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二、决策引滦入津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注天津城市用水问题。引滦入津是一项跨省市、跨流域的综合水利工程,必须由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部署,同时,工程实施必须发挥天津等地方的积极性。为早日解决天津用水危机,天津市委、市政府主动承担重大责任,向中央提出由天津地方全权负责完成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人民充分信任,中央领导果断决策,引滦入津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获准建设。

(一)天津积极准备,中央决策引滦入津

面对用水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天津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动员全市力量抗旱救灾,另一方面,加紧准备引滦入津工程。

1981年4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引滦入津线路进行研究。针对引滦入津南线、北线两种方案,指示市建委立即进行勘查对比。5月8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市建委现场勘查汇报,比较分析后,同意引滦入津北线建议。16日,市政府主持召开引滦工程规划设计问题的相关会议。会议研究确定了引滦工程规划领导工作机制,水利部 由时任副部长冯寅负责,天津市由时任副市长李瑞环负责,决定成立引滦北线设计领导小组,工程设计工作随即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对引滦工程的设计实施给予高度重视。5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天津主持召开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会议,国务院有关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6月14日,国务院批转有关这次会议的《纪要》。会议指出天津面临用水危机现状,分析了天津用水难的根本原因,明确了解决天津用水危机的重要意义,确定了滦河水的分配比例和引滦路线问题。会议指出,近十几年来,天津城市用水非常紧张,虽经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大力支援,仍不能从水量和水质上保证天津城市的需求。天津城市的用水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几百万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能不能充分发挥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的作用,也关系到全国财政经济的大局,必须从根本上研究解决天津城市的用水问题。会议确定,潘家口水库首先保证天津和唐山城市用水。在潘家口水库可分配水量为19.5亿立方米的条件下,建议分配给天津的全年毛用水量 为10亿立方米,相应保证率为75%。会议确定,由水利部帮助天津立即动手,做北线的勘测设计工作,尽快拿出比较方案,经水利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后,再行实施。

按照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6月起,天津市委、市政府与水利部协调,组织有关勘测单位进行引滦入津工程勘查工作。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进入河北迁西、遵化进行地质勘查、测量。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进入黎河进行勘测工作。天津市地质局、天津市测绘处、天津市工程地质处、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相继进行于桥水库以下各项通水工程的勘测工作。7月11日,天津市正式上报《引滦入津北线工程设计任务书》,8月1日获水利部批准。之后,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设计队伍,先后有18家单位参加了引滦入津工程设计工作。许多设计工作和勘测、施工交叉进行,设计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用了1年时间完成了正常周期为2年的设计工作,完成设计任务书1份,选线报告2份,方案报告1份,初步设计报告33份,完成图纸9115张。

天津市委、市政府切实感到天津用水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不采取特殊措施难以实现尽快引滦入津的重任。为加快引滦入津工程进度,早日化解天津用水危机,解决全市人民面对的最大生产、生活难题,9月4日,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赴北京向党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引滦入津工程的紧急报告,请求中央将引滦入津工程由天津全权负责完成。中央领导同志完全支持,同时指示,一要保证质量,二要加快速度,三要尽量节约。23日,天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查批准引滦工程北线方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引滦入津工程交由天津全权负责完成,并将引滦入津列为1982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要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和有关省市全力支持天津引滦入津工程建设。

(二)确定工程方案

引滦入津线路原考虑有南线、北线两种方案。北线,从潘家口水库下游的大黑汀水库,以输水隧洞穿过滦河与蓟运河的分水岭,循蓟运河的支流黎河至于桥水库,沿州河南下,借新挖明渠至尔王庄水库,此后,分别以明、暗两条渠道送至海河或水厂。南线,即从大黑汀水库向南至邱庄水库,循还乡河至天津宁河丰北闸进入还乡河故道,经新挖明渠及利用河道扩挖,经尔王庄水库至大张庄东穿永定新河,经新引河、北运河入海河,全长200多千米,其中天津境内61千米,其余均在河北境内。经过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北线方案优点明显:①沿线受工业和城镇污染较少,水质有保障,线路大部分在天津市管辖区内,便于维护管理。②近期用黎河、州河河道输水,两河地处山区,地下水较丰富,有利于避免工业、农业用水矛盾。③于桥水库容量大,可作天然调蓄,正常供水保证较高。④天津、唐山两市,从分水闸起,各成独立系统,调度管理方便。⑤北线输水路程短、坡度大、输水速度快、收水率高。⑥更大程度利用天然河道,少开新渠,占地少,节省投资。⑦工期短,建设南线方案需要到1985年才能完工,北线方案预计1983年年底即可完工。

经过天津市和国家水电部以及有关部门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引滦入津按北线方案建设。批准的北线方案,即从潘家口水库放水,经大黑汀水库抬高水位,发电后送入引滦总干渠,由分水枢纽闸分水,一路流向唐山(南线),称引滦入唐;一路流向天津(北线),称引滦入津。引滦入津穿越分水岭引水隧洞,出洞后入河北遵化黎河干流,顺流而下注入蓟县(今蓟州区)于桥水库,由于桥水库循州河南下入蓟运河,在蓟运河马营闸过南岸,经九王庄处的渠首闸引入输水明渠,经宝坻、武清、北郊(北辰)直达永定新河。明确沿途与12条河渠相交,均采用“倒虹吸” 穿越。在明渠上设置潮白河、尔王庄、大张庄三级提升泵站,修建尔王庄调蓄水库一座。滦河水经三级提升后分三路输水,第一路由尔王庄明渠泵站提升后,通过明渠经大张庄泵站三次提升后注入永定新河南边毗邻的新引河,顺北运河到市区入海河;第二路由尔王庄暗渠泵站加压提升,通过暗渠至宜兴埠加压泵站,输送至芥园、凌庄子水厂及西河预沉池和新开水厂;第三路向塘沽送水,由尔王庄附近的高庄户泵站提取引滦专用明渠水,途经宝坻、宁河,经北淮淀泵站送到塘沽的北塘水库和塘沽水厂。

引滦入津工程自大黑汀水库坝下引滦总渠处起,至天津市区西河水厂预沉池,输水线路全长234千米,工程总规模按7个月输水10亿立方米建设。其中隧洞及上下游连接全长12.4千米,黎河输水57.6千米,于桥水库库区长26千米,州河输水52千米,蓟运河输水2千米,九王庄至尔王庄明渠47.2千米,尔王庄至宜兴埠泵站暗渠26千米,宜兴埠至西河预沉池10.8千米。年输水量10亿立方米,最大输水能力60~100立方米/秒。主要工程由河道整治、进水闸枢纽、提升和加压泵站、平原水库、大型倒虹吸、明渠、暗渠、暗管、净水厂,公路桥,以及农田水利配套、供电、通信工程等215项工程组成。工程总投资11.34亿元。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2.56%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天津改革开放实录》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

共124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