亦称“运输工作量”。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数量。以运量和周转量表示。运量一般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数量。周转量指旅客人数(货物数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既反映运输的数量,又反映运输的距离。运量分客运量和货运量;周转量分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和换算周转量。是制订运输计划、运输企业发展规划以及考核运输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运量 “运输量”的简称。
周转量 旅客人数(货物数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详“运输量”。
货物运输量 简称“货运量”。一定时期内运输业运送货物的数量。以吨为计算单位。在中国,铁路按货物的发送量统计;公路按货物到达量统计;直属水运企业中,长江线按发送量,沿海各线按到达量统计。按货物品类分别统计。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的货物分为煤炭、焦炭、石油、钢铁、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木材、化肥及农药、粮食、棉花、盐和其他等 14 个主要品类。
货运量 “货物运输量”的简称。
货物周转量 运送货物的数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是反映一定时期内货物运输工作总量的指标。以吨千米(或吨海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为:货物周转量(吨千米或吨海里)=∑各种货物的运输重量(吨)×平均运程(千米或海里)。包括总周转量、各运输方式周转量和分货物品类的周转量等。
货运量构成 亦称“货运构成”、“货物运输结构”。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货物运输总量中各种货物运输所占的比例。反映某种运输方式,某一运输线路、车站、港口运输特点的指标。因各类货物的性质、特点各异,运量大小不一,对于车、船类型,装卸条件,运输作业的要求不同,故其构成和变化,将直接影响运输部门设备运用及与之有关的收入与支出。
旅客运输量 简称“客运量”。一定时期内运输业运送旅客的人数(或人次)。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中均按发售客票的实际人数统计。是运输业旅客运输的数量指标。
客运量 “旅客运输量”的简称。
旅客周转量 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距离的乘积。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旅客运输工作总量的指标。以人千米(或人海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为:旅客周转量(人千米或人海里)=旅客人数×平均运程(千米或海里)。包括总周转量、各运输方式周转量等。
换算周转量 将客、货周转量折合成同一计算单位的周转量。反映一定时期内旅客和货物运输总量的指标。以换算吨千米(吨海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为:换算周转量(换算吨千米)=货物周转量(吨千米)+旅客周转量(人千米)×换算比率。中国的换算比率为:铁路企业和直属水运企业,1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地方水运企业,座席 3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铺位 1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公路汽车运输,10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民航国际航线,按 13.33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即每位旅客按 75 千克计算),国内航线,按 13.89 人千米换算为 1 吨千米(即每位旅客按 72 千克计算)。是制订运输业原材料、能源、营运成本、财务、劳动等计划的基础。
社会运输量 简称“社会运量”。一定时期(年、季度、月)内全社会的运输量。为全社会各种运输形式所完成的运输生产产品的总量。在中国,其统计范围为:交通运输部门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专业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运输量;非交通运输专业系统的石油、煤炭、粮食、商业、供销、外贸、林业、农业、电力、化工和水产等部门,从事营业性的运输企业和单位所完成的运输量;从事营业性运输的企业、单位、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所完成的运输量;军事系统所属运输企业和单位,专门从事营业性运输所完成的运输量。
