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草原和时代一路同行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内蒙古乌兰牧骑推动文艺创新服务农牧民群众的实践
【引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摘要】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知名文化品牌,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成立60多年来,深深扎根于农村牧区,服务基层,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牧区文化繁荣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农牧民对乌兰牧骑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遍万里草原,这是乌兰牧骑在当下面临的新挑战。为了锻造一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与活力的队伍,乌兰牧骑得到了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如今的乌兰牧骑紧跟时代发展,承担起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新六项职能,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积极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在丰富优秀文化服务供给的同时,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欢乐和实实在在的帮助,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群众幸福感。
【关键词】 文艺创新创作 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
一、背景情况
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文化品牌。乌兰牧骑的创建和发展,是党的文艺路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探索出了“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便于服务群众的一整套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乌兰牧骑深深扎根于农村牧区,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辅导农牧民文艺骨干、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队、播种队,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服务队。农牧民亲切地把乌兰牧骑称作“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明确了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个方面的主要职责。60多年来,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演出1.3万余个节目,行程13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余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创造了自治区乃至全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为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牧区文化繁荣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赞扬,受到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关怀,称赞乌兰牧骑“是值得学习的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提倡全国文艺界“向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习”。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赞扬了乌兰牧骑“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的优秀传统,寄语乌兰牧骑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为乌兰牧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新时代的步伐,乌兰牧骑也不得不经历变革的阵痛。资金紧张、设施陈旧和设备短缺问题突出,难以保证正常演出运行;人才匮乏,在编人员年龄老化,聘用人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编创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强,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不够,在挖掘地区文化特色上用功不深,导致节目缺少新意、互动性不强。
随着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牧民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收看各类文艺节目。因此,新时代的农牧民希望乌兰牧骑提供更多当地化、民族化、精准化服务。而相当一部分乌兰牧骑只是单方面的“输入式”服务,没有充分发挥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为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使乌兰牧骑担负起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自治区结合全区各地乌兰牧骑工作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新时代乌兰牧骑发展的重点难点,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推动乌兰牧骑履行职责制度化、实施管理精细化、深入基层常态化、开展活动规范化,逐步形成了适应农牧区新变化的长效服务机制。
(一)理顺乌兰牧骑管理机制,明确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管理体系
1.自治区制定政策,盟市旗县因地制宜出台具体措施,健全完善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保障引导体系。2010年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乌兰牧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自治区深化基层文艺表演团体改革的重大突破。2017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连续印发《乌兰牧骑2018年工作方案》《乌兰牧骑2019年工作方案》。各盟市、旗县在自治区政策的指导下,也出台了支持本地区乌兰牧骑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本地区的乌兰牧骑工作方案。乌兰牧骑工作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组织领导、工作任务等方面得到有力加强。如在《乌兰察布市在关于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中,对本市乌兰牧骑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场地以及考核奖励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翁牛特旗、奈曼旗等旗县均召开旗委常委会,将乌兰牧骑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对本辖地乌兰牧骑经费、人员职称、人员培训、合同工工资待遇、精品剧目创作、党支部建设等事宜作出了新的安排。
此外,自治区人大还将修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列入立法规划。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出台了《乌兰牧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年)》,完善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评估管理办法》。自治区要求各盟市要对照规划制定符合本地乌兰牧骑自身实际发展的配套规划以及工作评估考核方案。
2.自治区基础投入、盟市专项扶持、旗县财政保障,建立乌兰牧骑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内蒙古乌兰牧骑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实行的是属地管辖,各基层乌兰牧骑的管理权归各旗县政府。为了既能够对全区乌兰牧骑实行统一指导,又能够保障各乌兰牧骑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内蒙古探索出了自治区基础投入、盟市专项扶持、旗县财政保障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即全区乌兰牧骑共性的、基础性的投入以自治区投入为主,如惠民演出补贴、设施设备建设等;盟市对于本地区的各乌兰牧骑根据其创作、演出、服务、传承、创新等年度具体任务,进行专项扶持;旗县重点保障本地区乌兰牧骑的财政供养。
2014年,自治区设立了乌兰牧骑惠民演出补贴专项经费,每年拨付1660万元,2018年起增加到每年3040万元,并建立了贯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2018年,中宣部为贫困地区乌兰牧骑配备了演出中巴车,自治区为全区75支乌兰牧骑配备了下乡演出所必需的演出大巴车和数字流动放映机。2019年,内蒙古还将在中宣部配备的基础上,以贫困旗县、边境旗县乌兰牧骑为重点加大配备中巴车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乌兰牧骑下乡惠民演出的实际困难,确保其更好地为基层广大农牧民服务。
