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导设备
船舶导航设备 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导航信息的设备及系统。主要有雷达、卫星定位导航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系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船用计程仪、船舶回声测声仪、陀螺罗经、磁罗经等。
磁罗经 亦称“磁罗盘”。根据指南针原理制成,用以指示磁方位的仪器。主要由若干平行排列的磁针、刻度盘和磁误差校正装置组成。磁针固定在刻度盘背面,在地磁的影响下,磁针带动刻度盘转动,指出地磁北方向。
磁罗盘 即“磁罗经”。
电子海图 处理和显示海图信息的电子系统。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数据管理装置、图形显示器、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系统功能模块和海图数据库组成。可有选择地表示海图内容、变换比例尺和坐标系统、快速移动图形幅面、叠加图形图像、标注符号和文字等。可用于船舶航行、港口管理和控制智能化系统等。亦指符合国际或国内标准的电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海图。
六分仪 测量天体高度(仰)角或两个物标间水平夹角的手持式光学仪器。因其分度弧的长度约为周长的六分之一而得名。主要用于航海天文定位,现已较少使用。
陀螺罗经 亦称“回转罗经”、“电罗经”。基于陀螺理论的指向仪器。核心部分是陀螺仪,在克服了地球自转的影响后,其转子轴能自动找北并保持在地理子午线平面内。由于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取相对于地球北极的真航向或真方位,故在船舶和飞机等载运工具上得到广泛应用。
罗兰导航仪 利用测定两个及以上地面电台发射的无线电脉冲波之间的时差和相位差,并换算成距离差以确定船舶位置的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接收机。为“远距离双曲线导航系统”的应用终端。固定的发射台通常成对设置,有一个公共的主台和两个及多个由其控制发射的副台。根据作用距离和系统设置的不同,分为罗兰A和罗兰C,现只用罗兰C。
卫星导航仪 简称“导航仪”。接收空间卫星信号并能经计算处理后显示所在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接收机。导航仪内配有电子地图和相应的导航软件,其基本功能是接收所属导航系统的卫星信号,经过运算,确定并且指示其在所载地图上的位置,并且经过换算,还可以确定其运动速度。导航仪也可以采取将数据发往中心站,由中心站计算以后,将数据返回导航仪。对应不同的卫星导航系统分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导航仪、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导航仪、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仪和北斗(Beidou)卫星导航仪等。
导航仪 “卫星导航仪”的简称。
自动雷达标绘仪 自动跟踪物标回波、标绘计算并显示物标运动信息的雷达。可对人工或自动录取的物标相对运动的轨迹和本船陀螺罗经、计程仪提供的航向、航速信息进行计算、处理,给出并显示物标的航向、航速、与本船的最近会遇距离和到最近会遇距离的时间等数据。当有碰撞危险时产生视觉和声响报警,可通过避碰试操作选择避让方案并预测避让效果。
无线电测向仪 测定无线电发射台方向的无线电接收仪器。由天线、测角器、接收器、方向指示器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测定岸上两个以上已知位置的无线电发射台方位,在海图上画出的方位线交点即船位。由于易产生无线电自差和需大圆方位修正,已较少使用,但仍可在搜寻遇险船上发射的无线电波时使用。
航行数据记录仪 用于记录驾驶台的各种声音和会话、船舶静动态数据、船舶操作信息等数据的仪器。类似飞机的“黑匣子”。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保护存储单元、回放评价单元、报警指示器、电源等组成。
自动识别系统 自动实现船和岸、船和船之间有关船名、船舶呼号、船位、航速、航向等信息的通信系统。工作于两个固定甚高频频段,采用时分多址原理,由电源、主机、键盘与显示设备和天线等组成。
计程仪 测量船舶航速和累计航程的导航仪器。分为相对计程仪,测量相对水的速度和航程;绝对计程仪,测量相对地的速度和航程。按照测速工作原理,分为水压式计程仪、电磁式计程仪、多普勒计程仪、声相关计程仪。通常由测速传感器或换能器、信号放大与处理器、航速航程解算器和航速航程显示器等组成。
回声测深仪 测量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经水底反射回来的时间并换算成深度的仪器。由显示器、发射系统单元、换能器、接收系统单元等组成。测深精度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化、超声波频率、波束开角和水底底质等有关。
