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彭湃与海丰农民运动
彭湃(1896—1929) 广东海丰人。1917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21年5月回国,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0月任海丰县教育局长。1922年加入青年团,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923年元旦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当选为会长;后扩展为惠州农民联合会,任会长;后又改组为广东省农会,任委员长。1924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五届主任。1925年任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随后领导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是中共第六届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冬调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1929年8月被捕牺牲。主要著作收入《彭湃文集》。
在家乡组织“六人农会”
彭湃在日本留学4年后,于1921年5月回到了家乡广东省海丰县。此时,海丰农民和全国农民一样,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地主的压迫,常年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彭湃,在日本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强烈反对地主的剥削压迫,对农民怀有深切的同情心。他回海丰不久,团结进步学生,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社”及“劳动者同情会”,结交并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彭湃在《劳动者同情会的缘起》写道:“今日的教育,不是图平民福利的教育,乃是专教资本家官僚一班掠夺阶级的教育!”他在《新海丰》创刊号上发表《告同胞》一文,呼唤广大群众:“我们赶快觉悟!我们赶快结合!我们赶快进行!我们赶快将新社会现在我们的眼前!”10月,彭湃任海丰县劝学所所长(后改为教育局长)后,对陈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广东海丰县赤山约农会旧址
1922年海丰县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盛况空前热烈。5月1日,彭湃高擎红旗前导,带领全县学生举行了纪念游行,沿途散发传单,高呼“劳工神圣”的口号,唱着彭湃编写的《劳动节歌》。随后,当局以教育局长彭湃等在海丰“藉教育以宣传社会主义”为由,迫使他辞去公职。5月14日,彭湃与友人李春涛等创办了《赤心周刊》,宣传社会主义,抨击封建主义,提倡解放工农阶级。6月2日,彭湃在第4期上发表《谁应当出来提倡社会主义?》一文,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主张社会一部分的改良,是主张全体的改造。所以社会主义不是‘个人主义’,‘宗族主义’,‘地方主义’,‘国家主义’,是社会的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一部分有心人,本着博爱的心肠,对于现代社会制度(组织),大抱不平;因而发现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来代替他。”
从6月起,彭湃开始专心致力于农民运动。无论炎暑还是阴雨,他经常步行数十里,到各乡村演说及调查研究,更多是在龙山庙前做宣传,向农民群众说明“痛苦的原因,及救济的方法,并举出地主压迫农民之证据及农民应有团结之必要”。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减租;团结一致,共同解放。7月29日,彭湃联络赤山约青年农民张妈安、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成立了“六人农会”,后经过耐心引导,请求加入者日渐增多,到10月增至500余人。10月25日召开了赤山约农会成立大会。彭湃为农会草拟了组织章程。农会会员证上印有“不劳动,不得食,宜同心,宜协力”的字样。农会要把彭湃所有的土地契约送给农民,农民不敢接受,于是将全部的契约当众烧毁。到年底,海丰县成立了12个农会,总共98乡,2760户,会员1.6万余人。在此基础上,彭湃等开始筹备成立海丰县总农会。
海丰总农会会长
1923年1月1日,海丰总农会召开成立大会,各县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选举彭湃为会长,杨其珊为副会长。参加会员达1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彭湃起草了《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其纲领是:一、图农民生活之改造;二、图农业之发展;三、图农民之自治;四、图农民教育之普及。宣布“本会以联合各约农会,本合群之天职,互助之精神,唤醒农民之自觉,而实行本会所定之纲领为宗旨。”对付田主和官厅,采取“经济的斗争与政治的斗争并进”的策略,“使农民有经济斗争的训练及夺取政权的准备。”2月20日,海丰总农会发布《成立宣言》,指出:“我们农民,几千百年来,世世代代,无日不在无智饥饿压迫的难关恶战苦斗以维残命!而地主虎狼的掠夺,军警无厌的苛勒,日甚一日,惨痛百般,不可言喻!若常此隐忍以往,社会灭亡,不特我农民一个阶级!所以,我们一旦觉悟,集合全县农民,组织农会,协力团结,反抗社会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争回我们生存的权利”。
由海丰总农会发起,于3月3日召开全县农民新年同乐大会,到者会员6000余人,非会员3000余人。会上,唱歌、舞狮子,鼓乐喧天,燃放鞭炮,热闹非凡;彭湃、杨其珊等发表了演说。13日,海丰总农会发表《对时局宣言》,指出:在农村饱受军阀侵扰的情况下,“有侵害我们农村的安宁破坏我们农村的秩序者,我们农民,与其无辜坐享摧残,倒不如正当防卫为愈!”此外,海丰总农会办起了1个农民医药房和20余处农民学校,农民享受领药半价的待遇。3月中旬,彭湃率农会会员6000人,抗议海丰县法庭扣押抗拒加租农民,获得了胜利。
