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
船体结构 由船壳、内底板、甲板、支柱、纵横骨架以及上层建筑等组成的船体的总称。可用钢、铝、木材、水泥和玻璃钢等制成。是构成船舶的主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水密性能。
舭龙骨 固定于船体中段舭部外侧的纵向鳍状构件。长度约为船长的 1 /3~1 /2,与船壳板相垂直,起减轻船舶横摇的作用。航海木船底部两旁的“梗水木”具有相同的作用。
舱壁 亦称“隔堵”、“隔壁”。将船的内部分隔成若干舱室的坚壁或略有倾斜的斜壁。一般由平板和骨架组成,也有用压筋板组成的槽型舱壁。按布置,分为沿船长方向的纵舱壁和沿船宽方向的横舱壁;按作用,分为水密舱壁和防撞舱壁等。水密舱壁是不透水的舱壁,用以将船体分隔成许多水密的舱,在船因破损而进水时,可防止破舱中的水流入邻舱,以免进水过多使船沉没或倾覆。防撞舱壁是在船首端的水密横舱壁,在船首碰损时可防止水侵入后面的舱内。
舱口 船舶甲板上供装卸货物、机件或人员进出船舱的开口。
舱口盖 船上封闭舱口的设备。包括舱口的盖子及其启闭装置。货船的货舱口较大,早先用木板作舱盖板,其上再用油帆布铺盖并压紧以密闭。现代船舶均为能迅速开闭的舱口盖,多用金属材料制造,开闭有滚动、铰链和折叠等方式。
船壳 船体表面的水密薄壳。用钢板、木板或其他材料制成,是船体围闭的主要结构部分。分单层和双层,在潜艇和部分特殊要求的运输船中采用双层船壳。
龙骨 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钢船用平板构成的称“平板龙骨”,用矩形截面钢材构成的称“方龙骨”。双层底船的“竖龙骨”和单层底船的“中内龙骨”是指平板龙骨上的纵向竖桁材。木船的龙骨为矩形截面。平底木船亦可不用龙骨。
内底板 加装在船底板以上构成双层底的一层板。
艉框架 由螺旋桨柱、舵柱和艉柱底骨等组成的框架。在单推进器船中,艉框架由推进器柱、舵柱等组成。推进器柱用以支承推进器轴。舵柱也称艉柱,用以支撑舵叶。
轴支架 亦称“艉轴架”。装在船尾部,用以支持推进器轴伸出船外部分的支架。双臂式的轴支架称“人字架”。
轴隧 从机舱延伸到船尾,供人员入内检修和保护轴系用的水密隧道。其尾端设有应急通道,直通露天甲板,以备船员遇险逃生时用。
船舷 船体的两侧及边沿。按船尾向船首的视向,左侧称为“左舷”,右侧称为“右舷”。
机舱棚 船的机舱上面用以与其他舱室隔离的围壁和棚罩。顶上有天窗,可开闭,平时供机舱通风和采光之用。
双层底 在船底板以上约 0.7~2 米高处加装一层底板(内底板)而构成的船底结构。用以增加船体强度和保证外底破损时的水密。双层底的密闭空间舱室内可装压载水、淡水和燃料油等。
甲板 位于内底板以上、封盖船内空间或将其分隔成层的大型板架。按位置,分为上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等;按作用,分为强力甲板、舱壁甲板、干舷甲板等;按功能,分为车辆甲板、飞行甲板、露天甲板、主甲板、艏楼甲板、艉楼甲板、游步甲板、起居甲板、救生甲板、驾驶甲板等。一般均设有梁拱,以方便排除甲板积水。上甲板一般设有舷弧,以减少甲板上浪和增加储备浮力。
球鼻首 亦称“球型艏”,简称“球艏”。设计水线以下近似球状的船首。可以减少航行时的兴波阻力。球状部分又称球鼻,有水滴形、撞角形、圆筒形等多种。一般认为,球艏虽使湿面积增大,但其阻力可由船首波与球艏波间有利的干扰,或球艏附近水流情况的改善而减小,它在船满载时可节约主机功率 10%~20%。球艏还有利于安装首部侧向推力器及声呐等。球艏按横剖面面积曲线的形式可分附加式和隐含式。附加式常见于早期的球艏与由常规船型改装的球艏,面积曲线除艏端外不加修改。现代船舶球艏都用隐含式,将横剖面面积曲线自前体肩部削瘦转移到球艏处。
球艏 即“球鼻首”。
船底板 船底平板龙骨至舭列板之间的列板。
肋板 连接内底板和船底板的横向构件。是保证船体横向强度和船底局部强度的重要构件。
舭肘板 俗称“污水沟三角板”。连接肋板和肋骨使其组成横向框架的一块板材。
主船体 由船舶外板和连续的上甲板所包围起来的水密空心结构。在船舶结构力学中,一般把主船体抽象成一个空心的薄壁梁。
船舶上层建筑 在船舶的全通甲板上,由以一舷伸至另一舷或其侧壁板内向不大于船宽的围蔽建筑物。包括首楼、桥楼和尾楼。通常将全通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
