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吴玉章与国共首次合作

吴玉章(1878—1966) 四川荣县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在法国与蔡元培等倡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回国后,在北京开办留法预备学校。1919年领导四川的自治运动。1922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4年与杨
公等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团”。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后,回四川从事国共联合战线工作。1926年国民党二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留在苏联工作。1935年在巴黎主办《救国时报》,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8年回国,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到延安,历任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1946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工会主任、中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委员。主要著作收入《吴玉章文集》。著有《辛亥革命》、《吴玉章回忆录》。
做四川国民党的统战工作
吴玉章是同盟会资深会员,与孙中山和国民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国国民党得到迅速发展,但其内部组织仍较为涣散,南方各军阀对广东根据地虎视眈眈,伺机进攻广州。在这种形势下,整顿国民党组织,巩固发展国共联合战线,成为当务之急。1925年春,吴玉章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党的委派,负责在国民党内做统战工作,他希望能回四川整顿国民党组织,去做基层工作。

出席国民党二大的四川代表。前排左起第一人为吴玉章
在五卅运动的推动下,1925年6月下旬,党中央派吴玉章和刘伯承一起由上海赴广州,向廖仲恺汇报整顿四川国民党组织的计划,得到廖的赞同。8月,吴玉章等回到四川重庆,找到重庆国民党负责人黄负生等,提出了整顿四川国民党的计划,并具体谈及整顿的3个办法:第一,要有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第二,要培养一批效忠革命的干部;第三,要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活动。认为:“做到这三件,我们的整顿工作就算成功了。我计划先办一个学校,一方面可以集合和培养一批干部,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进行组织和宣传活动的据点。”这时,西山会议派在四川的势力还很大,黄负生等听后,既缺乏信心,又表示怀疑。但吴玉章决心已定,在杨
公等帮助下,不到两个月,依靠廖仲恺的拨款与自己的股票,在重庆办起了中法学校;把省党部迁到莲花池新址,建立了国民党的各县党部,并选举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代表,在选出的7名代表中,吴玉章和杨
公等共产党员占5人。国共合作在四川进一步活跃起来,表明吴玉章做四川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很有成效,黄负生惊奇地说:“吴玉章的手段真高明,好像有神仙帮助一样。”
筹备召开国民党二大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原定于1925年8月在广州召开,后延期至9月,又因西山会议派的破坏和阻挠,再次延期到11月15日召开。吴玉章率领四川代表6人到达广州时,各地代表仅四川、湖北和华侨3个代表团约30余人到达,而且大会的一切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始,所以会议不得不第三次延期至1926年1月1日举行。
吴玉章到广州后,见此情景,心急如焚,想到:“这次大会是我们组织力量反击右派猖狂进攻的一次重要会议。假使大会开不成,那就会大大助长西山会议派的气焰,对革命将带来十分严重的恶果。”他立即问及汪精卫,汪很颓丧地说,自从廖仲恺被刺,胡汉民出走,西山会议派又捣乱,恐怕大会是开不成了。吴说:“如大会不按时开,则国民党有解体之虞。”过几天,国民党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国民党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谭平山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提出由吴玉章担任大会秘书长,经汪精卫的同意,12月4日推举吴玉章为大会秘书长,负责大会筹备工作。这时,距开会日期只有20几天,大家都以为无论如何准备不及,非改期不可。吴玉章则坚决反对改期,认为只要大家尽量帮助,一定有把握。在吴玉章等的努力下,调动各方活跃起来,在报刊上极力宣传鼓动,出大会专刊,致电各地推选派代表赴粤。12月下旬,吴玉章连续主持召开了3次谈话会和1次预备会。