2018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全区乌兰牧骑基础设施规划,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列出专项资金,为全区所有乌兰牧骑建设符合标准的办公及排练场所,配备齐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各盟市、旗县也加大了乌兰牧骑的财政投入,如锡林郭勒盟设立了乌兰牧骑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列入每年财政预算;赤峰市给辖区9支乌兰牧骑每年每支补贴20万元。
3.自治区分类指导,盟市督导落实,旗县特点突出,支持乌兰牧骑特色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东西跨度大,既有山林草地,又有沙漠戈壁;既有农区、牧区,又有半农半牧区。不同地方的乌兰牧骑发展程度不同、地域及民族特色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予以分类指导: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乌兰牧骑以创作演出当地少数民族喜欢的蒙古剧、本民族歌舞曲艺和小型多样节目为主,注重搜集、挖掘马头琴、呼麦、长调、乌春、鄂伦春民歌、鄂温克舞蹈等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发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节目,以好来宝等本民族曲艺形式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根据牧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本民族习俗安排基层服务活动时间;半农半牧区乌兰牧骑根据本地农牧结合的特点,注重蒙汉民族艺术作品的相互借鉴、翻译,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沟通融合;农区乌兰牧骑重点放在本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评剧、二人台、漫瀚调、晋剧、二人转等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的创作演出,并为本地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边境旗县的乌兰牧骑重点放在巩固边疆文化安全,推动边境驻军与当地农牧民文化共建,增进军民鱼水深情。
各乌兰牧骑所在盟市负责将本地区所属各乌兰牧骑按自治区分类办法进行分类,并负责各类乌兰牧骑开展相应活动的监督落实,而具体到旗县乌兰牧骑,则需要根据自治区分类指导意见,按照本旗县所处地域以及民族、文化特色,实行特色发展。
(二)适应新时代农牧民的需求变化,拓展乌兰牧骑职责任务
乌兰牧骑是在为农牧民服务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民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乌兰牧骑把服务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以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一本质。新时代,根据农牧民对演出服务要求的变化,乌兰牧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最初“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职责拓展为“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新”六项职责,并赋予了新的任务和内涵。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乌兰牧骑充分彰显自身红色基因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通过歌曲、舞台剧、好来宝和马头琴曲等多种形式的新节目以及解说词、宣讲词、展览展示等形式,广泛宣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文艺的形式传遍草原。
乌兰牧骑队员们在蒙古包里为牧民演出(作者提供)
2.创作上必须坚持以农牧民为中心。乌兰牧骑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基层、掌握需求的独特优势,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挖掘内蒙古无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宝库,同农牧区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演出反映新时代现实题材、农村牧区题材、农牧民题材的文艺精品,传播新思想,讴歌新人物,倡导新风尚,服务农牧民。
3.演出要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需求。乌兰牧骑充分利用“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特点,采用集中演出与分散演出相结合、流动演出与阵地演出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惠民演出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运作模式,利用舞台车、小分队开展“点对点”演出,满足农牧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自治区要求乌兰牧骑要把演出服务的阵地延伸到每个苏木(乡镇)嘎查(村),确保每个嘎查(村)每月一次演出,每年每支乌兰牧骑基层演出不少于100场次,时间不少于4个月。
4.采取“一级带一级”的辅导方式培养基层村镇业余文艺骨干。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辅导盟市乌兰牧骑,盟市乌兰牧骑辅导旗县乌兰牧骑,一级带一级,基层乌兰牧骑发挥队员一专多能的队伍特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种平台,成立辅导工作队、志愿服务工作队等,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文化馆站以及乌兰牧骑式文艺团体活动,培养基层业余文艺骨干。每月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骨干、业余文艺团体等提供文艺辅导服务,重点向贫困村镇、边境村镇倾斜。
5.服务提供与农牧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乌兰牧骑进一步牢固树立一切为农牧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改进服务方式,满足新时代农牧民文化需求。各乌兰牧骑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中央和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利用“网上乌兰牧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采取订单式、众筹式等多种形式,为全区各族群众提供流动的、创新性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6.利用乌兰牧骑网络平台等拓展创新职责。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计划于2019年年底前建立起完备、便捷的乌兰牧骑网络平台,创新开展乌兰牧骑演出示范、服务辅导、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快促进内蒙古现代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牧民对乌兰牧骑演出、服务等的“网上点播”。目前,文化和旅游厅已经与相关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了乌兰牧骑的微信平台和有线电视网络的乌兰牧骑频道。基层农牧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观看乌兰牧骑的网络直播,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点播各个乌兰牧骑的节目。下一步还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打造乌兰牧骑“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新模式,全面整合和系统展示全区乌兰牧骑的信息资源,构建内蒙古乌兰牧骑资源数据库,打造数字化的草原文艺轻骑兵,做到全区乌兰牧骑资源共享、互通交流、共同繁荣,更好地为基层农牧民服务。
(三)立足乌兰牧骑人才培养,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1.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乌兰牧骑式的艺术人才。自治区将乌兰牧骑人才培养纳入自治区文艺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将乌兰牧骑队员纳入自治区文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文艺新人培养计划,有步骤、针对性地对全区乌兰牧骑队伍进行实地培训,保证3年内全部队员都能轮训一次。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通辽等地设立了乌兰牧骑培训基地,又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大学等院校合作,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组建了乌兰牧骑队员实训基地。此外,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乌兰牧骑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阿拉善盟的委托培养模式。2014年阿拉善盟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联合,委托培养舞蹈、声乐等紧缺艺术人才16名,盟财政每年每人给予一定补助。二是赤峰市巴林右旗“三步走”的学员制培养模式。第一步为学员阶段,每年收1—2名较有天分的牧民孩子当学员;第二步为合同工阶段,学员学习1年后,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第三步为正式聘用阶段,在合同工中选拔专业能力突出,热爱乌兰牧骑工作的队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签订合同。