综合导航系统 亦称“组合导航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导航系统组合而成的导航系统。可提高系统精度和改善系统可靠性。一般有航线设计、航线监控、避碰和报警管理等导航功能。
综合驾驶台系统 由多个驾驶台子系统连接组成的驾驶台系统。可集中获取各个传感器信息并加以优化和控制,提高船舶航行的精确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通常有航行与操纵、监控、手操舵、靠泊、设计与文件、安全、通信七个工作站。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V /19 条和第V /27条要求的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有足够备份系统,可有选择地显示系统电子航海图的信息及航行传感器的位置、航速等信息。可以替代纸质海图。
电子海图系统 通常指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和光栅海图显示系统以外的其他电子海图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仅显示电子海图数据的系统。硬件通常由显示单元、处理单元、打印单元、编辑单元和接口单元等组成;软件通常由系统软件、专用显示软件和数据库组成。
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 利用卫星通信对航行船舶进行全球性识别和跟踪的系统。利用船载设备把相关信息经通信卫星发送到陆地地球站,地球站再通过分配网络转发到经授权的用户终端。由船载设备、通信服务供应商、应用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或相关的船舶监控系统、数据分配计划和国际数据交换等组成。
驾驶台航行值班报警系统 监控驾驶员航行值班时状态的报警装置。由驾驶台控制单元、主处理器单元、计时器复位单元、驾驶员房间报警指示单元、公众舱室报警单元及电源部分等组成。
台卡导航仪 低频连续波相位双曲线导航系统的接收终端。通常由四个地面发射台组成,为一个主台和三个副台。主台和副台间的距离(基线)长 60~120 海里,系统工作频率 70~130 千赫,属近距离导航系统。测量两个台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相位差并换算成距离差,得到一根双曲位置线,再测对一个台便可得到船位。现已不用。
奥米伽导航仪 超远程连续波双曲线相位差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接收终端。由船上接收装置、显示器和地面发射台组成。采用低频发射,作用距离可达 1 万多千米,设置八个地面发射台可覆盖全球。定位精度较低,现已不用。
星盘 用来识星的古代天文测量仪器。由一刻有度数的圆盘及一根瞄准管构成。用途较为广泛,能够用来定位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等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以及三角测距等。最早的星盘发明于公元前的古希腊。
牵星板 测量星体距水平线高度以确定船舶纬度的古代天文测量仪器。由大小不一的 12 块木板和穿过木板中间的绳子构成。使用时观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绳端置于眼前。此时,眼看木板上下边缘,将下边缘与水平线取平,上边缘与被测的星体重合,然后根据所用之板属于几指,可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数,进而得出船舶所在位置的纬度。
十字测天仪 亦称“弩”、“直角仪”、“雅各竿”、“金杖”等。测量天体高度以确定船舶纬度的古代天文测量仪器。由一根长约 91.44 厘米(36 英寸)带有角度刻度的长杆和一根垂直缚在此长杆上的短杆构成。使用时,先选定一颗不动的星,测量者即把长杆按前伸方向放在眼前,从其一端观察,一面调整移动短杆的位置,直到可从其下面孔中看到地平线,而同时从上面孔中看到北极星为止。然后,记下短杆在长杆标尺上的位置,进而算出所观察星体的高度及船舶所在位置的纬度。一般认为出现于 13 世纪初的欧洲,17 世纪中叶被用于航海。一说(李约瑟)认为11 世纪中国宋代沈括(1031—1095 )《梦溪笔谈》详记用以进行类似测量的弩,便是更早的直角仪。
弩 一说即“十字测天仪”。
直角仪 即“十字测天仪”。
雅各竿 即“十字测天仪”。
戴维斯倒十字测天仪 测量天体高度以确定船舶纬度的古代天文测量仪。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John Davis,1550—1605)对十字测天仪改进而发明的一种反向天体高度观测仪。参见“十字测天仪”。
扇形计程仪 古代测量船速的仪器。由和船长相等的细线系一扇形木块和一沙时计组成。测量船速时把木块抛入水中,同时起动沙时计(沙漏),细线上有长度标记,沙漏一倒转是 14 秒,这样由出线长度和时间即可算出船速。
船舶通信设备 船舶与船或岸上机构进行常规、紧急或遇险通信的设备。主要有甚高频无线电话、中/高频无线电话、数字选择性呼叫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等。
