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建成全国最大乘用车基地
摘要:
上汽大众(原上海大众)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该项目从历经六年谈判、多次险些夭折,到最终落户上海、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全国最大乘用车基地,也成为中国轿车产业乃至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试验田”和“奠基石”。上汽大众成为中国第一家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乘用车生产企业,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乘用车销售冠军,2017年销量达到206万辆。企业所在的嘉定区成为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聚最凸显的地区,2017年汽车产业总规模达到4300多亿元。
一、建设背景及启动过程
上汽大众的诞生,起源于1978年国家一机部一条关于引进国外“轿车装配线”的建议。谁也没有想到,这条“建议”日后竟然演变成为深刻改变中国轿车工业和百姓生活消费的“伟大决策”。那么,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什么背景下作出、又是如何作出的呢?
(一)一份快送特批的报告:项目选择落户上海
70年代末,国内轿车工业十分薄弱,而国家进口轿车又要花大量外汇,所以,国家准备结合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重点是出口创汇、年产15万辆、80%出口。考虑到当时上海工业基础好,而且只有上海能够批量生产轿车,所以进口轿车装配线准备放在上海。于是,上海市联合国家一机部迅速起草项目方案,从1978年7月29日报送,到9月13日国务院批示,前后不到一个半月。当时,“轿车项目”在上海是继宝钢项目之后的又一重大项目,国务院批示该项目方案的速度如此之快,出乎很多人意料。由此,一份对后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殊报告”——《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诞生了,合作谈判拉开一波三折的前奏。
(二)一次意外收获的考察:深谈选择德国大众
为选择合作对象,中国主动和通用、丰田、奔驰等公司进行接触,但基本无果。1978年11月,国家组织机械工业代表团赴欧洲六国考察,事先并没有安排汽车项目洽谈,但此时恰巧国内传来同意用合资方式和外商谈判的重大信息。于是,考察德国大众当天,中方尝试提出合作意向,与德方一拍即合。后来才知道,德国大众当时正在亚洲寻找合作伙伴。有了第一次“意外”接触,后续谈判得以跟进。综合比较,德国大众的生产研发水平很高,汽车性能和质量很好,而且愿意出资金和转让技术,愿意提供最新车型,中国可以学到很多先进技术和经验。所以,最终选择德国大众作为合作伙伴。
(三)一股极为罕见的“旋风”:合作选择普桑车型
选择车型事关合作成败。中方倾向中级轿车,既可作公务和商务用车,还可用作出租车。德方推荐了“奥迪80”和“桑塔纳”两款车型。综合比较后,中方认为桑塔纳车型最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符合中方要求。而且,德方为试探中方诚意,1983年起在上海先以CKD(完全拆散组装)方式试组装完成三批1600辆桑塔纳。经试用,客户普遍反映车身轻、轿厢内部空间大、发动机先进、油耗较低,安全性能高,一时间国内供不应求,扫除了很多人的疑虑。“桑塔纳”一词原意是山谷旋风,但该款车在德国仅存活三年便停产,没想到在中国则刮起了长达29年的罕见“旋风”。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
“上海轿车项目”受当时国内外诸多因素制约,一个伟大的时代“缩影”险些夭折。最终,是改革开放“救”了该项目,反过来,它又推动了改革开放,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符号。
二、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突破条条框框,确保项目落户上海
从1978年开始,中德双方开启了长达六年的“马拉松”谈判,其间遇到无数困难,项目几经停滞。但在中央领导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开拓的创新之举、高超的谈判艺术、坚韧的战略定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突破重重制约,推动大众项目最终落户上海嘉定。一是合作方式的突破。中方最早考虑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轿车装配线,而外方则提出此举难以实现外汇平衡,建议最好采取合资经营。实行合资经营,在当时国门刚刚打开的中国,几乎是个禁区。最后,经请示中央同意,采取合资经营。二是合资法规的突破。谈判期间,德方最为关注合资法律问题,但当时国内连个粗略的《合资法》都没有。最后,中央决定组建专门班子,在很短时间内制定了《合资法》,其中不少条款都采用了中德谈判德方代表的建议。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推动产生了国内第一部《合资法》。三是投资融资的突破。为打消德方投资顾虑,上海将15万辆的大项目压缩为2万辆产量的小项目,投资总额从20亿马克缩减到3.6亿人民币,出口比例从80%压缩到60%,承诺刚开始生产的几年间由中方负责销售。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分别投入现金参股,解决德方担心的合资企业最初的外汇问题,开创了国家金融业向合资企业投资的先例。
案例: 三道坎和四封信。 六年谈判60多次,大众项目曾碰到“一下二停三撤”三个难以跨越的“坎”,也有过四封扭转乾坤的“信”。第一道坎,是1979年中国进入经济调整期,由于基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战线过长,原有大项目要停建缓建,上汽大众投资过大,项目要下。第二道坎,是1980年德国大众出现财力困难,考虑到投资回报率等问题,德方想要中止谈判,项目要停。第三道坎,是当时有些人观念跟不上,认为轿车是“官老爷车”,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项目要撤。对此,时任国家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同志,先后给国家领导人写过三封信,汇报谈判情况,分析项目利弊,进一步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他还专门给德国大众董事长卡尔·哈恩博士写过一封信,回答了关于限制轿车进口、合资企业在中国地位以及外汇等问题,消除了德方投资疑虑,加快了项目谈判进程。