艏楼 船首部分的上层建筑。可增加船体容积,减少迎面波浪涌上甲板。
艏柱 亦称“船首柱”。船首部最前端连接两侧船壳板和平板龙骨的构件。
艉楼 船尾部分的上层建筑。供安装舵机和船员住室。如为尾机型船,也可使机舱免受波浪的侵袭。
舷窗 船侧或甲板舱室所装的水密窗。用以采光和通风。一般是圆形或方形的玻璃窗,在靠近水面的窗外,还装有防浪冲击的附加金属窗盖。
舷门 亦称“波门”。在甲板间的船侧板上所开的门。供装卸货物或旅客上下。
波门 即“舷门”。
舷墙 甲板上沿两舷所装设的围栏式的竖板。用以防浪和保护甲板上人员的安全。
甲板室 船甲板上不伸至两舷的围蔽建筑物。
桥楼 船中部的上层建筑。用以增加居住空间,保护中部舱室免受波浪侵袭。
舷梯 供人员上下船用的活动踏步扶梯。安装于船舷两侧,用木质或金属制成。用时放下,并可调整高度,航行时拉起固定存放于甲板边。
舱口围板 设置于露天甲板货舱开口四周的围板,包括甲板以上和甲板以下两部分,由纵向围板和横向围板组成。露天甲板和下甲板上的舱口围板应具有一定的高度,以防止海水流入和人员跌入舱内。舱口围板的上缘装设半圆钢,外缘略低处设水平加强筋,其下设肘板,以提高围板承受外力的能力。甲板以下的纵向圈板通常与甲板纵桁位置一致,高度相同,起甲板纵桁的作用;横向围板通常与舱口端梁位置一致,高度相同,并与端梁牢固连接,甲板以上的纵横向围板直接连接。
天桥 架设在露天甲板之上,连接分设的上层建筑的通道。
桅杆 船上用于悬挂旗帜或帆、装设各种天线或支撑观测台的耸立于甲板和上层建筑的柱杆。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
货舱 船舶上用于装载货物的舱室。货舱类型及货舱结构随所运输货物的种类而有差异。分为:(1)杂货舱,装运件状货物如箱、桶、袋、捆、包等的货舱,要求有多层甲板,以免压损;(2)散装货舱,装运大宗货物如煤、矿石、谷物、盐等的货舱,要求有止动设备或边水柜,防止货物晃荡(造成稳性不良)或重心过低(产生剧烈摇摆);(3)冷藏货舱,装运鲜鱼、肉、蔬菜、水果等的货舱,要求有隔热设备,以保持一定的低温;(4)液体货舱,装运石油及其产品等的货舱,要求货舱分隔较小。
压载舱 装压载水的舱。通常双层底舱、深舱及顶边舱都可做压载水舱。舱内壁刷有涂料以保护钢构件,并设有抽、注压载水的管系、空气管、测深管等。
机舱 船舶动力装置与主要机电设备集中配置的舱室。是船舶的心脏。根据机舱在船上所处的位置,分为中部机舱、中尾部机舱和尾部机舱。
深舱 船体双层底上面用以装压载水、淡水、液体货物、散装或包装货等的较小的舱。一般设于船长中部处,由内底板到最下一层甲板,其高度比双层底中液体舱的高度大得多,故称。因它常受到液体压力与较严重的锈蚀,故组成深舱边界的部分舱壁、甲板等结构,须满足对深舱的要求。深舱舱口比一般货舱口小。有时深舱内部也用纵舱壁分开,而在顶上开两个并排的舱口。
隔离舱 用于隔开油舱与淡水舱、油船的货油舱与机舱的舱室。一般是一个仅有一个肋骨间距的狭窄空舱。
燃油舱 存储主机、辅机所用燃油的舱室。一般为双层底内的若干舱室。大型船舶也有将深舱作燃油舱使用的。
滑油舱 亦称“滑油贮藏舱”。贮存滑油的舱。所有的机动船均设有滑油舱(或滑油柜),其容量不小于循环滑油舱(柜),并与邻近的水舱或燃油舱用隔离空舱隔开,以避免污染。滑油舱在必要时可在舱内增设加热设备。
淡水舱 贮存淡水的舱。通常为饮水舱、清水舱、锅炉水舱的统称。在沿海船上常与饮水舱混用。在远洋船上由于有些淡水不适合饮用,常单独设置饮水舱。在制淡水能力不足的船上,淡水舱的容积是决定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
污油水舱 贮存污油的舱。舱的位置较低,以利于外溢、泄漏的污油自行流入。舱上设有供进出的人孔和用于清理油渣的手孔,并有油管通向油水分离器,以便处理污油。有的船上单独设污滑油舱,和其他污油分开,利于滑油回收。
艏尖舱 位于船舶首部防撞舱壁之前,舱壁甲板之下的舱。较瘦狭,且因位于首端,对船舶纵倾的调整作用最大,故常作压载水舱用。较大的船,常在艏尖舱的纵中位置设置制荡舱壁,舱顶甲板上设人孔。
艉尖舱 位于船舶尾部最后一道水密舱壁之后,舱壁甲板或艉尖舱水密平台之下的舱。由于尾部装有推进器及舵,受力复杂、振动较大,所以舱内构件甚密集。常作压载水舱或淡水舱用。
锚链舱 存放锚链的舱。一般都设在船舶首部防撞舱壁之前,起锚机的下面,艏尖舱的上面或后面。左右锚链舱分别设置,内设木衬板和舱底花格板,舱内设有排水管,可排出积水,防止锚链过度锈蚀。舱壁上开有人孔并设有扶梯。