2.提高队员待遇,完善乌兰牧骑队员的更新退出机制。乌兰牧骑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是全区各乌兰牧骑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老队员无法妥善安置,优秀的聘用演员因名额限制等问题无法入编,造成一批优秀创作、演出人才的流失。多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队员待遇,完善乌兰牧骑队员更新退出机制,支持队员有序流动、合理更新。例如通辽市奈曼旗为乌兰牧骑增补事业编制16个,科左后旗为乌兰牧骑增加事业编制21个。同时,很多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招聘编外人员,并积极探索保障编外人员同工同酬机制。翁牛特旗2012年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招聘8名年轻队员。为畅通队员更新退出渠道,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在招聘演员时规定,连续签订合同并工作满15年后可按照相关规定转岗。这些措施优化了乌兰牧骑的人才结构,形成了老、中、青结合,能够传、帮、带的人才梯队。
(四)努力创作艺术精品,带动自治区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1.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创作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蒙古族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世代传承着勤劳勇敢的优秀民族精神,近年来,作为自治区艺术创作主力军的乌兰牧骑一直致力于传承弘扬优秀蒙古族文化,充分挖掘和继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使那些深藏在博物馆中、散落在民间蒙古包里、沉睡在草原森林沙漠戈壁上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登上舞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作出了许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艺术精品。如:杭锦旗乌兰牧骑编创的儿童剧《和谐四瑞》、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蒙古剧《朱日和情》等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排演的《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创作的《我的乌兰牧骑》入围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一项目上的空白。
2.紧跟时代节拍,传统与现代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乌兰牧骑的传统作品成千上万,也曾经感染了几代观众。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艺术精品的需求,无论是内容和形式,还是演出水平,都在相应提高。踏着时代的节拍,乌兰牧骑的接力棒交到了青年一代编导和表演者手中,新的面孔、新的团队、新的理念,带来了新的气象。乌兰牧骑在演绎少数民族艺术作品时,随着时代发展也悄然加入了时代元素,如蒙古族呼麦与说唱表演、戏曲唱法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为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而编排的民族艺术混合表演,等等。如今的蒙古舞创作,已经不再拘泥于翻腕、耸肩等固有的表现方式和筷子舞、盅子舞、顶碗舞等固有的象征元素,青年一代编导和舞者创作出了许许多多新颖独特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呈现出舞蹈艺术突破固有模式的新型发展趋势。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创新舞蹈《巴林蒙古女性》《巴林·德布斯乐》荣获中国舞蹈的“荷花奖”。
(五)以“乌兰牧骑+”,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路径方法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为彰显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一切为了农牧民的本色,2018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政法委、科技厅、民委、司法厅、农牧业厅、商务厅、文化厅、卫计委、新闻出版广电局、扶贫办等11个厅局,组织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活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2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整合了服务基层的各领域资源,有效创新了服务基层的理念、手段和方法,率先探索了流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路径与方法。活动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2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小分队遍布草原每个角落,服务3000余场、60余万人次。把党的温暖送到基层嘎查村、城镇社区、边防哨所等,广受老百姓赞誉,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提升了基层农牧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经验启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要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所在。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始终坚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内蒙古广袤的原野上,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巨大关怀,歌唱农牧民幸福生活,每个音符、每段旋律都跳动着“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儿女心向党”的神采气韵,保持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鲜明底色。乌兰牧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与草原和时代一路同行,反映新时代,讴歌新人物,传播新观念,倡导新风尚,服务农牧民,确保了乌兰牧骑这面旗帜永远飘扬。
2.文艺工作者同基层群众心连心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乌兰牧骑自建队之日起,就同农牧民群众心连心,对农牧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乌兰牧骑从没离开过草原田野,从没脱离过各族群众,尊重农牧民群众,贴近农牧民群众,融入农牧民群众,站在基层农牧民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以文艺的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惠民政策等讲给农牧民群众听,将全部身心放到农牧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之中,放到农牧民群众的希望和梦想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文艺活动,各地乌兰牧骑广泛采取“轻骑兵”方式,组建轻型便捷的文化文艺小分队,发挥机动灵活、覆盖面广优势,突破场地、布景等限制,将舞台搭到群众身边、搭在百姓家门口,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少数民族的文艺工作能够为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作出独特的贡献。乌兰牧骑自诞生起就有着鲜明而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一支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文艺工作队伍。乌兰牧骑队员既有蒙古族、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自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直是民族团结的典范。乌兰牧骑响亮地提出了“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为群众送歌献舞”的行动口号,经常跋山涉水,越沙漠、跨草地,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演出,在与广大各族群众建立起了浓厚的鱼水深情的同时,也凝聚起了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思考题】
1.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是如何在乌兰牧骑的实践中体现的?
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国有文艺院团如何保证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作用?
3.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打造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品牌”?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才能够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