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提供船舶的识别、位置等信息的无线电报警信号发射装置。主要有甚高频紧急无线电示位标(VHF EPIRB)和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SEPIRB),在不同距离上实行船对岸报警。
增强群呼接收设备 符合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的,接收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增强群呼业务广播的接收设备。由天线、接收机、报文处理器和打印机组成。接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网的海上安全信息和船队网的船队商业信息。
单边带无线电通信设备 利用单边带调幅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电设备。主要由天线、收发信机、控制单元、送受话器、数字选择性呼叫设备和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等组成。能满足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工作频率为 1.6~27兆赫。
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 在甚高频段(156~174 兆赫)进行电话通信和数字选择性呼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由天线、收发信机、送受话器和数字选择性呼叫设备等组成,可使用话音和数字选择性呼叫在遇险和紧急安全、船舶操纵、公众需要时进行呼叫和通信。
搜寻与救助雷达应答器 接收到雷达信号时能随即发射示位信号的设备。由天线、环形器、接收机、发射机、扫描部分和电源等组成。救助船或飞机等能从其装备的雷达荧光屏上识别出应答器回波,从而确定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附近的救生筏或幸存者的位置。工作频率为 9 000兆赫。
数字选择性呼叫设备 与甚高频、中频/高频、单边带无线电通信设备相连接的呼叫设备。能提供完善的遇险报警、紧急、安全和日常通信的呼叫。由信号发射和接收部分、存储器、各种控制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部分、显示器、键盘、打印机、导航仪接口组成。有预先报警、遇险确认、遇险转播的功能。具有灵活“地址”呼叫的特点,使地面通信系统的日常呼叫与应答可以摆脱人工值守,实现呼叫的自动发送和接收,进而建立船、岸电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线路。
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 船舶电台的电传、报文通信设备。由自动请求重发单元和外围设备组成。自动请求重发单元由调制解调器、中央处理单元、面板和显示单元、电源等组成。外围设备由显示器、打印机、键盘等组成。有自动请求重发和向前纠错两种工作方式。进行船舶电台之间的双向电传通信,船舶电台经海岸电台与国际电传、传真、E-mail等用户之间的双向报文通信。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终端设备 提供全球海、陆、空通信业务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由空间段即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地面上的网络协调站、海岸地球站和网络控制中心以及安装在移动体上的移动地球站组成。可为在南北纬 70°之间的卫星覆盖区内航行的船舶提供电话、传真、数据以及电传通信业务。
保安警报系统 船舶在受到安全威胁或攻击时发出警报的系统。中国规定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包括客船、500 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和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等必须安装此系统。可从驾驶室和至少一个其他隐蔽位置起动报警,并设计成可防止误触发。起动后向主管当局指定的相关部门发送安全警报,警报信息包括公司名、船舶标识、船位,以及当前船舶的安全状态(正受到威胁或已遭受攻击)。此系统可以借助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终端实现全球覆盖。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全球性通信搜救网络系统。具有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现场通信和遇险定位等功能。由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低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通信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和陆上搜救通信系统等组成。1992 年 2月 1 日开始全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