海丰农会的斗争成果,迅速扩展到陆丰、归善(今惠阳)等县。“五一”这一天,3县的会员在海丰举行纪念大会,约万余人参加,沿途散发数万份《“五一”宣言》,写道:“我们相信资本家和田主的财富的增加,是榨取工人和农民的剩余价值而来的。”“资本家日趋恣肆淫奢的生活,而工人和农民则日陷于饥寒压迫无智的地位。所以,社会上由贫穷而发生了种种极大的罪恶。”而工人和农民,“是不得不要求自身的解放和世界的改造。”后来,海丰农会改称惠州农民联合会,彭湃仍任会长。6月下旬,陆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兼任会长。随着紫金、惠来、普宁等农会相继成立,惠州农民联合会又于7月改称广东农会,会址设在海丰,彭湃任执行委员长。经过彭湃等的努力,仅1年时间,农会由一二乡扩至五六县,人数由数十人增至20余万人。当年记载:“东江各属,无论男女老幼,均无不知彭(即彭湃——引者)之名。”在另一份报告中说:“农会的灵魂,就是彭湃。要知道农会是什么,晓了彭湃便得。”
七八月间,海丰连遭强台风大水袭击,受灾极其严重,农产品损失90%,家畜损失40%,房屋倒塌40%,人员伤亡近千人,实为海丰有史以来未曾有之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彭湃立即组织救灾队,奔赴灾区,并且召集县农民代表会议,发起减租运动,决定“至多三成交租”。
随着农会组织的日渐完备,引起敌对阶级的憎恨,官厅、绅士、田主等便存心要加以扑灭。8月15日,彭湃在海丰召开有2万余人参加的农民大会,会上重申“至多三成交租”。鉴于此,海丰县长王作新决心以武力摧残农会,8月16日带领军警百余人突然围捕会所,当场捕去杨其珊等25人,接着封锁会所,解散农会,通缉会长彭湃等,以及查封农民医药房。为揭露事件真相,农会发表了《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控告反动县长王作新勾结军警的种种罪证。幸好,彭湃、李劳工等10余人逃出,他们为营救狱中战友和恢复农会而往来于香港、广州、潮安、汕头间,日夜奔波,历经艰险。经与陈炯明交涉,杨其珊等于年底全部获得释放。
海丰农民运动的指导者
彭湃为营救被捕战友,在外地漂荡了5个多月,于1924年1月才回到了海丰。这时,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已经实现,彭湃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并于3月16日离开海丰调往广州,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彭湃担任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在广州期间,他仍关心海丰农民运动,经常来海丰检查工作,出席国民党海丰县党部会议、农民协会会议,指导海丰地区的工作。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彭湃以中央农民部指导员名义随军抵达海丰,各界群众3万多人举行欢迎大会;川流不息的父老乡亲们从周围四乡赶来看望彭湃,多达七八千人。
根据上级指示,彭湃暂留海丰工作。自此,从1923年8月被解散的海丰农民协会,才得以恢复。1925年3月,召开了有300余人参加的海丰县农民代表大会,选举彭湃为农会会长,并决定建立海丰农民自卫军。4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彭湃任书记。4月20日,举办了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任所长。6月,彭湃又随东征军回师广州,参加平息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叛乱的斗争。当彭湃再次回到海丰后,10月29日,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改为海陆丰地方委员会,彭湃仍任书记。
彭湃对海丰农民运动的指导,促进了东江农民运动的发展。到1926年5月,海丰农协会员发展到25万人,约占广东全省农会会员总数的41%。在此基础上,彭湃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农民武装问题,他在8月18日海丰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农民必须有了武装,然后革命才能成功。”强调:“我们要打倒敌人,就要先武装自己。所以农民自己就应该出来当农军。”
彭湃在斗争实践中,注意从理论上总结农民运动的经验,1926年1月撰写了《海丰农民运动报告》一书,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关于农民运动的著作。他以亲身的经历,详细、具体、生动地叙述了海丰农民运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规律性等重大理论问题。该报告先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上连载,后编入《农民问题丛刊》,后更名为《海丰农民运动》。毛泽东称赞这部书:“给了我们做农民运动的方法,许多人不懂得农民运动怎样去做,就请过细看这一部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期,广东农民运动走在全国前列,名义上是国民党的工作,实际负责则是共产党员承担。彭湃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则是广东农民运动的源头,其出色成绩已载入史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于白色恐怖的血腥屠杀中,彭湃受中共广东省委的派遣,从香港回到海陆丰,在东江特委领导3次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筹建了红色政权。
彭湃从开展海丰农民运动到领导建立海丰苏维埃政权,凝聚了他的全部精力与满腔心血,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总结,真不愧为“农民运动的大王”和“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