(二)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攻克桑塔纳国产化
上海引进轿车项目,不仅仅是组装CKD桑塔纳,而是要建立中国轿车工业零部件生产体系,为此,中德双方1984年在合同中约定用7年实现桑塔纳国产化目标。然而两年过去,仅轮胎、喇叭、天线和标牌等少数部件实现国产化,只有2.7%,1987年也仅有12.6%。按合同规定,组装完8.9万辆桑塔纳,不再进口CKD了;若还不能实现国产化,上汽大众可能关门。对此,上海决心大胆突破、背水一战。一是创新机构设置。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政府层面专门成立“支援上海大众领导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横向协调办公室”;企业层面,专门成立上海大众、重点零部件供应商、轿车销售公司及相关维修站、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等成员组成的“国产化共同体”。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中央五项优惠政策,对“国产化共同体”实行减免税收、产品内销收取部分外汇、表彰奖励和发放一次性奖金,以及在安排外汇、贷款、科技开发费用和分配物资时给予重点照顾。三是引入激励机制。比如,实行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纵向和横向配套之间展开竞争,就是桑塔纳零部件的35%由上汽大众自己解决,主要是发动机、车身等,其余65%由其他协作厂生产配套,比谁的质量好、成本低、价格有竞争力。又如,实施奖惩问责机制,三年内达不到国产化率目标,上汽大众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四是严把质量标准。从德国大众聘请20多位退休工程师培训和指导零部件生产,严格按照德方的“六道关口”,即入门关、首件样品关、工装样品关、质量保证体系评估关、批量供货关和正式供货关,实现零部件国产化100%合格。经过各方不懈努力,1990年桑塔纳国产化率上升到60.09%,1991年达到了70%。而自1996年开始,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90%,关键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总成和前后桥总成相继实现国产化,并在嘉定带动形成了采埃孚、舍弗勒、延峰等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群。
案例: 桑塔纳国产化基金。 桑塔纳国产化需投资一大笔钱。钱怎么来?从1986年至1994年,上海市从每辆桑塔纳轿车销售收入中提取2.8万元的国产化专项基金,8年累计收取(加上本息)100亿元,盘活了不少为桑塔纳做配套的企业。钱怎么用?根据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项目进行评估,然后决定发放多少钱支持其技改。比如,对承担国产化的企业全面实行半息优惠;对冲压、热加工等企业实行免息或半息贷款;有些企业,如铸造或者锻造类企业,投资很大,就直接把国产化基金给其用,投产后还继续减息优惠。
(三)迎战入世冲击,构建上汽大众梦工场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开始进入中国,小轿车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给上汽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上汽大众深入调整发展战略:一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着力打造国家级技术中心——上汽大众技术中心,形成包括整车内外造型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系统集成开发以及整车试制、试验与认可的本土化研发能力,每年能完成500辆以上新能源样车、重要展车等各类样车试制;建成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乘用车试车场,并正在建设世界最大、国内首个(吐鲁番)最热试车场。二是拓展市场营销网络。曾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上汽大众,面对入世冲击,及时调整“以产定销”模式,迅速扩大销售网络,截至2018年6月底,已在全国建立2041家4S店及分支机构;2004年以来,年销量始终稳居全国前三名,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乘用车销售冠军,2017年销量达到206万辆。三是扩建一流生产基地。为更高质量地扩大产能,2008年起上汽大众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在南京、仪征、宁波、乌鲁木齐和长沙等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工厂,形成了“以安亭为中心、辐射长三角、走向中西部”的战略布局,为上汽大众扩大产能提供了重要保障。2013年,上汽大众成为中国第一家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乘用车生产企业。
1988年上海大众一厂总装车间建成投产
案例: 自主研发品牌汽车的“轿车梦”。 早在1984年中德签订合同时,上汽大众就有了这个梦想。随着桑塔纳国产化的加速,圆梦逐渐成为现实。1992年,国人参与开发的第一款车型——桑塔纳2000型正式启动,其最大特色就是将车身自B柱以后拉长了10厘米。因为上汽大众了解到国人使用习惯和老外不一样,国外是车主自己驾车,妻子坐旁边,后排顶多坐一个小孩,而桑塔纳在中国是政务+商务车,客户反映车后座太小、坐着不舒服,底盘加长正好解决这个问题。1995年,桑塔纳2000型成功下线,从开发到上市仅三年时间。2004年,首款自主开发的桑塔纳3000型成功上市;2008年,A级车朗逸又隆重推出,这款车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上市5年销量就超过100万辆的车型。2009年,帕萨特新领驭正式登台,其设计和研发具备了国际水准,标志着上汽大众的自主研发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突出产城融合,打造上海国际汽车城
