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上海沪嘉高速公路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积极探索实践,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用四年时间成功建设沪嘉高速公路,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上海公路建设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目前,上海634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便捷的城市快速路、越江桥隧、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构成了城市交通主动脉,城乡路网四通八达。
一、建设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上海经济逐步驶上发展快车道。身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的客流物流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需求量猛增,但公路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道路等级也较低,部分道路交通拥挤状况开始显现。交通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从市区到嘉定不过短短20多公里,但乘车通常需要2个多小时。尤其是每次通过杨家桥铁路道口,常常一等就是几十分钟,耗时累人。自1979年开始,上海城市规划进入新阶段。立足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上海公路建设编制了“六五”“七五”规划和2000年规划,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国道干线公路建设和技术改造,逐步完善公路网络。
为缓解市区到嘉定的行路难问题,建设沪嘉公路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的市政工程局提出了两个建设方案:一是拓宽原有连接市区和嘉定的沪宜公路,将这条只有7米宽的国道改建为四快两慢一级公路;二是重新规划线路,建设一条全新的汽车专用道路。后者就是建设高速公路的最初设想。这个设想在业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观念碰撞。赞成者认为,应该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更长远眼光实施规划建设;反对者的理由是,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太高,当时我国汽车工业也不发达,没有必要修建高速公路。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各路专家对方案进行充分研究论证,最后决定试验性实施建设高速公路。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文件获批,建设标准为道路全封闭、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规划中的沪嘉高速公路,南起上海市区祁连山路,北迄卫星城嘉定南门,途经桃浦、南翔、马陆、戬浜4个乡(镇),全长20.5公里,其中主线15.9公里、两端联络线4.6公里。路基宽26米,双向两车道各宽7.5米,两边硬路肩(紧急停车带)各宽2.5米,中央分隔带4.5米。全线共设互通式立交桥3座、桥梁21座、横向通道35条。
二、建设历程及成效
1984年7月,沪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指挥部由上海市市政局和嘉定县政府联合组成。指挥部还在沿途乡(镇)建立工作组,由分管乡(镇)长兼任组长,负责当地前期动迁和施工队伍进场配合工作。1984年12月21日,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施工的沪嘉高速公路在嘉定入城段正式破土动工。1985年,大规模土方工程全面启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宝山钢铁总厂冶金建设公司和冶金部二十冶建设公司为主的机械化土方施工队负责。
沪嘉高速公路主体结构工程,除祁连山路半互通式三层立交、新江路互通式菱形立交、马陆镇互通式菱形立交和跨真北路简易立交外,还建造两座500米以上大桥。其中,蕴藻浜大桥是当时上海最长的公路桥,全长744米,30跨,主桥由中孔40米和两侧边跨各长25米的T型梁组成。铁道部第四工程局采用现场预制预应力梁,用两对40吨轨道式吊机架设引桥和贝雷钢架架设主桥的工艺。建成后,蕴藻浜大桥被铁道部评为优秀工程。
经过近四年的紧张施工,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以往两小时的车程,减少到短短半小时,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缩短了时空距离,显著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上海市区与嘉定及江苏省的联系更加紧密,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1990年底,累计通行汽车402万余辆,日均交通量从1988年的4211辆,提高到5641辆。
沪嘉高速公路1988年10月31日通车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掀开了上海公路建设发展历史的新篇章。20世纪90年代,上海相继建设沪宁、沪杭等高速公路。伴随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的高速公路同步高速发展。按照“153060”公路网规划,重要工业区、重要集镇、交通枢纽、主要客货集散地车辆15分钟可进入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新城、中心城至省界30分钟互通,高速公路网任意两点间60分钟内到达。2007年,随着外环高速、迎宾高速、沪芦高速、莘奉金高速、沪青平高速、嘉浏高速、郊环同三段及北环、东南环和南环等高速公路相继竣工通车,上海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35公里,全面进入网络时代。沪嘉高速公路也已成为上海“三环、十一射、一纵、一横、三联”高速公路网体系中一条重要的射线,是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嘉定新城与中心城之间一条高等级快速通道。
三、主要做法以及经验启示