专用压载舱 专门用来装载压载水的舱。具有独立的泵和管系,与货油舱管系完全分隔。这种专舱的压载水可以用船上的专用设备处理后直接排放入海。其位置有防护的要求,在出现搁浅或碰撞时,能为货油舱提供破损保护,从而减少造成海洋污染的可能性。
清洁压载舱 油船专门用于装载压载水的舱。为防止油船压载水污染海洋而专设。现有油船在营运中根据其船型、货舱结构、航区特点及吃水要求等,将部分货油舱改为专门装载压载水的舱,但对船舶结构、泵、管系等方面不做变动,泵、管系仍与货油共同使用一个系统,只增设排油监控系统,以确保排放其中的压载水时能满足排放标准。
双层底舱 由内底板与船底外板构成的舱。一般可用做压载水舱。
顶边舱 散货船上位于货舱顶部两侧角隅处的舱。一般可用做压载水舱。
船体标志 在船体外壳板上、烟囱及罗经甲板两侧勘划的各种标志。主要有球鼻艏和艏侧推标志、吃水标志、甲板线、载重线标志及其他标志。
载重水线 表示船满载时水面位置的线。设计船舶时按预估满载吃水而定出的载重水线称“设计载重水线”,简称“设计水线”。对商船一般指夏季的载重线。
载重线 表示商船在允许的最大载重情况时水面位置的水平线。须依据国家法令,用一定标志绘于船舷两侧的船长中点处,用以限制吃水以保证安全。标志中各水平线的上缘,是在各种航行情况时所允许的最高水面位置。载重线因航行季节、航区或船舶用途而异。
限界线 位于舱壁甲板上表面以下不少于 76 毫米处并平行于甲板边线的一条破舱水线的限制线。为保证破舱浸水后船舶仍具有一定的储备浮力,破舱水线的最高极限位置只能与限界线相同,即破舱浸水后船舶必须至少保持 76 毫米的剩余干舷。一般情况下船舶的舱壁甲板前后连续,相应的限界线也为连续曲线。但当船舶前后各处的舱壁甲板不连通时,应根据甲板的变化趋势绘出一条连续的限界线,以便确定可浸长度曲线。
甲板线 勘划于船中两舷,其上边缘一般经过干舷甲板的上表面向外延伸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的水平线。线长为 300毫米、宽为 25 毫米。
水尺标志 分别勘划于船首、中、尾的由横标线、竖标线及数字组成的标志。竖标线内缘即垂线位置,外缘在靠船端的一侧;横标线在竖标线内缘一侧。数字的底缘与横标线的上缘持平,其尺寸为 100 毫米× 60 毫米。从该处的龙骨线或其延伸线开始计量(非金属船龙骨线位于船壳板下缘),横标线的上缘表示该处的吃水。标志上下勘划的范围应至少低于该处最小吃水 0.2 米和高于该处最大吃水0.2 米。
载重线圈 中心位于船长中点且垂直于甲板线下方的一外径为 300 毫米圆环标志。位于圆环中心有一条水平横线。其中心到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为核定的夏季干舷,与夏季载重线的上缘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首侧推器标志 勘划于船首左右两舷重载水线以上首部处,表明首部装设有首侧推装置的标志。如船首为球鼻艏结构,则位于球鼻艏标志的后面。
球鼻艏标志 勘划于船首左右两舷重载水线以上首部处,表明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突出体的标志。
烟囱标志 勘划于烟囱左右两侧高处,表示船舶所属公司的标志。由各航运公司自行规定其颜色和图案。
分舱标志 勘划在货舱之间舱壁所在位置的两舷舷侧外板满载水线以上,表示各货舱位置的标志。
顶推位置标志 勘划在两舷首、中、尾舷侧外板满载水线以上适当位置,标示拖轮顶推位置的标志。该位置是船体骨架所在的位置,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拖轮的作用,避免因拖轮盲目顶推而造成船壳板凹陷甚至损坏。
船籍港标志 勘划在船尾明显处标示船籍港的字样。表明船舶所有人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港口。船籍港字高为船尾标示的船名字高的 60%~70%。
船名标志 勘划在船首尾左右两侧标示船名的字样。中文船名的下方加注汉语拼音。船尾明显处自上而下勘划船名及汉语拼音,其中船名字高比船首小10%~20%。有的船舶在驾驶台顶罗经甲板两舷舷侧勘划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