国民党二大的一切筹备工作,都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经过吴玉章和谭平山、林伯渠、董必武、杨匏安等共产党人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国民党二大如期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56人,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明显优势。在开幕典礼上,吴玉章代表大会各代表致答词。在第一次会议上,他向大会报告秘书处组织经过,指出:“我们今天能济济一堂,本党最有关系的一个大会,实在是各代表不避艰险,不为谣言所惑,能够继承总理的遗训,努力奋斗的结果。”他还以四川省党部代表的身份向大会作了报告,详细谈到四川的政治、军事、财政、民众、党务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四川在国民革命中,“实为一大关键”。大会自始至终开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在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中,共产国际和中共虽然作了让步,但大会仍通过了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宣言,开除了西山会议派分子。吴玉章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通过这次大会,把孙中山去世后动摇了的国民党稳定下来,国民党左派宋庆龄、何香凝等,对吴玉章等表示十分感谢,说是共产党员挽救了国民党。
坚决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国民党二大刚结束,吴玉章匆匆赶回四川,继续整理国民党党务。途经上海、南京等地,发表许多讲演,宣传国民党二大的精神。因劳累过度,多次病倒,到重庆后住进医院。病愈后,吴玉章分工负责整理国民党组织,他决心组织力量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并在中上层和军队中进行活动。最先侧重于做驻南充的川军第5师师长何光烈的争取工作,以减少北伐的阻力,终于将其两个旅争取过来,后来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后又将驻川黔军袁祖铭的两个师争取过来,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两军。
1926年8月,吴玉章回到了广州。是时,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蒋介石相继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并先后当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使之更加飞扬跋扈,因而国共联合战线潜伏着深刻危机。
根据吴玉章的提议,8月下旬,国民党中央决定,由吴玉章、李筱亭等3人组成四川特务委员会。九十月间,国民党召开执监委员联席会议,成立由徐谦、邓演达、吴玉章等5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并决定召开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为配合北伐军迅速北上,在联席会议上,吴玉章提议派刘伯承为国民党特派员回四川,全面负责四川军事运动。
随着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移武汉,12月中旬,成立由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吴玉章以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身份,经常出席会议。此时,刚刚攻克宜昌后,各军相继进驻,纪律很坏,争执不断,磨擦四起。12月底,武汉国民政府即派吴玉章为特派员到宜昌调解和查办。吴玉章经常发回文电,及时向中央报告鄂西和四川情形,提出解决方略。吴玉章在宜昌住了1个月,着手恢复交通,初步整顿军、民、财政,解决党部分歧,情况略有好转。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原定1927年3月7日召开,但蒋介石则要求推迟到12日开会,吴玉章反对会议延期,他说:“开会日期早就通知了,为什么他不来?现在法定人数已足,为什么要让大家等他一个人?”结果会议如期开始,因不少人有顾虑,故把7日开始的会议算作预备会。会上,针对蒋介石推迟开会日期,吴玉章发言指出:“革命是共同工作的,革命不能由一二人的意思来指挥……今日到会人数既足,则应开会。”10日开正式会议,吴玉章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并兼任中常会秘书。因迁都之争而引发的提高党权运动,以及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国民党左派取得了一些胜利,削弱了蒋介石的独裁权力。
“四·一二”反动政变前夕,蒋介石在上海逼迫工人纠察队缴械,吴玉章在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上说:“简直是反革命的行动,应严重处置。”他还非常关注刘伯承率部坚守四川泸州的情况,主张应即刻制止赖心辉、周西成军队攻打泸州之军事行动,认为:“泸州还可以固守,要赶快派人去。”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吴玉章是中共中央派往国民党中央工作的,在1927年4月之前,国民党并不知道他的共产党员身份,所以对于他一直很信任。4月下旬在武汉召开中共五大时,吴玉章虽是四川省的代表,因怕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而不好在国民党内工作,没有出席大会。会后不久,有人在《向导》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吴玉章是共产党员,从此国民党的要员就对他怀恨在心,对他处处戒备,事事为难。大革命失败后,吴玉章根据党的指示,离开武昌到达南昌,参与组织了武装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