交通部门运输量 一定时期内,由专业运输部门所完成的运输量和组织其他部门所完成的运输量的总和。专业运输部门运输量指县及县以上交通运输部门所领导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及其他经济类型的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运输量;组织其他部门所完成的运输量指交通运输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组织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和城乡运输专业户的车辆参加营业性运输所完成的运输量,即由非专业运输部门完成而经交通部门办理运输手续和收取运费的运输量。
货客流量 一定时期内流动的货物或旅客的数量。货流量单位为吨,客流量单位为人次。对某一地区来说,货物或旅客的流量分为发送量、到达量和通过量。
吨千米 货运周转量的计量单位。每 1吨货物运送 1 千米为 1 吨千米。在海运中为“吨海里”,即每 1 吨货物运送 1 海里为1 吨海里。
吨海里 见“吨千米”。
人千米 旅客周转量的计量单位。每 1旅客运送 1 千米为 1 人千米。在海运中为“人海里”,即每 1 旅客运送 1 海里为 1 人海里。
人海里 见“人千米”。
换算吨千米 车辆(或船舶)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按比率换算成的同一计算单位。运输企业中综合反映客货总周转量的计算单位。计算时,将旅客周转量的人千米数按一定比率换算成吨千米数再加上货物周转量的吨千米数。在海运中,称“换算吨海里”。
换算吨海里 见“换算吨千米”。
换算运输密度 亦称“运输密度”。将货物运输密度和旅客运输密度折合成的同一计算单位的运输密度。是反映线路运输能力的利用程度和运输工作强度的指标。以换算吨千米/千米计。计算公式为:换算运输密度=换算周转量/线路总长度。
运费吨 亦称“计费吨”。货物运输中计收运费的计算单位。有重量吨和尺码吨两种。重量吨按货物实际重量吨数计收运费,在国际上有三种衡量单位:长吨(英制重量单位,每吨为 1 016.6 千克或2 240 磅),短吨(美制重量单位,每吨为907.18 千克或 2 000 磅),公吨(公制重量单位,每吨为 1 000 千克或 2 204.6 磅)。重量吨在运价表中用“W”表示。尺码吨亦称“容积吨”、“体积吨”,按货物体积计收运费,规定每 40 立方英尺或 1 立方米作为 1 吨,用符号“M”表示。
计费吨 即“运费吨”。
重量吨 见“运费吨”。
尺码吨 见“运费吨”。
容积吨 见“运费吨”。
体积吨 见“运费吨”。
载重量 亦称“载质量”。运输工具允许装载的最大重量。铁路货车以其标记载重量为最大载重量。汽车的载重量一般指在平坦硬路面上(对越野汽车,则指在没有道路的条件下)行驶时所允许装载的最大重量,即制造厂规定的额定载重量。船舶载重量有总载重量和净载重量之分:前者是由空船达到允许最大的吃水时,装载在船舶上的所有物件重量的总和,包括旅客、货物、燃料、淡水和消耗性供应品等的总重量;后者是从总载重量中扣除船员及其装备重量(燃料、淡水、供应品)后的载重量,即用于装载旅客、货物的载重量。
载质量 即“载重量”。
毛重 货物本身重量加上包装材料重量的总重量。在运输业中,按重量计算运费时,货物的重量按毛重计算。
净重 货物不带包装的本身重量。即毛重减去包装材料重量后所得的货物重量。
皮重 货物包装材料的重量。一般有实际皮重、平均皮重、习惯皮重和约定皮重四种。习惯皮重指某些包装材料与包装方法以及对其重量的估计已取得公认,如装运粮食的麻袋习惯皮重为 1 千克;约定皮重指通过协议而确定的重量。
件重 按件承运的货物中,每一单件货物的毛重。
计费重量 运输部门计算货物(包裹)运费的重量。一般以实际重量为基础,但与实际重量又有差异。分为:(1)标定重量,对于整车(船)运输,不管实际装载重量是否达到标定吨位,均按车(船)标定的重量计费。集装箱运输计费以箱为计算单位,不论所装货物实重多少。(2)换算重量,对于不宜用衡器计重的货物,则按体积或单件换算成的重量计费。(3 )实际毛重,各运输部门大多数按货物的毛重计费。(4)实际净重,有些不需包装的货物,按其净重计费。此外,各种运输方式分别规定了计费的起码重量,不足该重量时,也按该重量计费。
换算重量 按体积或件数换算的计费重量。其换算标准在各种运输工具中不同。如不适用衡器计重的轻泡货物的换算:水运企业一般以 1 立方米为 1 体积吨,实重 1 吨而体积超过 1 立方米时,按体积吨换算,同一批货物重量吨与体积吨不一致时,择重量大的计费;公路运输零担货物,以每立方米折算 250 千克计费;航空货运以每 8 000 立方厘米折算 1 千克计费。有些既不适用衡器计重,又不便用体积换算重量的货物,按每件、每头规定换算成计费重量,如对整装的摩托车、吉普车、汽车等规定每辆计费重量,对大牲畜、小牲畜分别规定每头的计费重量。
标志重量 亦称“标明重量”。标记在每一货件上的重量。有的货件上虽未标记重量,但随货物运单附有货物重量清单,并在货件上按货物重量清单标明顺序号码,以表明每一货件重量的,亦作为标志重量。
标明重量 即“标志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