(一)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提升道路建设水平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快速通道,对路基质量、路面平整度等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沪嘉高速公路建设者从零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水平,为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土质,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面临的首要困难是如何控制地面沉降。3米的高路基单靠自然沉降到稳定需要十几年时间。为了让路基尽快趋于稳定,工程设计、施工等专家研制了“沙井”技术,将一根根7至10厘米直径的透水管道打入地下20米深处,灌入黄沙,加快排水速度,依靠这项技术,半年内路基便可完成80%的沉降,大大缩短路基建成后的稳定时间。此外,对桥梁等构筑物两端接坡路堤采取袋装砂石预压处理,对部分路堤进行堆载预压等处理方法,加速软基沉降固结,尽可能减少后期沉降。
以往公路沥青材料含蜡量高,用于高速公路容易造成车辆打滑。科研人员通过采用玄武岩砾石和改良沥青增加路面的摩阻系数,提高路面安全性。这项沥青防滑面层研究技术,通过了部级鉴定。首次将电厂废物——粉煤灰变废为宝,代替泥土填充路基,不仅提高了路基质量,还节约了数百亩土地。“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这项技术创新,获得了198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科技日报》评为1988年度我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作为上海市科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交通监控模拟系统获得成功,达到当时国际水平。桥梁伸缩缝研究和公路反光标志研究,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成果都为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取得“零”的突破后,上海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建设水平大幅提高。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措施,使高速公路控制路基沉降的能力不断提高,路面平整度大大增强。在面层结构上使用改性沥青,增强路面抗荷载能力;通过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透水降噪路面、降低高速公路路堤高度等技术,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成本,更好地体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理念。
(二)坚持规范管理,不断探索提升运营质量水平
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沪嘉高速公路工程严格质量控制,采用施工单位自检、建设单位核验和上级主管部门随机抽验的办法;竣工验收采取施工单位初验、建设单位终验和上级主管部门总评验收的制度。这在尚未推行监理工程师制度的情况下行之有效,按工程量计算,全线道路、桥梁和附属工程总体质量达到优良级。
规范运营管理。为加强沪嘉高速公路管理,原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和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于1985年和1987年先后成立沪嘉高速公路管理所和沪嘉高速公路交通队;市市政局和市公安局于1988年10月,分别颁布了《上海市高速公路管理办法》和《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为颁布实施《上海市高速公路管理办法》政府规章奠定了良好基础。
沪嘉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
不断探索完善运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沪嘉高速公路管理所边运行、边摸索,不断积累养护管理、安全作业、收费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并分享给全国各地公路同行。建成大陆第一个高速公路监控室,实现路况观测、流量采集功能,为预警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依据,处于当时国内高速公路管理的较高水平。2002年底,上海高速公路全面实现联网收费,采用全路网封闭式计算,实行“统一收费、统一清分”。建成开通以“联网收费、即时监控、联动应急”为主要职能的上海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交通监控和应急指挥三大中心,提高了高速公路网运行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聚焦民生,不断探索提升社会效益水平
而立之年的沪嘉高速公路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在满足公众需求、服务社会民生、降低运输物流成本、加快交通运行等方面创造了诸多“第一”。2003年6月27日,上海公路系统创建交通部文明行业活动结出硕果,沪嘉高速公路成为上海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文明畅通通道。2006年12月30日,沪嘉高速公路成为上海首条试点不停车收费(ETC)高速公路。2012年1月1日起,为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要,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切实降低交通运输和公众出行成本,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服务,上海推出一系列调整道路功能定位、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的措施。调整高速公路规划及其定位,S5沪嘉高速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并停止收费。2012年10月11日,上海高速公路第一台自动发卡机在G1501嘉定城区收费站入口投入试用,具有自动识别车型、记录车牌信息和发通行卡三大功能。
40年来,上海道路交通发展日新月异,由点串线、由线成网,一个现代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已经成型。截至2018年9月,上海全市公路总里程已由1978年的1978公里达到133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0公里达到829公里。高速公路车流量也从沪嘉高速刚开通时的日均4200余辆,增长为全路网日均约130万辆次,重大节假日最高日流量超过150万辆次。2020年,上海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900公里,上海与江苏、浙江两省的公路联接通道也将增至67条,共同构筑起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公路体系。随着一小时都市圈范围逐步扩大,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将切实感受到“同城效应”。
采编单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