2012年10月,掀起中国车坛29年旋风的“国民车”——普通桑塔纳,在上汽大众完美谢幕,但“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所蕴含的开拓精神没有谢幕,仍在上演,像一台超大功率的发动机,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嘉定区作为上汽大众所在地,始终把依托大众、对接大众、服务大众作为产业振兴和城市发展的主轴,奏响了与以上汽大众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产城融合“协奏曲”。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嘉定成为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聚最凸显的地区,2017年汽车产业总规模达到4300多亿元。“汽车城”和“科技城”叠加共振,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提升城市高品质功能。“汽车嘉定”品牌不断打响,城市功能格局随之优化更新。正是F1赛事的引入,“人”字形轨道交通11号线在市郊率先通车,图书馆、医院、大学等一批高品质生活服务项目也随之建成运营,产城融合更为深入。三是汽车文化融入血脉。连续15年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累计吸引300多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聚集嘉定,并形成“以赛引商、以赛促文、以赛开放”的良好氛围。汽车论坛、汽车展馆、汽车旅游、汽车美容、汽车贸易、汽车教育、汽车动漫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使得嘉定成为汽车领域思想碰撞、信息交流、产品发布、商务接洽的集聚地。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思想大解放,摆脱陈旧观念束缚,抓住机遇认准就上
解不开思想的扣子,就迈不开改革的步子。“上海轿车项目”从一波三折到尘埃落定,关键在于摒弃“姓资”“姓社”等观念的困惑和束缚,放下思想包袱,敢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今天,上海汽车产业又站在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赛道”的十字路口,究竟何去何从,有争论,有忧虑,有观望。只有转变传统造车理念,强化超前谋划意识,抓住窗口机遇期,不争论,不折腾,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1992年1月28日上海大众第10万辆轿车下线
(二)必须坚持改革大探险,敢于“涉险滩”
中外合资办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前所未有,近乎雷区,像法规从哪儿突破、资金从哪儿筹集,无路可循,无人敢寻。在中央领导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汽车人敢于“涉险滩”,敢于“吃螃蟹”,纵有万难,从不言弃,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要做100%的努力。推动上海汽车产业再出发,跨越智能网联“无人区”,就要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大胆魄力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踏出一条先行先试的改革之路。
(三)必须坚持创新大驱动,“瓜菜代”是不可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
20世纪60年代初,“粮食不够吃、用瓜菜来代替”是句流行语。桑塔纳国产化期间,上海市领导引用此语,意在告诫上汽大众,创新必须高起点,不能降低标准搞“瓜菜代”,必须100%符合德国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建成国际水准的轿车工业零部件生产体系。上海要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关键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注重创新驱动,破除“卡脖子”,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四)必须坚持开放大格局,拥抱了世界就等于拥有了未来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然而,国门打开之初,有人怕苍蝇飞进来。中国入世之际,有人怕狼来了。面对这些担忧,上汽大众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更加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吸收消化再创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只有拓展全球化视野、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赢得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共享化”的发展主动权。
(五)必须坚持攻坚大聚力,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都有办法解决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才能创造奇迹。推进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仅靠企业办不到,光靠政府也办不成,必须基于国家战略,以上海为主体、嘉定为核心、长三角协同推进,凝聚方方面面的强大合力,共同构筑制造为基、智造为核、质造为本的世界级汽车产业示范高地。
采编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