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Two
城市发展探新路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发挥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以致削弱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改革开放大潮正在兴起,而此时的上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后卫”,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到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上海向何处去?是振兴,还是沉沦?成为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政府高层,到普通市民,对改造振兴上海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一直在不断思考:上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上海的出路何在?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头版发表《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的文章,提出了上海向何处去的问题。文章指出,上海在经济上至少有十个全国“第一”:即,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上缴财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润、工业资金周转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有效利用率、商品调拨量、输送技术力量等居全国首位。同时强调上海也有五项全国“倒数第一”。文章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上海的成绩,同时也摆出了上海面临的严重困难,提出了上海改造振兴的急迫课题。这篇文章直戳上海的痛处,发表后立即激起社会的热烈反响。当天的《解放日报》零售全部脱销,人们争相传阅,踊跃投稿,报社收到300多篇来稿,并引发了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大讨论。当时频频出现在上海宣传媒体的一句话就是“重振大上海的雄风”。
与此同时,进入20世纪80年代,上海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本身又受到资金不足、资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矛盾的制约。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以后,上海长远发展的奋斗目标如何确定,现存的各种矛盾如何解决等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迫切需要作出科学的回答。198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始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从单纯工业技术改造的讨论推向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把经济结构调整提到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1981年至1982年,全市开展了“上海向何处去,建设什么样的上海”大讨论,这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关于上海长远发展战略的大讨论。广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探索和思考,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改造和振兴上海,必须走改革开放道路,上海要由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变,这为以后研究制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准备了基础条件。1983年4月,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外挤、内联、改造、开发”的发展途径,并指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构成今后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还强调:“上海要发挥两个扇面的作用”,对外开放、对内联合,犹如两个扇形的辐射,一个扇形向国内辐射,一个扇形向国外辐射,上海就是这两个扇面的结合部和枢纽。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上海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亟须作出新的战略决策,以改造与振兴上海。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上海先后制定《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了上海城市发展定位,经中央批准后组织实施。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改革开放之初上海面临的多种困难和被动局面,而且对上海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