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决策危改 |
![]() |
20世纪90年代初,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发展迅猛,形势逼人。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果断决策,在1993年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指导天津发展的“三五八十”四大阶段性奋斗目标。第一,到1997年,提前3年实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第二,用5到7年时间,把全市成片危陋平房基本改造完毕。第三,用8年左右时间,把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第四,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至此,危改正式纳入天津市“三五八十”阶段性奋斗目标之中。
实现用5到7年时间,把市区成片危陋平房基本改造完毕的目标,面临重重困难。一是任务重。初步列入改造计划的2公顷以上的成片危陋平房有738万平方米,按照“拆1建3.7”的计划比例测算,需要新建住宅2000多万平方米,而且涉及动拆、还迁、配套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二是危改投资大与市财力紧等矛盾突出。经测算,解决如此大规模的危陋平房改造至少需要300多亿元的资金筹集,但1993年天津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仅有74.96亿元,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仅有176.14亿元,天津财力非常紧张。三是时间紧。5至7年完成改造计划,按照以往工作经验,时间过紧。四是引资条件不理想。按之前招商引资政策,被改造地区区位条件和基础条件难以吸引外资投资危改。五是拆迁开发难度大。居住危陋平房的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需要动迁和安置上百万的人口,难度大,风险大。在困难面前,在是否将危改定在5至7年内完成存在一定疑虑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指出,推动危改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天津抓平房改造已取得很大成绩,深得群众拥护。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市财政所限,仍有大量群众住在破旧平房。但是如果让广大群众住危陋平房进入21世纪就是政府未尽到职责。
为破解危改工程面临的诸多难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从1993年春季开始,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市内六区危陋平房片区调研。7月17日,市政府领导同志冒雨到红桥区危陋平房片区调研,看望生活在浸泡雨水中的危陋平房群众,并当即召开市内六区区长办公会。要求,对于群众生活中最急迫的问题,不能都等到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条件具备了才去解决。必须采取特殊的办法,利用特殊的手段,千方百计抓紧去办。宁可别的钱少花一点,也要抓紧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见到实惠。7月30日,市政府在河北区危陋平房改造动员大会上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加快平房改造,任何部门都不准在平房改造上赚钱、捞油水,要尽量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危改前的危陋平房
12月1日,在深入调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天津召开全市危改动员大会,明确了危改的目标、责任、任务,大规模危陋平房改造工程正式开始。1994年3月7日,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市政府工作报告决议,“世纪危改”正式纳入天津阶段性发展战略,天津历史上最大规模危陋平房改造工程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